建筑工程造價動態(tài)控制與施工方案

時間:2022-08-15 02:43:29

導語:建筑工程造價動態(tài)控制與施工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造價動態(tài)控制與施工方案

【摘要】工程造價是建筑工程建設項目的重點內容,對其進行動態(tài)控制是保障企業(yè)經濟效益增加的重要途徑。論文主要分析了加強建筑工程造價動態(tài)控制的措施,對施工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進行了探討,并進行了舉例說明。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動態(tài)控制;技術經濟分析

1加強建筑工程造價動態(tài)控制的措施

1.1增強建筑工程造價的檢查系統(tǒng)。為了保障工程造價的有效性、可靠性,相關部門應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建筑工程造價檢查系統(tǒng)的建設,避免一些違法行為的發(fā)生,比如,暗箱運作、惡意降低工程造價等。如果發(fā)現上述行為,相關部門應對其進行嚴肅處理,從而為建筑工程造價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促進工程造價行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1.2建筑工程造價全過程的動態(tài)控制。工程造價的控制始終貫穿于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具體來說就是決策階段的造價管控、設計階段的造價管控、招標階段的造價管控、施工階段的造價管控及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管控5部分[1]。1.2.1決策階段的造價管控。建筑工程項目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是整個項目工程造價控制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該部分的內容主要包括4部分,即項目方案設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寫、投資概算編制、施工方案分析、設計意向書的書寫等。就建筑工程來說,決策階段是項目是否建設的重要階段,做好該部分的造價工作,能夠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2.2設計階段的造價管控。建筑工程項目設計階段是項目整體建設的重要內容,其是建筑施工意圖的重要體現,同時還與施工進度、資金投入等方面具有緊密聯系。因此,應加強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從而保障資金投入的合理性,進而保障后期企業(yè)經濟效益的增加。1.2.3招標階段的造價管控。在項目招標工作中,應充分分析和了解市場動態(tài)價格,從而保障招標方案中造價的合理性。在完成招標預算編制后,應以設計書、施工圖紙為依據,核算建筑工程的相關費用,綜合考慮各項因素,保障造價的精準性和全面性,最終獲取一個較低可控的價格。1.2.4施工階段的造價管控。在對該階段進行造價管控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建筑材料的造價控制。通常情況下,建筑材料的資金投入約占據項目施工的80%,因此,在保障材料質量的前提下,應對材料的采購、運輸等方面進行有效控制,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投入、增加企業(yè)效益的目的。(2)工程量計算的控制,即盡量將工程量變更工作控制在施工前,從而減少工程量變更對造價的影響。(3)施工人員綜合素質的控制。通過吸納接收綜合素質高的施工人員或者通過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保障施工的質量和安全[2]。1.2.5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管控??⒐そY算階段是建筑工程建設的最后階段,建筑企業(yè)應組織監(jiān)管單位進行工程的驗收工作,嚴格審查工程的質量,從而確保施工安全。在竣工結算的過程中,應按照造價管理規(guī)定和標準要求及文件規(guī)定,對照竣工圖和有關工程設計變更及工程簽證等,根據施工合同約定,重新核算工程單價和工程量,將遺漏的費用補上,將多算的扣除,將錯誤的修正。需要重點注意的是,對于合同中約定的暫估價,在結算時,一定要根據建設單位內部的審批程序和相關文件及建設單位確定的書面證據進行審核計算,未按照要求完成審批和確定的,在結算時不予計算。

2施工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

2.1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案技術經濟分析。施工方案基本內容包括:施工段的劃分、施工進度的組織和安排、施工技術和材料設備的選擇、關鍵部位和特殊部位施工技術措施的選擇、施工質量和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等。施工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是指對施工方案的相關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防止施工方案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并對施工方案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從而保障所選方案的有效性、經濟性和合理性,進而達到提高工程質量,增加企業(yè)經濟效益的目的。2.2施工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的評價指標。就施工方案比較分析來說,其本質還是方案各項指標的比較。為了保障施工方案經濟分析的有效性,則應加強施工方案技術經濟指標的了解、掌握和研究。施工方案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技術性指標,其是通過各種技術參數來表示的,比如,現澆混凝土工程總量就是表示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方案的一項技術性指標;(2)經濟性指標,由勞動量、價值指標、實物指標組成,是對工程任務完成必要勞動消耗的反映,比如,通過施工直接成本來評價工程施工成本;(3)其他指標,如環(huán)境指標、安全指標、風險指標等。其中,經濟性指標是在施工階段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該指標主要是對施工主要資源需要量的評價,而在施工階段中又包括多項資源用量[3]。

3工程案例

3.1案例背景。某工程進行了3個施工方案設計(設為A、B、C),據造價工程師估算,A方案造價為8500萬元、B方案的造價為7600萬元、C方案的造價為6900萬元。有關專家用4個功能(用F1、F2、F3、F4來表示,且功能重要性關系為F2>F1>F4>F3)對3個方案進行了評價,并在不同功能下對方案進行了優(yōu)劣順序排列,具體的評價結果為:F1對應的順序為B、A、C;F2對應的順序為A、C、B;F3對應的順序為C、B、A;F4對應的順序為A、B、C。專家并對方案功能的評價計分標準進行了確定,并設為最優(yōu)者得3分、居中者得2分、最差者得1分。A、B、C方案進行得分統(tǒng)計(見表1)。3.2案例分析。采用0-1評分法進行功能權重的確定,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注:表中“×”表示無功能權重。其中,A的功能權重得分=2×0.3+3×0.4+1×0.1+3×0.2=2.5;B的功能權重得分=3×0.3+1×0.4+2×0.1+2×0.2=1.9;C的功能權重得分=1×0.3+2×0.4+3×0.1+1×0.2=1.6。經計算得出3個方案的權重得分,從高到低的順序為A>B>C。因權重得分越高、相應的方案越優(yōu)化,所以A方案為最優(yōu)方案。

4結語

綜上所述,對建筑工程各個階段進行造價控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建設成本,有利于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加強施工方案的技術經濟性分析,有利于選出最佳方案的同時,能夠保障建筑工程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蘭海峰.淺析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tài)管理與控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222-223.

【2】鄒欣妤.探究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tài)管理與有效性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6,6(8):5450.

【3】李春雷.施工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4):1167.

作者:劉光輝 單位:長沙金智工程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