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高速公路安全施工技術研究
時間:2022-09-10 10:00:50
導語:下穿高速公路安全施工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三南鐵路溫泉隧道下穿綦萬高速公路,以此提出超淺埋隧道安全施工技術,即在隧道下穿施工前,采取大管棚超前支護,隧道下穿時洞身采用三臺階七步預留核心土弧形法機械開挖、利用滿鋪鋼棧橋加強高速公路路面防護,同時根據路面下沉監測及洞內監控量測反饋信息指導施工,并采取限速、封閉施工區域行車道等交通管制措施,實現超淺埋隧道安全穿越既有高速公路。
關鍵詞:下穿高速;機械開挖;大管棚支護;路面防護;下沉監測;交通管制
一、工程概況
三南鐵路溫泉隧道位于重慶市綦江區,全長1714m。隧道于DK17+928~+965段(長度37m)下穿綦萬高速公路,對應高速公路里程為GK25+930~GK25+950段,兩中線交角約86°。隧道拱頂至高速公路路面凈距約為4m,高速公路路面單幅寬度為8m,縱坡約為20‰,橫坡為4%,為雙向四車道瀝青路面。
二、工程難點分析
下穿高速段隧道埋深僅有4m,屬超淺埋隧道,隧道施工中必須確保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安全,要求地表不得沉陷,這是施工中一大難點。洞身下穿段地質為〈12-1〉T1灰巖,巖層屬W2弱風化,普通爆破開挖對隧道及高度公路路面安全影響較大,塌方風險較高,且爆破震動對路面車輛通行不利,如何選擇開挖方案是施工中另一難點。
三、施工方案
1.總體施工方案。隧道超前支護利用Φ108大管棚,長40m,每環20根,環向間距40cm。采用預留核心土三臺階七步機械開挖。初期支護采用I20a工字鋼及錨網噴;初噴后掛設Φ6鋼筋網片,網片規格20×20cm。鋼架縱向間距50cm,每榀鋼架設置8根Φ22鎖腳錨桿,長度3.5m;拱墻部位設置3m長Φ22系統錨桿,間距距0.8m×1m;噴混厚度25cm,采用C25耐腐蝕砼。為確保施工期間既有高速公路運營安全,對既有單幅公路滿鋪鋼棧橋,并設置洞內及地表監測網,隧道開挖過程中加強監控量測,并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同時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將開挖施工安排在凌晨車流量較少的時段進行。2.超前大管棚施工。第一,鉆孔施工。鉆孔施工時,以外插角1~3°進行鉆孔,達到設計深度(比設計長0.5m)后,鉆機退回原位,進行掃孔。第二,安裝管棚鋼管。管棚鋼管采用φ108mm,壁厚5mm的熱軋無縫鋼管。長40m,節間用絲扣連接,接頭在橫斷面上錯開。單序孔最后一節4m,雙序孔第一節4m,其余管節長均為6m。第三,注漿。鋼管安裝完畢后,對地層進行注漿,注漿前封閉掌子面及孔口,以防孔口冒漿。注漿采用分段注漿,漿液擴散半徑不小于0.5m。壓注水灰比為1:1的水泥砂漿,注漿壓力控制在0.5~1Mpa左右。3.三臺階七步機械開挖(見圖1)。下穿綦萬高速公路(Ⅴ級圍巖)段隧道采用三臺階七步法(弧形預留核心土)短臺階開挖施工,施工中嚴控循環進尺(最大不超1m),及時封閉掌子面,加強初期支護和施工量測,嚴控圍巖變形。具體施工方法為:第一,上部弧形導坑開挖,開挖①部→施作①部周邊初期支護(噴混、掛網、立架、鉆錨桿)。第二,左、右中臺階開挖:在滯后于①一段距離后,開挖上臺階核心土⑥-1段及②、③部(左右臺階錯開2~3m)→施作②、③部初期支護(噴混、立架、鉆錨桿)。第三,左、右下臺階開挖:在滯后于②、③一段距離后,開挖中臺階核心土⑥-2段及④、⑤部(左右臺階錯開2~3m)→施作④、⑤部邊墻初期支護(噴混、立架、鉆錨桿)。第四,下臺階預留核心土:待④、⑤部開挖一段距離后,開挖下臺階核心土⑥-3段。第五,隧底開挖:開挖⑦部,每循環進尺2m→及時施作⑦部仰拱初期支護(噴混、立架),使初期支護及時閉合成環。為控制圍巖擾動及對行車影響,開挖采用機械開挖,嚴禁鉆眼爆破。4.初期支護施工。根據新奧法施工原理,在隧道開挖后,適時地施作初期支護,以發揮圍巖的自穩能力,本隧道采用錨桿+噴射砼+鋼筋網+全環I20a鋼架作為初期支護的措施及各項支護措施施工工藝。第一,采用φ22系統錨桿,梅花型布置。錨桿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孔位應按設計布置,偏差小于15cm,孔深誤差±5cm。錨墊板必須與基巖密貼并按要求注漿加固。第二,噴射混凝土施工,濕噴機先初噴后復噴。噴射作業分段、分片進行,從拱腳自下而上行,應避免上部噴射回彈料虛掩拱腳;先找平凹洼部分,后噴射凸出部分,保持初支面平整;噴頭應與受噴面垂直,噴嘴口至受噴面距離宜保持在1.0~2.0m,沿水平方向以螺旋形劃圈移動。第三,鋼筋網施工。鋼筋網及時安設,網片間采用焊接搭接,搭接不小于1個網格。鋼筋網隨受噴面起伏鋪設,其間隙不應大于3cm,鋼筋網應與錨桿、鋼架連接牢固,且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4cm。第四,型鋼鋼架施工。DK17+928~+965段Ⅴ級圍巖特殊襯砌設置1榀/0.5m的全環I20a型鋼鋼架加強支護。鎖腳錨桿尾部通過U型鋼筋與鋼架焊接牢固,增強整體穩定性。5.下穿段高速路面防護。第一,鋪設棧橋。為確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及既有公路的運營通暢,對既有單幅公路滿鋪棧橋,棧橋垂直鐵路橫向鋪設Ⅰ25a型鋼,鋪設橫向范圍為隧道中線左右各10m,間距0.5m/榀,型鋼表面采用25鋼筋連接,間距50cm,鋼筋上面鋪設2cm厚鋼板,鋼板表面焊接22的螺紋鋼筋,型鋼與型鋼之間采用剪刀撐加固,用25鋼筋連接(長60cm),剪刀撐間距1m,型鋼底依次滿鋪1cm厚的鋼板和10mm厚的橡膠墊板厚,離隧道中線各4m的位置及棧橋兩端加鋪2cm厚的鋼板,中間跨度8m,鋼墊板沿既有高速中線橫縱長度為8m*0.5m。(見圖2)圖2既有高速棧橋鋪設示意圖第二,交通組織。下穿段施工過程中,由于初支尚未封閉成環,全程對高速公路GK25+890~GK25+990段限速20km/h通過,采取封閉施工區域和滿鋪棧橋的交通組織方式,共分四步:(1)左線施工,封閉左線行車道和緊急停車道,只留左線超車道通行;(2)左線行車道和緊急停車道施工完,封閉左線超車道,開放左線行車道和緊急停車道通行;(3)左線超車道施工完后,拆除左線封閉區域;同時封閉右線超車道,留右線行車道和緊急停車道;(4)右線超車道施工完,封閉右線行車道和緊急停車道,開放右線超車道通行;待整個下穿施工完后,拆除全部交通管制,恢復路面正常通行。設置6名現場專職交通安全員,負責實行施工時段的交通維護,按照交通規定距來車醒目位置擺放標志牌,然后用反光標桶,將行車道和緊急停車道隔離,禁止車輛駛入封閉車道。交通安全員穿橘紅色反光背心,用指揮旗進行指揮。6.監控量測。下穿高速公路段施工必須加強圍巖監控量測,及時反饋信息,指導施工,特別是洞頂路面下沉監測。發現變形超出預警,立即停止開挖,研究部署工程措施,待隧道穩定后方可進行施工。第一,量測點布置。地表下沉量測點布置。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段沿線路縱向布設3個地表下沉監測斷面(斷面與高速公路平行),分別為高速公路中間斷面、靠近高速公路兩邊斷面(與洞內水平收斂、拱頂下沉點布置在同一里程上)。每斷面距隧道中心線兩側15m范圍布點單側5個,間距3m,15m外布點單側6個,間距5m。地表鉆孔,植入200~300mm長,Φ22鋼筋,砂漿錨實(見圖3);(2)洞內測點布置。洞內監控量測每5m布設一個監測斷面。每個斷面布設1個拱頂下沉點、每臺階布設一條水平收斂基線。采用Φ20鋼筋植入基巖,尾部焊接Φ6三角掛鉤,上布反光貼。拱頂下沉和水平凈空收斂觀測標應在距開挖面2m的范圍內盡快安設,并應保證在每次開挖后12h內必須觀測(見圖4)。第二,監控量測方案。高速公路地表下沉監測:精密水準觀測,對測點連續兩次觀測,且高差之差小于1.0mm,取平均值。洞內拱頂下沉及水平收斂采用TCRA1201全站儀+反光片測定高差、距離來觀察變化。洞內監控量測量測頻率見表1。地表下沉量測頻率應與拱頂下沉和凈空變化的量測頻率相同。第三,量測管理標準值。量測管理標準值Uo即圍巖變形預警值,結合本隧道的設計要求情況,本隧道的凈空位移Uo取值65mm,拱頂下沉Uo取值40mm。同時根據實測值結合變形管理等級的規定,確定位移控制基準及位移管理等級,見表2、3,高速公路地表下沉值需控制在lcm以內,預警值為6mm。第四,監測資料分析及信息反饋。完成外業采集后,及時進行內業統計分析,對目前施工安全提出評價定級,并按管理等級提出加固措施。工程對策主要有:縮短進尺、超前支護、注漿預加固等。
四、結語
通過采取在施工過程中利用大管棚進行超前支護,滿鋪鋼棧橋進行高速公路路面防護,三臺階七步預留核心土層機械開挖,嚴格按頻次進行路面下沉監測和洞內拱頂下沉、水平收斂量測并及時分析數據反饋指導施工,限速及封閉施工區域行車道等措施相結合,確保了超淺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段施工及行車安全,在類似隧道施工中具有很好的推廣及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高文學,孫文龍,周文旭等.淺埋偏壓隧道開挖數值模擬與監測分析[J].施工技術,2011,40(2).
[2]鄧洪亮,楊玉杰,高文學等.隧道施工監控與預警系統應用研究[J].施工技術,2011,40(2).
[3]葉英,穆千祥,張成平.隧道施工多元信息預警與安全管理系統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28(5).
[4]關寶樹.隧道工程施工要點集(第2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作者:張奇 單位: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現澆平板平房倉關鍵施工技術研究
- 下一篇:信息共享在油田地面工程項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