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互動機制探究
時間:2022-09-14 04:05:53
導語: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互動機制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闡述了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概念,分析了生態經濟條件下建筑經濟的特點,研究了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互動機制,希望可以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建筑經濟;生態經濟;互動機制
建筑行業要走現代化發展道路,中國的經濟也要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而中國政府的主要研究議題是經濟與生態平衡,這其中,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之間所存在的關系是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建筑業在獲得較高的經濟利潤的同時,更多地考慮成本與質量,通過成本最小化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把好質量關加快施工進度,最終的目標也是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經濟利益已經成為建筑經濟發展的核心。建筑的發展中,對生態環境必然產生影響,嚴重影響綠色經濟,于是,建筑業在獲得了經濟效益的同時,卻損失了生態效益。要做好兩者齊頭并進,就需要掌握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之間的互動關系,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平衡,兩者協調發展,促進建筑業可持續發展[1]。
1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概況
1.1建筑經濟。建筑經濟是建筑工程項目運行中與經濟相關的一系列活動,其中包括預測活動和決策活動,都與經濟有直接相關性,也是建筑工程建設順利實施的關鍵。在建筑經濟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建筑工程質量、工程建設成本以及施工的進度,基于此控制好成本,加快施工進度,提高施工質量,實現建筑工程利潤最大化。1.2生態經濟。建筑施工中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會破壞生態環境,導致經濟與生態缺乏協調性。中國的綠色發展戰略中對生態環境保護大力強調,要求經濟增長的過程中還要注重環境保護,做到兩者協調發展,這就需要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實現社會經濟的過程中走健康發展道路,創造生態效益。建筑經濟要實現持續穩定發展,對其環境影響要有明確的認識,避免污染環境,導致環境效益受到影響。1.3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互動。建筑經濟運行中,生態經濟也同時發生變化,如果在建筑工程項目運行中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就無法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建筑行業的主要是實現經濟效益,可是工程項目建設中如果沒有實施環境保護,甚至導致環境破壞,就會造成資源浪費,能源消耗量過大,不能獲得低碳節能的效果。建筑企業雖然短時期獲得了降級效益,但是,長期來看,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導致企業的未來發展受阻。中國的建筑經濟從粗放型向集約型推進,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就要協調好經濟與生態之間的關系,做到兩者有機互動,推進建筑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2生態經濟條件下建筑經濟特點
2.1優化的智能發展?,F代人們追求生活的健康和便捷,智能建筑應運而生,智能建筑可以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處于生態經濟環境中,建筑走智能化道路,發揮現念的指導作用,不僅建筑工程效率提升了,還提高了建筑工程質量,建筑的各項功能得以優化,建筑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建筑運行中應用智能化系統,所有的設備集成管理,高效運行并科學控制這些設備,建筑的用戶使用手機等智能終端就可以運行建筑的功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比如,福建地區的住宅小區安裝智能化系統,除了安全防盜系統之外,還運行了三表集中抄收系統,有線電視系統也實現了智能化,建筑用戶使用手機終端就可以遠程操作家里的各種電器設備,如果出門忘記關閉家里的電器設備,在路途上使用手機關閉,不需要返回家中,如此節省了時間,也節約了能源?,F在很多的家庭中都喜歡養一些綠植,即便不在家,也可以遠程澆灌控制,合理控制澆水量。智能技術的應用對建筑良性發展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2.2環保的節能設計。建筑現代化方向發展,基于生態經濟發展的理念進行建筑工程建設,活動資源要盡量減少,控制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筑設計中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并循環使用,提高資源的使用率,防止存在資源浪費的問題。比如,在設計廚房的時候,要做好整體規劃工作,使用高效的抽油煙機設備和節水設備,凈化廚房環境,高效利用水資源。在洗手間設計中,可以將水循環系統充分利用起來,對于污水自動凈化處理、雨水自動收集,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3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互動機制研究
在研究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互動機制的時候,需要優化評價方式,推進低碳節能,還要將科學指標建立起來。3.1優化評價方式。推進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和諧發展,將科學有效的指標體系建立起來是非常必要的。在構建完整評估體系的過程中,將建筑經濟的每個建設階段和建筑使用階段都設置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指標[5]。建筑經濟運行的過程中,還需要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提供個性化服務。建筑的使用中,各種資源消耗依然持續,同時產生大量的污染物需要處理,在評價的過程中,對于這些變量都要指標化,將評價標準制定出來并不斷調整和完善,獲得評價結果,基于此了解建筑經濟的運行情況以及對生態經濟的影響力。在展開建筑評價工作的時候,要從實際發展展開,充分考慮到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自然環境情況,將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建立起來,做到評價的客觀性,還要具有超前性,確保評價與市場需求相符合,還有助于推進建筑的長遠發展[1]。對于評估體系中各項指標量化,結合使用有關的規范和評價標準,將評價的結果作為建筑經濟和生態經濟的衡量標準,對建筑物的質量以及所具備的環保性能予以評價,對建筑的實際施工情況全面分析,對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實現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良性互動。3.2建立科學指標。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的互動機制中將科學指標建立起來。建筑成本評估體系中,建筑的建設期、使用期的成本以及環境保護方面投入的資金都是重要的指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還會產生各種費用,諸如設計費用、材料費用以及施工中的人力成本等等,當建筑投入使用后,還需要技術維護、衛生清潔、裝修等等,都需要一定的能源消耗。環境方面的消耗包括環境資源保護的消耗和污染物處理的消耗等等。建筑經濟活動比較復雜,在評估的過程中存在諸多的變量,需要制定相應評估規范、確定各種評估指標。在投資有效性評估中采用回收期計算的方式,就可以評估成本,從中體現出投資的有效性。3.3推進低碳節能。按照生態經濟理論,人類的經濟行為要具有可持續性,就要發現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以及背后的環境價值,將三種價值整合。其中,經濟價值是本質,是被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價值已經被人們所重視,生態價值具有潛在性,需要幫助人們樹立生態意識,認識到環境價值不僅是環保方面,其可以保證經濟價值的可持續性,創造更高的社會效益。所以,建筑業要實現可持續性,就要將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之間建立關聯性,建筑的可持續性與生態效益具有直接相關性。比如,建筑安裝自然排水系統,不僅降低了建設成本,而且自然系統價值得以實現。該系統注重節能設計,能夠有效地控制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經濟效益,這就是自然生態資本經過合理利用之后轉變為經濟價值,建筑的經濟利潤相應地提高。建筑經濟與生態經濟是相輔相成和相互條件的,在建筑經濟設計中要發揮環保思想的指導作用,將環境共生意識體現出來。建筑設計人員要從經濟的角度和環保的角度出發展開設計,將自己作為環境中的一份子進行建筑設計,合理處理好各項元素,與生態經濟建立緊密關聯性。在設計建筑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經濟元素的利用,合理規劃建筑結構,有效地利用當地資源。從生態經濟的角度出發展開建筑設計,不僅降低建筑運行成本,而且獲得低碳效應,對當地資源的合理利用,使用可再生資源,對生態環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4結語
通過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確,建筑經濟的發展要保持持續性,就要在經濟觀念上有所轉變,從原有的粗放型經濟轉向集約型經濟發展,充分認識到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離不開良好生態環境的支撐。在建筑經濟中將生態經濟融入其中,將兩者互動的理念建立起來,使得建筑經濟發展立足與長遠,才能實現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建筑品質有所提升。建筑工程建設中,將生態經濟理念融入到設計中和施
作者:林靜 單位:福建安華發展有限公司
- 上一篇:綠色施工實施現狀與推廣策略探討
- 下一篇:紅樹林建設規劃與工程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