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白蟻生態治理技術與展望

時間:2022-02-22 04:05:34

導語:城市建筑白蟻生態治理技術與展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建筑白蟻生態治理技術與展望

1白蟻危害對現代城市建筑的危害

現代城市建筑的白蟻種類通常為散白蟻、家白蟻兩種,在我國長江以南較炎熱的地區通常以家白蟻為主,而在華東及長江流域一帶則以散白蟻為主。部分地區還出現大白蟻、土白蟻、堆砂白蟻對城市建筑造成危害,白蟻危害對現代城市建筑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破壞建筑物結構。在現代城市環境下,白蟻群體為不斷擴大生存領地,需要在不同建筑位置筑造各種大小不同的巢穴結構,白蟻一旦將蟻巢筑造在建筑物墻體內部、建筑物地基位置,可能會直接影響城市建筑物的結構,甚至嚴重影響建筑物墻體的密實度,破壞建筑物的整體性能,導致墻體裂縫、地基斷裂,甚至造成建筑物坍塌等嚴重后果。1.2降低木構件牢固度。由于白蟻種群喜食樹木、纖維素類物質,如果建筑體中的木構件受到白蟻群體的侵蝕破壞,木構件內部結構最終將會被蛀食一空,嚴重降低建筑木構件的牢固度,甚至會引發木構件結構倒塌,影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1.3腐蝕鋼筋混凝土。白蟻群體在危機時刻會啟動化學防衛機制,分泌一種帶有甲酸成分的酸性物質——蟻酸,而甲酸又是酸性最大、腐蝕力最強的有機酸之一。白蟻群體在建筑物中發展蟻群、覓食等過程中,如果受到鋼筋混凝土的阻擋,白蟻種群感受到威脅,通常會產生酸性物質來進行防御反應,蟻酸能夠逐漸腐蝕鋼筋混凝土結構,破壞建筑物的穩定性。1.4影響建筑物正常使用。現代建筑裝飾裝修多以木制、纖維素等材料為主,白蟻不可避免會對裝飾裝修造成危害,直接或間接影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增加建筑物維護成本。根據白蟻群體的生存習性,每年成熟白蟻種群在一定季節會進行分飛,建筑物內部的白蟻巢群會有成千上萬的有翅繁殖蟻飛出,在建筑物內不停地飛、鉆、爬等,造成人們心理、視覺上的極大不適,如果及時對白蟻危害進行治理,將會嚴重影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需要被迫搬離建筑物。

2現代城市建筑白蟻危害成因

2.1蟻道蔓延。現代城市建筑體附近的綠化林木帶等白蟻孳生地中的白蟻群體,通過挖筑地下蟻道逐漸侵蝕到建筑物內部覓食,在適當環境條件下白蟻巢群也可能會轉移蟻巢到建筑物內,對建筑物造成危害。白蟻在入侵建筑物地基之后,通過挖鉆建筑物外墻,修筑蟻道逐漸蔓延上去,或者鉆入建筑體砌磚與砌磚之間的填充物砂漿內,挖筑蟻道順砂漿向上延伸,進入建筑物室內進行危害。有些地區的家白蟻群體可以搬走建筑物墻體中的砂漿,同時筑造幾厘米厚的巢葉來取而代之,片狀白蟻巢可形成一個整體,其主巢位于片葉中,這種形式的白蟻巢群對建筑物的危害性較大、持續時間也較長。白蟻種群還會通過修筑地下蟻道,侵蝕地基、穿過墻基直接入侵到地面下方,從地面與墻體連接縫處、水泥地板縫隙處、地面柱緣縫隙處鉆爬到地面入室危害。2.2分飛繁衍。白蟻巢群分飛多集中在每年的5月份左右,大量有翅白蟻成蟲通常在傍晚時分飛,白蟻具有趨光性導致其很容易飛向有光建筑物,并尋找裂縫處、陰暗潮濕處、堆積物處等合適的筑巢位置,修筑蟻巢繁衍巢群。還有些白蟻在分飛過程中鉆入貨物里,隨著貨物進入室內,在建筑物中繁殖擴散進行危害。

3生態綜合治理技術

3.1餌劑誘殺。餌劑誘殺作為最常見的白蟻防治方法之一,通過在白蟻喜食的食物中加入慢性藥劑,將制成的白蟻餌劑放置于白蟻巢群附近,工蟻在自由取食的過程中會將餌劑帶回蟻巢中,經交哺行為將餌劑化學物傳播給巢群其它白蟻。現階段,白蟻餌劑通常使用氟鈴脲、氟蟲胺、吡蟲啉等新型雜環類、生長調節劑類、代謝抑制類藥物,近年來選取中草藥制成白蟻餌劑,取得一定防治成效,中藥餌劑對白蟻的引誘力強、白蟻取食量大、白蟻治理效果顯著,也不會污染周圍環境,還有人根據白蟻跟蹤信息素或類似物與誘餌材料等混合制成誘殺塊、誘殺包等誘餌藥劑。地上型餌站是在誘餌包、誘餌條基礎上由餌劑、方形外殼構成的專門用于白蟻防治的裝置,餌劑分為藥劑、餌基、輔助劑三部分,方形外殼則由木質、塑料材料構成。3.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白蟻捕食性天敵、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謝產物來控制白蟻巢群規模,達到降低白蟻危害的目的。白蟻捕食性天敵包括:螞蟻、食蟻獸、穿山甲、土豚等,在野外環境中螞蟻是白蟻最大的天敵,螞蟻對控制白蟻巢群規模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細菌、真菌、放線菌、線蟲、病毒等微生物具有很好的白蟻滅殺效果,實驗表明經白僵菌、綠僵菌處理的黑翅土白蟻成蟲會出現僵死,該菌種具有一定的致病毒能力,為建筑物白蟻治理提供生物防治依據。微生物代謝物對白蟻的毒力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增強,對白蟻的毒殺和防治效果較為明顯。3.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法利用各種物理因素或簡單工具實現白蟻防治目的,防治手段通常包括:人工挖巢、熱處理法、微波處理法等。人工挖巢法作為目前國內應用較多的物理防治技術,由于土白蟻屬為較高等白蟻,不會產生補充型生殖蟻,挖巢后原始蟻王、蟻后被消滅,則整個白蟻巢群會自動滅亡。熱處理法是利用熱量殺死建筑物木構件中的木白蟻,在處理建筑物局部木構件前,需搬出不耐熱物品,并保持塑料水管內水的流動性,用機器向建筑物的白蟻危害區域內鼓入50-55℃熱空氣,持續 1小時左右,該防治技術優點是處理周期短、無任何化學藥品;缺點是可能會損害室內熱敏物品,無法保證建筑物以后不遭白蟻侵蝕。微波處理法是使用多個微波發生器,對建筑物墻體產生一定微波瓦數的微波熱量,達到滅殺白蟻群的目的,該技術優點是無需鉆孔微波就能到達白蟻危害區域,缺點是不是適用于狹小、封閉的區域,其操作性較差。

4綜合治理在城市建筑白蟻危害治理的應用

4.1總體策略。城市建筑白蟻危害治理應圍繞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指導思路,大力推廣生態型白蟻危害治理新產品、新技術、新方法,因地制宜結合局部白蟻防治策略,采用多種生態綜合治理技術,盡量避免使用化學藥劑,同時科學評估建筑物白蟻綜合治理成果,在有效控制城市建筑白蟻危害的同時,達到最佳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4.2具體措施。4.2.1城市建筑防蟻設計。在設計建筑物結構時應嚴格按照建筑白蟻預防技術要求,充分考慮白蟻對城市建筑物的潛在危害,根據建筑物結構特點開展防蟻設計。建筑物材料選用方面應選擇抗白蟻蛀食材料,建筑主體結構、建筑方位設計應采光、通風,并保持不適于白蟻生存的環境。對于廚房、衛生間、陽臺等建筑濕區位置,應從建筑結構設計方面降低其滲水、漏水的頻率,防止白蟻通過這些潮濕部位入侵到建筑物內。4.2.2建筑施工防蟻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方不僅要嚴格按照建筑物設計方案進行施工,重點做好廚房、衛生間、陽臺等易漏水位置的防漏工作,降低白蟻從這些位置鉆入建筑物室內的可能性,而且還要根據白蟻危害預防技術要求,及時仔細地處理建筑物地基內的木質廢料、纖維材料等白蟻食料,白蟻即使進入建筑地基范圍內也無食可尋。同時,應盡量減少建筑物外部使用木構件及木質材料,防止分飛繁衍白蟻筑巢定居。4.2.3合理確定治理區域。城市建筑白蟻危害綜合治理應基于科學評估的基礎上,首先整體調研白蟻危害區域,根據白蟻危害治理的成本、效益等技術指標,合理確定白蟻治理的經濟閾值,只有在白蟻危害超過治理經濟閾值時,才啟動白蟻危害綜合治理方案措施,以此實現白蟻危害治理在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的效益最大化。另外,考慮到白蟻危害的隱蔽性、季節性等特點,還需要將建筑物被侵蝕部位、侵入白蟻種類、建筑結構特點、白蟻危害程度等綜合因素考慮到經濟閾值的確定指標中,以此保證白蟻危害治理區域確定的客觀性。4.2.4控制白蟻危害區域。建筑白蟻危害綜合治理不僅需要加強重點蟻害區域的生態滅殺力度,而且需要針對建筑物周邊相關區域開展白蟻防治與控制工作。白蟻防治技術人員應充分調研白蟻危害現場,綜合分析、科學劃分白蟻治理控制范圍,將建筑物周邊林木綠植、景觀設施等納入到蟻害防治與控制方案中來,對白蟻危害區域進行全面性、綜合性防控。4.2.5應用蟻害監控技術。受現代城市建筑結構復雜性影響,白蟻被動性防治方法往往難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且不容易徹底滅殺,而白蟻監控系統作為蟻害治理的核心環節,只在白蟻入侵時使用極少藥劑,具有無污染控制建筑白蟻種群規模的特點,可以有效防止人員中毒、環境污染。另外,蟻害監控技術還可長期監控建筑物特別是大型建筑物,避免長期使用化學屏蔽藥劑破壞建筑周邊環境。

5建筑白蟻生態防治的展望

建筑白蟻危害防治是白蟻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必須加快白蟻生態防治技術的升級轉型,從根本上提高白蟻防治的生態、環境效益,實現白蟻危害治理向生態環保方向發展。當前建筑白蟻生態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白蟻防治與環境保護相關政策法規,引導推廣生態環保型蟻害防治新產品、新技術,從白蟻生物學、行為學、生態學、環境學等角度深入研究白蟻代謝機理、生存規律及活動習性,以此研發白蟻防治新藥劑、新方法。建筑白蟻生態防治未來主要發展方向是研究智能化白蟻監控技術、以及更加長久高效的白蟻餌劑、引誘材料,加快推廣生態環保型白蟻防治新技術。

參考文獻

[1]任慶偉,阮冠華,宋曉鋼.白蟻生態防治技術的現狀與展望[J].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16,22(3):300-303.

作者:陳旭 單位:湖州愛家白蟻害蟲防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