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畢業論文-企業電子商務中的信息需求與信息服務

時間:2022-06-08 06:07:00

導語:電子商務畢業論文-企業電子商務中的信息需求與信息服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企業電子商務中的信息需求與信息服務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從用戶的信息需求出發,分析了電子商務活動中信息服務的各個層面,認為信息服務既是電子商務的基本內容,又是其核心功能;同時,提出了我國企業介入電子商務的一種較為合適的方案。關鍵詞:電子商務;信息需求;信息服務;企業

1電子商務活動中的信息需求

所謂信息需求,簡單地講是對信息客體的需求,包括獲取與利用信息的需求以及向外和傳遞信息的需求,其基點是實現對外的信息溝通與交流,達到社會職業活動和社會生活中的某種目標[1]。在商務活動中,信息需求存在于各個環節、各個部門以及各種層面上,有的在獲取信息的同時又在向外信息,只是特點各不相同。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下,由于信息的電子化和網絡化,信息傳遞速度快、數量大、準確率高,且無時空的限制,這時的信息需求又呈現出新特點,主要反映在產品生產、銷售與服務的個性化及業務流程的重組、管理功能的拓展上。

首先,我們分析產品的生產、銷售及服務上的信息需求。伴隨網絡的普及,信息處理速度的加快,顧客對購買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具體表現為:在使用功能上,要求具有個性化特征,能符合消費者的個人嗜好。在交易時,要求得到更多的有關產品的質量、功能及價格方面的信息,以便盡量減少信息不對稱的狀況。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技術支持等。與此同時,生產廠家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獲得顧客的許多信息,如對產品的偏好、功能的要求及產品的缺陷等信息。

盡管業務流程重組在電子商務之前已經存在,但隨著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舊的業務流程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企業的業務流程重組變得非常迫切。按流程的規模與范圍,佩帕德和羅蘭將流程劃分為三類[2]:戰略流程,包括戰略規劃、產品/服務研發、新流程開發等;經營流程,包括滿足顧客、顧客支持、收付款等;保障流程,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會計統計、財務管理等。這三類流程既可分開重組也可統一規劃,無論如何重組,其基礎是信息技術,業務核心是顧客滿意。因此,重組后的流程有兩個重要特征:一是要面向顧客,包括組織內、外的顧客;二是要跨越各個職能部門的邊界。在每個流程的兩個端點,都包含著信息需求,而這些需求的實現,一方面依靠信息技術的支持,另一方面依靠流程的設計。

其次,分析再造后的流程中的信息需求。它與傳統業務流程中的信息需求有著明顯的不同。傳統的業務是面向部門,如果我們僅僅是根據一個部門的信息需求來改造該部門,將是徒勞的。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信息需求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與接受,它要求更快、更準以及更加智能化。這時,再造的業務應該面向流程,使企業的各環節能直接地及時獲取真實的反饋意見與新的需求信息,準確預測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決策,提高顧客的滿意度。例如,福特汽車公司在對應收賬款部的采購業務的流程重組中,采用數據庫技術,將訂單收貨資料(品種、數量、供應商代碼)由計算機進行電子數據匹配,匹配正確后自動按時付款[3]。它消除了傳統模式下信息傳遞的中間環節、協調及控制所帶來的成本與風險,降低電子商務資料庫%!3#531.$13$:#-了人為因素的影響,除節約75%的人力資源外,還簡化了物料管理工作,使財務信息更加準確,客戶更加滿意。

總之,業務流程重組將導致組織結構、管理決策等多方面的變革,而新的組織結構、管理決策引發新的信息需求。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組織結構形式發生較大的變化,由以前的金字塔型逐漸向扁平化演變。扁平化的結構倡導團隊合作和以人為本的精神,它改變了企業內各種崗位的權利授予與制衡關系,也改變了組織內、外的信息需求格局。以信息管理為基礎的虛擬組織的出現,在更大程度上沖擊傳統的管理模式,為電子商務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

2電子商務活動中的信息服務

用戶的信息需求導致用戶的信息服務需求。電子商務活動中的信息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內部及企業間共享的信息服務。企業內部共享的信息服務對象主要是各相關部門或機構。服務內容依不同的級別和崗位而定,如銷售統計信息可由營銷人員、財務人員、研發人員及有關負責人共享,而銀行信貸余額只能由財務人員及有關負責人共享,等等。企業間共享的信息服務對象為供應商,它們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應該分享有關企業產品開發、生產計劃、質量要求及銷售等信息。所有這些服務應由企業管理層授權,通過網絡實現共享。

(2)企業和其他組織機構對外的公開信息服務。公開信息在國民經濟及人們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這些公開信息包括政府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向外的信息,如政策法規、政府采購、招標、配額指標、國民經濟景氣指數、經濟統計數據等等;此外,還包括企業對外的信息,如企業的宣傳資料、產品介紹、需求信息、上市公司按規定向外的信息等等。這類信息在電子商務信息服務中應占主要部分,服務對象不受限制,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該方便地免費獲得。網絡上公開信息的多少是電子商務走向普及的標志。只有當網絡上擁有很多有價值的公開信息時,無論是信息的提供者還是接收者,才會對其產生依賴并形成習慣,這時的電子商務才會有堅實的群眾基礎。

(3)信息中介機構提供的增值服務。網絡上公開信息的增多(往往是指數增長),一方面給使用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另一方面又給使用者尋找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帶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一種信息中介服務機構為用戶提供增值信息服務。增值信息包括信息的搜尋、分析及預測,如商品的價格與性能、股市行情分析、國民經濟的發展趨勢等。這類服務由于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使用者就應給付一定的費用,如forresterresearch,inc.提供的分析報告就屬此類。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單靠自己的能力是不夠的。目前流行的大腦外包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大腦外包不一定都是包給管理咨詢公司,還需包給信息咨詢公司,以幫助企業減少信息收集成本、加強信息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3企業應從信息服務開始著手發展電子商務

有學者認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將經歷三個階段:初始階段,成熟階段,普及階段。在初始階段,企業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網站,制作網頁,對外廣告消息。到了成熟階段,由于電子結算的大量應用,可進行網上交易。這時,信息安全、個人隱私及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有了較大改善,人們已熟悉和接受了這種形式,交易量可大幅度提高,交易成本則大幅下降,效益顯著。發展到普及階段,當電子商務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強有力手段時,所有企業,不管愿意還是不愿意,都必須加入到電子商務的行列中來,最終形成包括采購、銷售、結算、稅收等所有商務活動(實物運動除外)的網絡和電子化。

當前,電子商務已經歷了初始階段,成熟時期還未到來,在這兩個階段的交接時期,企業應從信息服務開始著手電子商務。按keen和ballance的觀點[4],現在電子商務系統分為明顯不同的兩類:主要提供信息處理服務的系統和提供交易處理的系統。無論在哪里,當一個電子商務應用中只包括幾乎不加處理的信息運動時,其技術風險就大了。這說明,當前電子商務中的實時在線交易處理(如自動取款機網絡、信用卡確認、股票交易等)存在一定困難和風險,而對實效要求不高的信息(靜態)處理(包括資金轉賬)則有相當的可行性?,F在許多研究人員認為應優先發展b2b的電子商務,道理就在此。

在信息服務方面,許多國外公司已建立了“三層信息結構”[5]。它們將信息分為三類:最里層的公司的核心信息,由公司內少數人員掌握;其次是涉及到新開發產品信息、中間產品質量要求、生產計劃以及r&d信息,可與戰略供應商、分銷商共享;最外層是產品信息、需求信息及動態的合同執行信息等,主要服務對象是顧客及潛在的商業伙伴。這種結構由intranet、extranet及internet支撐,形成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信息處理系統。它一方面加強了與供應商、分銷商及其他組織的戰略伙伴關系,另一方面又可與外界取得廣泛的聯系,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尋找潛在的貿易伙伴。這種模式既避開了在線交易、物流配送的風險,又將電子商務向縱深推進了一步,可作為我國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借鑒。

依照上述思想,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我國企業在開展電子商務活動時既不要貪大求全,一步到位,也不能置之不理。一步到位,實現電子商務的各項功能是不現實的,特別是目前在線支付、貨物配送體系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達到完全的電子商務還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而置之不理將會使企業落后于時代,失去競爭力。因此,筆者建議按以下步驟對企業進行改造,逐步向電子商務過渡。

(1)在互聯網(internet)上建立網站,制作網頁,將有關企業信息向外,主要目的是通過互聯網與外界進行信息溝通,實現電子商務的初步功能。目前,這一步驟我國大中型企業已經完成,不足之處是有些網頁的更新較慢,信息量較小,信息的沒有針對性。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網站建設和網頁制作可以外包給網絡服務提供商(asp),但在內容的設置上一定要體現自己的信息需求,不能盲目電子商務資料庫".;79-3)5";7&!''''模仿他人。

(2)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網(intranet),實現信息處理電子化、信息傳遞網絡化及信息管理智能化。系統的建設要留有余地,為以后的擴展預留空間。這一步所要達到的目的是:完成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算機、數據庫、內部網絡),適應信息管理電子化與網絡化,提高對其重要性的認識,同時提高辦公效率和經濟效益。此舉是加強電子商務的后臺建設,可逐步安裝erp系統、crm系統等,在一步到位的條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應在最能發揮經濟效益的領域進行,以期獲得良好的效果。同時,要強調企業內部分層次的信息共享,對業務流程進行必要的改進,適當調整組織結構,探索新環境下的經營模式。

(3)與相關企業的內部網進行互聯(ex-tranet),完成產品供應鏈管理的自動化和網絡化,實現戰略伙伴間的信息共享。這時,必須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改造,以適應新環境下的管理需要。

以上三個步驟的側重點都是信息處理和信息服務(對內、對外)。在網絡時代,是信息需求的電子化和網絡化才導致電子商務的出現和發展,不能簡單地認為只有發生交易行為才算是電子商務。如果不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在環境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好高騖遠,追求一種完全的電子商務是不正確的。另外,企業業務流程再造是發展電子商務過程中不可逾越的一步。當三種形式的網絡形成以后,企業的業務流程就會發生重大改變,因而按照傳統環境條件所設計的流程已完全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新的流程設計必須依靠網絡環境下信息需求的特點進行,用信息流替代實物流,全面集成企業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4)在信息安全、在線支付及貨物配送等環境條件有了較大改善后,可將系統進一步擴充,以實現電子商務的實時交易功能。

無論在哪個階段,對信息的處理都是關鍵。在電子商務活動中,要充分認識到網絡信息的特點,它已不再只是紙質信息或其他媒體上的模擬信號,數字化及虛擬化將完全改變人們的傳統思維模式和習慣,也改變了信息需求及信息服務的方式和性質,快速高效及信息共享將成為其重要特征。只有抓住電子商務中信息服務的本質化特征,并以此為中心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才能使企業在新的形勢下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從信息服務的角度出發,突破電子商務的某些現實束縛,是實現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沈嬡芬,林萬蓮主編.信息服務及其利用.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7頁

2j.佩帕德,p.羅蘭.業務流程再造.中信出版社,1999.13頁

3余箐.企業再造:重組企業的業務流程.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0.36頁

4彼得·g.w.基恩,克雷格·巴倫斯.電子商務詞典.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120頁

5李小卯.我國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戰略的思考.中國軟科學,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