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03-30 04:57:23

導語: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探索與實踐

[摘要]針對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質量下滑的影響因素,課題組提出4+2+3培養模式,從夯實寫作基礎、培育科研功底入手,到加強專業訓練與寫作模擬,再到分類寫作實踐,最后輔之以管理體制的改革。課題組改進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培養目標;調整課程體系設置,體現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宗旨;改革畢業設計的模式,引入多樣化的畢業設計類型;完善激勵考評機制,促進師生在畢業設計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通過以上模塊,層層遞進,力求在畢業設計環節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體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會計本科畢業設計;創新創業教育;4+2+3培養模式

畢業設計為會計專業最后一門實踐必修課,也是檢驗本科生培養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通過剖析與專業相關的理論問題、會計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或會計學專業所關注的熱點問題,結合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形成專題研究、調查報告或文獻綜述,體現對專業相關理論或實踐的認識,以鍛煉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能力、時間管控與合理制訂并實施計劃的能力,以促進學生畢業后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教育部在2004年、2005年、2007年、2012年的發文中指出:畢業設計等環節的實踐教學需要強化,要基于不同專業的學科特征和條件,研究建立有效的畢業設計質量管理模式與監控制度。由于會計專業畢業設計多以一個具體的實習企業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研究形成前期調查報告作為基礎分析資料,然后通過大樣本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或通過問卷進行深入調查,其質量直接反映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能夠檢驗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創新實踐能力,與培育學生科研精神、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目標相符。

一、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分析

本科畢業設計是培育學生創新實踐能力,體現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重要實踐環節。然而,筆者對某校會計專業近幾屆畢業設計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在日益嚴格的管理體制下不僅沒有體現出創新實踐精神,其畢業設計質量反而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首先,在選題方面,表現出選題領域嚴重不均,理論研究占較大比例,部分選題過于寬泛,選題價值較低,極少結合學科領域的最新動態進行研究等特點。根據2012屆會計專業畢業設計的統計資料,財務管理方向的選題比例較大,共165篇,涉及企業并購、業績評價、融資問題、投資問題等方面。審計方向28篇。財務會計方向選題較少,共有46篇,包括盈余管理、會計舞弊、會計政策選擇等方面。這個方向比例相對較低,可能是因為其寫作范式較為理論化,難以做實證研究,也就難以體現工作量,難以湊足字數要求。另外,由于日常科學研究訓練不足,部分學生選題時沒有對所選取研究對象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學術研究背景進行梳理,隨便確定選題,導致寫作過程中困難重重,選題毫無意義,沒有任何學術價值。其次,在論文質量方面,表現出格式上極不規范,內容上拼湊嚴重,缺少數據與第一手調查資料等特點。很多論文還存在各式各樣的格式問題,如參考文獻的引用格式不規范、字體與段間行距全文不一致,甚至還有很多錯別字。內容上,很多學生論文口語化,專業名詞的表達不熟悉,語句不通順,嚴重影響論文可讀性。更有一些論文的研究方法有問題,在適用性、樣本要求及內生性控制上存在偏誤。此外,論文抄襲現象非常普遍,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學生并沒有實地調研,缺少一手的調查資料和數據,沒法進行數據分析就只能拿文字來湊;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忙于找工作,平時不寫論文,到要交的時候臨時抱佛腳,從網上復制粘貼拼湊自己的論文,根本不可能通過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更談不上思維的創新。

二、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質量下滑的成因分析

上述現象若究其深層次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畢業論文教學管理制度的缺陷。首先,“嚴進寬出”的教育環境是根本原因。對于學校來說,通常把就業率作為衡量本科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當學生找到工作時,即使論文質量差一點,學校也會讓其順利畢業。另外,會計系教師普遍緊缺,較高的“生師比”使得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除了上述因素,課程設置方面也存在問題。通過對近幾年會計專業的培養方案的調查,發現專業技能方面的課程數量較多,但卻都未開設諸如研究方法論、田野調查、文獻檢索、應用文寫作等類似課程。這些基礎知識的缺乏導致學生在查閱文獻確定研究選題、收集一手調查資料、設計調查問卷、利用統計軟件處理與分析數據、最后撰寫論文時捉襟見肘,制約了畢業論文寫作水平的提高。第二,教師方面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教師數量不足,缺乏責任心。較高的“生師比”使得每位學生的有效指導時間被壓縮。教師們教學科研任務繁重,績效考核越來越嚴格,這使得教師們忙于提升自己(參加教學競賽、發表科研論文、申請專利、申報項目等),相對來說忽略了畢業設計指導。二是部分教師自身科研素質較差,對論文質量把關不嚴,從選題到學生交稿流于形式。部分以教學為主的教師平時很少搞科研,對學術論文寫作的范式不熟,經驗較少,指導畢業論文的素質和能力有待提高。另外,學校對畢業設計工作量的核算通常只按指導人數核算,客觀上也導致教師不注重畢業設計指導的質量。第三,學生方面的影響因素。一方面,一些學生思想態度不端正,認為畢業設計與找工作相互沖突,任何事都比不上找工作重要。學校一般都在最后一個學年安排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而此時正是各大企業到學校來進行校招的關鍵時點,還沒找工作的學生看到有些同學成功找到了工作,難免內心急躁不安,根本沒心思靜下心來做畢業設計,這樣必然會導致寫論文時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甚至出現拼湊抄襲的不好行為。另一方面,一些學生資料搜集能力缺乏。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很多學生認為撰寫論文最大的困難是找不到資料,其查找資料的唯一途徑就是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這些學生根本沒有掌握利用圖書館數字資源進行文獻檢索的能力和處理技巧,致使查資料方面花費時間多,但收效不高。此外,學生對學術研究范式缺乏基本的了解。從學術論文寫作的基本規范與技巧來說,學校在每次畢業設計前都會將基本要求以文件的形式發給學生,但很多學生平時接觸較少,不明就里,學術規范的意識薄弱,也就無法達到撰寫的要求。這樣就會導致本該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引導上的老師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在論文的格式要求普及上,反復修改不規范的地方,也就無暇顧及論文本身質量的提高。

三、基于4+2+3培養模式的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探索

為提升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的質量,課題組提出了4+2+3的培養模式,具體思路是通過4個基礎+2類訓練+3種形式構建一套有理論基礎,有實踐支撐,體現漸進性、階段性訓練特點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從學術功底培育、模擬寫作訓練、分類寫作模式、管理體制改革(包括畢業設計模式改革、激勵考評機制改革、畢業設計流程管理等)這幾個方面入手,探索提高本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路徑與實踐。圖1(一)4個基礎個基礎:打下4個基礎形成鋪墊。應在日常教學中及早進行論文寫作基本功訓練,將畢業論文的寫作融入各階段的本科教學環節。為解決學生寫作基礎薄弱、學術功底差的困境,擬增設會計研究方法論、實地調查方法專題、文獻檢索技巧、應用文寫作、學術論文寫作等類似課程夯實學生的4個基礎,分別是研究方法論基礎、文獻檢索基礎、應用文寫作基礎以及學術論文寫作基礎。盡早培養學生寫作基礎與科研素養,可以使畢業論文工作不至于與其他教學環節相脫節,而是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通過這些課程的教學活動,將各培養環節相互關聯、滲透,使學生從系統的角度領悟學術研究范式,培育他們的科研能力。具體而言,實地調查方法專題和文獻檢索技巧等課程應安排在第一學年,會計研究方法論等課程應安排在第二學年,應用文寫作與學術論文寫作等課程應安排在第三學年。這種安排從內容上遵循了課程的先后修關系,從時間上保證了知識的連貫性和延續性。(二)2類訓練類訓練:2類模類模擬寫作訓練雙管齊下。第一類為課程論文。根據教育部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會計學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或會計信息系統)、稅務籌劃、審計學屬于8門主干專業課程。對這些課程進行課程論文訓練,達到對學生進行畢業論文前期性專業寫作訓練的目的。課程論文的寫作形式可多樣化,如讀后感、學習心得體會、文獻綜述、調查研究報告、案例分析報告、小論文等形式均可。第二類為學年論文。學年論文可由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題目,也可由教師根據自己的科研教改項目事先擬定選題,然后通過師生間的討論,進行雙向選擇,進一步確定選題。這種模式既尊重了學生的學術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科研積極性,又可以讓教師提前訓練,為學生的畢業設計打下基礎。(三)3種形式種形式:3種畢業設計形式形成分類寫作。改革畢業設計形式,建立多樣化的分類寫作制度。根據教育部突出創新性、應用性、實踐性,兼顧學術性要求,將畢業設計的類型區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學術研究型論文,主要針對那些有興趣在將來進一步深造的學生,要求按照嚴格的學術論文范式進行寫作,注重學生學術研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育;另一類為實踐應用型報告,主要針對那些計劃畢業后即參加工作的學生。實踐應用型論文可有實驗報告、調研報告、商業策劃(如針對某企業的戰略發展策劃、營銷策劃、組織結構變革與財務策劃等)和案例分析報告等多種形式,旨在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并可在實習過程中逐步完善;還有一類為創業規劃書,主要針對那些有創業意向的學生。具體可參考國際“挑戰杯”創業設計大賽的形式。如創業財務規劃書要求學生對創業項目的財務部分進行規劃,內容可包括項目背景考察、消費群體分析、產品特色及經營模式選擇、市場競爭分析及營銷策略的制訂;公司內部控制設計、財務預算、投融資決策選擇、納稅籌劃及風險控制。(四)制度支持制度支持:管理體制改革形成制度基礎。一些好的想法與改進需要制度來加以強化,針對畢業設計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可以從資料庫建設、培養方案的修訂、課程體系的完善、畢業設計模式的改革、激勵考核機制的設計、畢業設計流程的管理等幾個方面進行制度改革,爭取使得畢業設計管理體制更加高效,更好地支持其他工作的開展。例如,為鼓勵優秀學生脫穎而出,可考慮在如下方面實行制度創新:(1)答辯時間創新。原來學生通常在最后一學期(第八學期)進行論文答辯。問卷調查顯示,74%的學生愿意將之提前到第七學期,這樣可以和找工作的時間錯開。因此,應改變統一時間答辯的制度,學生可申請提前答辯,提前完成畢業設計。(2)成績評定創新。有些畢業設計作品涉足學科領域中的前沿或難點問題,數據的查找與分析都特別困難,因此畢業設計作品結構內容都不夠成熟。但只要學生立論新穎,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就應該給予較高的分數進行鼓勵性補償,以激勵學生做實事,與社會生產實踐緊密結合,體現應用型大學的培養目標。(3)論文模式創新。制訂“以賽代考”的管理制度,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創業設計大賽。教師們可討論決定獲得什么級別的獎項的作品或參賽方案可代替畢業設計。這種管理體制鼓勵創新,鼓勵學生在進行畢業設計之前就早做準備,緩解了畢業設計和找工作的時間沖突,甚至有些參賽作品與實習或就業(創業)緊密相關。因此,“以賽代考”雖然降低了選題和理論寫作的難度,但更符合應用型、創新型大學人才培養的標準。另外,應鼓勵學生公開發表期刊論文,同樣由學科組成員認定發表在什么級別的刊物的文章可以在畢業論文總成績中加分,認定其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和最終成果是否可以作為畢業設計的基本材料體系。

四、結語

教育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它不單單是一門課程的改革,還是一個系統的有機的聯合體。若要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會計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教學實踐當中,必須從課程體系、培養方案、管理體制等多方面入手,才能達成期望的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雅靜,洪傳春.地方本科高校經管類畢業論文寫作現狀與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14):297-298.

[2]李普亮.經管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考核問題研究[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89-93.

[3]孫亮,張琰.5M原則:獨立學院經管類畢業論文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市場,2014(12):172-174.

[4]姚圣,李詩依.會計專業畢業設計多樣化分類指導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1):133-134.

[5]莫京蘭.“翻轉課堂”模式下的獨立學院大學數學微課教學設計研究[J].大學教育,2017(11):77-80.

作者:計方 趙寶云 陳婉麗 單位:1.重慶科技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2.重慶科技學院研究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