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個別化教育進行意志缺陷的補償
時間:2022-06-25 04:59:00
導語:通過個別化教育進行意志缺陷的補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意志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發展各種能力必不可缺的心理因素,是人們各種活動中起重要作用的推動力。智力落后兒童由于受生理、病理因素的影響,尤其部分兒童大腦額葉的損傷,表現出意志薄弱,意志行動缺少既定目的,意志行動的自制性發展緩慢,導致身心負擔重,學習活動困難重重。為了弱智兒童身心健康和整體缺陷的補償,我持之以恒地進行弱智兒童意志缺陷的補償工作。
一、確定短期目標,使意志活動有目的性。
弱智兒童對遠大的目標,覺得遙遠、陌生,又缺乏信心,做事半途而廢,多次的失敗更削弱其僅有的意志力,只有提出一定的短期目標,使兒童化一定的功夫,能夠達到目的,逐步體驗成功的喜悅,產生前進的動力,才能慢慢發展良好的意志力。這就需要我補償工作做得實、做得細。例如班上有位叫陸鳳蘭的弱智學生,她因為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害,走路不穩,手臂發抖,根本無法學習寫字。看著其他小朋友作業本上一個個五角星,她失去了信心,以至厭惡寫字,要寫出一個字,對她來說太難了。于是我化簡為易,提出六個要求,分六個步驟教她學寫字。第一步訓練其“握住筆,能10~15分鐘不松手”。剛開始她只能堅持幾分鐘,經過天天練習,一個月后,能15分鐘不松手。完成了這個要求,我馬上進行獎勵,發給她喜愛的東西。初次成功,她有了信心,我馬上對她講明,離學會寫字還有很長的距離,鼓勵她繼續努力。第二步又開始進行,訓練其“筆和紙相碰,并出線”。完成這個訓練后,及時給予實物獎勵。第三個步驟,能有順序地寫畫出“─”、“│”、“/”、“\”等等筆畫。訓練的難度加大了,陸鳳蘭出現憑著性子胡干,表現出厭倦,非得老師在身旁督促,我就反復激勵,要她下決心排除前進中的障礙,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馬上給予表揚,提高她學習的信心,當完成這一訓練后,她獲得的成功越來越多,離最終目標越來越近了。以后的三步訓練,我都沒有花大力氣督促,基本是她自己逐步克服困難,反復練習,而最終完成的。當她端正地寫出自己的名字時,我隨即告訴她:做任何事都要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二、加強監督和檢查,促進自覺習慣的形成。
弱智兒童由于認知水平低,情感對行動調控能力差,意志缺乏自覺性和堅持性。就象童話故事《小貓釣魚》中的小貓一樣。他們在行動中一遇到困難或放棄,或完全聽從別人,不善于也不愿意自己想辦法解決,依賴思想嚴重。我就對學生加強嚴格檢查、督促,并進行評估。例如采用弱智兒童日常行為規范表的20條例,時時督促他們按條例事,天天檢查表現情況,周周進行評估,用“每周之星”激勵學生,最終要使他們能自覺地遵守條例。與此同時,我還加強他們自我檢查和督促的能力,以促進自覺習慣的形成。還是拿陸鳳蘭來說,在老師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下,她已能寫字了,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書寫還是比較吃力,每寫一個字需花很大力氣,時間一長就容易疲勞。剛開始學會做作業,我適當減少份量,并在旁督促,一個字一個字地檢查,慢慢由她獨立完成作業。天長日久,陸鳳蘭難免要露出懶惰思想的苗頭,有時拖時間,有時少做,有時不做。我不是過多批評,怕不利于自覺性的養成;而是教育她要堅持不懈,要養成天天自覺完成作業的好習慣,讓她學會自我檢查和自我督促。如今她能天天完成作業,并寫得越來越好了。所以說,只有養成自覺習慣,才能從根本上使意志缺陷得到補償。
意志缺陷的補償不是通過一件事、一個活動就能得以完成的,而要參與到各種活動、各個方面中去。只有廣泛地、深入地開展補償,才能收到實效,同時補償工作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統一家庭與社會的力量,使之成為協調的整體,使弱智兒童在學校、在家庭、在社會上都有一個較為有利的教育環境。例如陸鳳蘭學習寫字,離不開老師的指導,也離不開家長的輔導。她的母親,數年來一直陪伴她做家庭作業。同時也離不開來自社會的教育,記得全國好少年袁好偉,他的手被火燙傷已無指頭,而就是這雙手寫的作業漂漂亮亮,聽了他來校作的報告后,陸鳳蘭明顯刻苦了。
對于弱智兒童來說,良好的意志力可以幫助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促進其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它是這個過程中的催化劑。我作為一個特殊教育工作者,以后還要堅持進行對弱智兒童意志缺陷的補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