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工作探研論文
時間:2022-10-16 01:55:00
導語:學校德育工作探研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德立校,育人為本,是我們國家論文長期不懈地追求。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德育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首要部分,也是完成學校教書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從四個角度就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提出思索:第一,要堅持科學的德育發(fā)展觀,以人為本,提倡師生的廣泛參與性;第二,科學實施,注重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第三,科學發(fā)展,與時俱進,體現(xiàn)時代性;第四,和諧發(fā)展,尊重學生個性。
[關鍵詞]科學和諧發(fā)展以人為本參與性實效性時代性
多年來,我們國家反復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方針。我們也常說,學校培養(yǎng)出的學生,智育不合格是次品,體育不合格是廢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險品,所有這些都說明德育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首要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學校教書育人的根本保證。然而,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隨著國內外各種文化思潮的侵蝕影響和滲透,給新時期的德育工作帶來了諸多新的挑戰(zhàn)。如何迎接新挑戰(zhàn),培養(yǎng)跨世紀合格新人,這是教育界急需解決的一重要課題。筆者認為新時期學校德育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人為本,提倡師生廣泛參與性
作為學校,要把德育放在工作首位,就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的德育教育發(fā)展觀,以人為本,充分整合資源,提倡師生廣泛參與。
1.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
班主任老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思想基礎、性格特點、家庭狀況等,以便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因人施教,“對癥下藥”;各科教師也要結合本學科特點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以便較好地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和諧統(tǒng)一。特別是對于“行為問題生”如果我們的老師不戴著“有色的眼睛”看他們,不采取“胡蘿卜加大棒”的手段前堵后追。而是用心靈的溫暖去醫(yī)治學生靈魂的創(chuàng)傷,用自己精神的甘露去滋潤學生干渴的心田。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如果學生都能從老師的唇邊、眼角、和藹的語氣和鼓勵的目光中得到暗示,感受到老師對他愛的溫暖,那么就能增進他們的上進心,使他們更加自尊、自信、自強。老師只要對學生愛的真,愛的純,就能使學生在姹紫嫣紅的百花園中健康成長。那就讓我們每一位老師去用真心去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孩子,給他們一片愛的彩虹吧!
2.學生應成為德育建設的主體
學生既是德育建設的受益者,也是德育建設的參與者。如果德育工作僅從課本到課本的生硬灌輸,輕視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教育效果會事倍功半。因此,只有為學生提供實踐道德規(guī)范的廣闊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反思和反饋,然后做出抉擇,使之在思想、行為、情感、意志等方面和諧統(tǒng)一,才能真正受到教育和啟迪。比如針對建設“平安校園”“書香校園”“我為奧運添光彩”等一系列活動中,我校充分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內驅力,開展了“我為校園出謀劃策”、演講比賽、主題班會等一系列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合作交流的舞臺,讓他們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在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實踐中,學會關心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學會謙讓、分享和助人;學會學習、合作、做人和生存,從而使自身、集體思想得到提升,促進個人和集體的全面發(fā)展。二、科學實施,注重實效性
要培養(yǎng)學生一種觀念,塑造一種精神,樹立一種風尚,僅靠搞一兩次活動,領導講幾次話,流于形式,效果是甚微的。因此堅持科學態(tài)度和求實精神,不急于求成,真抓實干,做好每一個活動的實施計劃、方案、操作過程,把任務量化分解到每一個人,只有這樣德育工作才能有虛變實。比如為了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民族精神,摒棄中學生盲目崇拜“日韓潮流”現(xiàn)象,我校制定了規(guī)章制度,有團委、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學生會建立的聯(lián)合監(jiān)督剛和學生值日崗,進行不定期而定內容的查崗。召開了座談會、主題班會、美術繪畫比賽、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誦讀活動等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活動。對先進典型通過校園廣播和校園周報宣傳表揚,讓同學們汲取精神營養(yǎng),實實在在地告別不良行為,形成良好習慣。
三、與時俱進,體現(xiàn)時代性
我們這個時代,正處于深刻的社會變革和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是改革開放的時代、發(fā)展的時代。站在時代前列,形式逼人,不進則退。因此,德育工作要體現(xiàn)先進時代性,不斷與時俱進,求實創(chuàng)新,反映時代特色。比如,針對十七大報告中黨的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和諧社會的構建、依法治國的奮斗目標、創(chuàng)新性國家建設、和諧世界等一系列時代問題,為了能讓同學們更好地、更快地把握黨的方針政策,我們根據(jù)報告,聯(lián)系社會熱點,栩栩如生地編制了各種節(jié)目,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把握我黨的靈魂,并把黨的要求作為自己的路標和行動的動力,不斷前進。
四、和諧發(fā)展,尊重個性
一個流星,一點流螢,在廣袤的夜空中都是亮麗的風景,都讓我們感到每一個鮮活生命的獨一無二和與眾不同。中國有句俗話,“鍋不熱,餅不靠”,德育工作只有遵循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弘揚學生個性,喚醒人性的回歸,才能較好地燃起學生心中的熾熱感情之火,使德育工作如火如荼。反之,一味地封殺,會失去教育的最佳時機。比如,我校開展的“愛心陽光”活動,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用愛心去幫助一位學生,傾聽他們的心聲。記得我班有一位同學,經(jīng)常違紀,家長、老師都很頭痛,誰也不愿幫他,這孩子怎么了?此時,我覺得逃避不了,必須正視現(xiàn)實!我內心一橫:我不改變你,誓不罷休!我接受了他,沒有對他進行訓斥和大道理的講解,我首先設法接近他,清除隔閡,拉近關系。經(jīng)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喜歡打羽毛球,到了課外活動時間,我約他打羽毛球,給他講打羽毛球的技巧,談論目前我國羽毛球在國際上的地位,談論“蘇迪曼杯”,談論張軍等羽毛球健將,并提示他多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這樣對身體有好處。通過幾次的接觸,我與他慢慢交上了朋友后來,我便加強攻勢:一邊與他打羽毛球一邊與他交流討論生活,進而討論學習。不動聲色地教他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努力學習,做一名好學生。在路上遇到他,我會有意識地先向他問好;只要他的學習有一點進步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信賴他。果不出所料,孩子決心重新站起來,迎接人生的挑戰(zhàn)。最終在中考中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高一級學校錄取。事后他在給我的信中寫到“……老師是你給了我尊重,從您身上我得到了人世間最珍貴的愛,是您的愛使我的生命之樹復榮常青……”就這樣,以愛的春風話語,解放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感染學生,使他們凸顯生命的價值,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法寶之一。
總之,以德立校,育人為本將成為我們長期不懈地追求。面對新的德育課題,只要我們善于抓住機遇,應對挑戰(zhàn),讓學生心靈在德育的陽光下得到凈化,花兒就一定會在姹紫嫣紅的百花園中健康成長。
- 上一篇: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德育探究論文
- 下一篇:高校德育工作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