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全面發展探討論文
時間:2022-09-10 11:37:00
導語: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全面發展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歷來都是黨和國家交給學校的重要任務。黨中央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充分體現了國家領導人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關心和決心。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加強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是學校德育工作所面臨的首要任務。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從提高領導意識著手,將德育工作放在學校教育的首要地位,同時,要以教學為中心,在學科教育中積極滲透德育知識,再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出更多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
關鍵詞:德育;思想道德;德育實效性。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和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化為個體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紀教育、個性心理教育以及品德能力教育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迫切要求和任務,是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和歸宿。
學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德育質量的高低取決于學校的德育管理。為了通過有效的管理形式,形成整體合力,充分發揮學校德育的潛力,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德育質量,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我們必須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德育建設:
一、抓好學校德育工作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
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而且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了學校德育工作的任務、原則等,并將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作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把堅持學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學校的中心任務,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抓好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紀律和法制教育,作為學校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是當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指導方針。
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黨給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了我國教育的方向,即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并指出:"毫無疑問,學校應該永遠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還指出了"十年來,我們的最大失誤是在教育方面,對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夠。"同志也指出:"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幾方面都得到發展。"同志更充分地指出了"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工作,直接關系到我們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能否取得成功,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從這樣的高度來認識問題,開展工作。"由此可見,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歷來都是我國十分重視的重大問題,是我黨的一貫主張。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重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鮮明標志,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證。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看出,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遠見卓識,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殷切期望。作為學校,我們必須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養更多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復合型人才。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是黨給學校在新教育形勢下的重要任務和戰略任務。面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現狀,面對國際國內的新形勢下,各種腐朽落后、丑惡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在一定期限內將會繼續散發著影響;國內外的敵對勢力正在趁我國的改革開放之際,加緊思想灌輸,同我們爭奪青年一代,以實現其在中國''''和平演變''''的愿望。""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和社會上種種丑惡現象給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的日益攀升就是最直接的證明。公務員之家
在新形勢下,切實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好學校德育教育工作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針對青少年學生出現的各種情況,對學生開展廣泛的德育教育,包括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教育等,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提高學生對"真、善、美"的鑒別能力,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在思想上形成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將滿腔的熱忱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從而成為祖國建設的真正接班人。
二、端正思想,以德育為首,將學校德育教育擺在首要地位
同志曾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也說:"道德普遍地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國的教育方針指出:"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學校,其目的是培養祖國建設的接班人,因此,必須把學校德育工作放在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和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升學、輕素質;重結果、輕過程的思想。要切實加強學校德育工作,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現狀,就必須做到:
1、領導重視,將德育工作放到學校工作的首要地位。
學校領導班子,特別是校長,要重視學校的德育工作,將學校德育工作放到學校的首要位置,體現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合理構建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和德育工作網絡模式,制定相應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學生德育教育序列化實施方案,把德育工作擺到學校工作的日程上來,通過合理安排德育和智育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形成多渠道、多途徑、多方式的德育合力網絡,優化學校德育環境,注重對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校園環境文化向學生傳遞德育教育信息。只有通過領導重視,才能保障學校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和多渠道途徑,也才能體現學校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2、全員參與德育教育,保障德育工作順利開展。
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同時也是一項宏偉的工程,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僅僅有領導的重視是不夠的,還要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鄧小平同志將教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是指要具有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這是小平同志對教師作用的概述。"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這是同志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從學校教育來說,教師是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在大德育觀念的引導下,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起著主導性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要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做到德育工作的全員性。具體說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①加強政治學習,通過學習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學習馬列主義思想以及三個代表的思想精髓,學習中央八號文件有關精神,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和大德育觀念意識。②建立健全科學的評價機制,把教師的育人水平、政治素養以及師德行為作為評價教師的重要內容,與教學成績等同起來,在注重教學成績的同時,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成果,而不是單一的以學生成績評定教師優劣。③樹立教師正確的教育觀和人生觀,提倡教師的無私奉獻精神,確立教師中的典型形象,并以此作為教師和學生學習的典范,體現教師的表率作用和"蠟燭"精神。④推行德育"教師首任制"。樹立"德育無小事,事事育人;德育無閑人,人人育人"的思想,通過教師首任制的推行,貫徹"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這一思想,真正做到全員育人。
- 上一篇:國外金融學教育與國內金融學教育比較論文
- 下一篇:和諧社會視閾下的高校德育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