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蜜蜂螞蟻與家庭教育關系

時間:2022-05-20 06:22:00

導語:小議蜜蜂螞蟻與家庭教育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蜜蜂螞蟻與家庭教育關系

人們喜愛蜜蜂,贊美蜜蜂的勤勤懇懇。畫家畫了不少采蜜圖,詩人寫了不少贊蜂詩,甚至剛學會說話的孩子也唱著:“我們的生活比蜜甜……”螞蟻很不服氣,心想:蜜蜂一早工作,我們也一早就工作;蜜蜂天黑回窩,我們也天黑回窩。我們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們為什么只夸獎蜜蜂,不稱贊我們呢?想來想去,螞蟻想不通。有一天,螞蟻爬到花枝上去覓食,見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飛來采蜜,就氣呼呼地問:“喂,小蜜蜂,你說我們螞蟻勤勞不勤勞?”“你們和我們一樣,整天忙個不停,當然勤勞啦!”“那人們為什么只夸獎你們,從來不稱贊我們呢?”小蜜蜂想了一會兒,笑著說:“這個問題嘛,我覺得不難回答。因為你們的勤勞有時候給人們帶來的是傷害,我們的勤勞卻能給人們甜蜜。”

1996年2月,一家青少年研究所進行了一項中學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是誰’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分別是日本、美國和中國大陸的高中生。統計結果:日本學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親、母親、坂木龍馬(日本著名歷史人物);105名美國學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親、邁克爾、喬丹(球星)、母親;而12000名中國學生答‘最尊敬的人’中,父親列第十位,母親列第十一位,甚至不如一位電影明星。1996年4月17日河南《教育時報》刊登了一則消息,標題是《半數學生不喜歡家長》。文章寫道:“日前,常州市婦聯對有在讀學生的700戶家庭進行了家庭教育現狀抽樣調查。調查的結果發人深省:有54.5%的學生在‘最不喜歡的人’一欄中填的竟是‘家長’。”

蜜蜂和螞蟻,同樣是工作可給人們帶來的結果不同;同樣是父母,而且中國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心血、力氣、腦筋,可以稱得上是第一流的,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我們不妨來看看中國的家庭教育。

案例1:勞動課上,某初中老師分配甲學生打掃衛生,學生甲說:“老師我不會”“那為何不會?”“我在家里從來不做家務”。

案例2:學校辦公室一角:某教師在跟某學生談話,學生態度由原來的驕橫變得柔順,一會家長趕到,揮起拳頭就打。過不了幾天,某老師又在找該學生談話,如此反反復復。

案例3:某教師在抱怨,已經很多次通知某某家長來學校,可一次也沒有見到該家長的面。

透過上面幾個例子,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

一是嬌寵型

表現為家長不重視孩子自理能力、勞動習慣的培養,對孩子的要求過于滿足。

二是專制粗暴型

主要表現為一些家長恪守“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條,對子女采取嚴厲管制和強迫教育。

三是放任型

這些家長有的是因為平時工作繁忙,也有的是對孩子失去了信心,對子女教育放任自流,不聞不問。

面對這種情況,怎樣改變現狀,我個人認為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尊重孩子的天性、個性和興趣、愛好

注重孩子的潛能開發和培養,注重方法的給予和能力的提高,不搞長輩意志控制和硬性灌輸,更不搞棍棒教育。

興趣是成功的第一位老師,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孩子的內在興趣。盧梭說過: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

第二: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學會與孩子溝通

現在的父母一般都是雙職工,空余時間比較少,可不管怎樣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抽出時間和她聊天、交流、溝通,父母的責任在于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需求,他到底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什么事讓他快樂無比,什么事讓他痛苦,做父母的應該在第一時間了解。在2006級中,我遇到過這樣一位學生,性格很內向,當時她暗戀著同班一位男同學,學習成績下落,父母和老師都不知道引起成績下落的原因,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聊天,交流,在父母親關愛下,最后了解了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孩子走出了誤區,現在這個學生在高中學習,健康地成長著。所以在家庭中,民主、平等地和孩子交流、溝通,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心靈所需要的陽光和雨露,做家長的要學會擁有這把鑰匙。

第三:學會欣賞,讓孩子充滿自信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如果我們看不到優點只看到缺點,那么我們給予的批評比較多,孩子就會喪失信心;相反如果我們看到的優點多,適當表揚,那么孩子將充滿自信,會把自己的優點更多地表現出來。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先天殘疾的聾童光輝歷程:6歲時就能認2000多個漢字,8歲時能被圓周率小數點后1000位數字,打破吉尼斯世界記錄,10歲時出版6萬字的科幻童話,11歲榮獲“全國十佳少先隊員”稱號,先后三次跳級,用9年時間學完中小學12年的全部課程,16歲成為中國第一位殘疾少年大學生,17歲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受到主席親切接見和高度贊揚,18歲主演張藝謀根據其真實故事改變的電影《不能沒有你》風靡全國。20歲以優異成績畢業于遼寧師范大學,又赴美攻讀心理學碩士和博士……她是誰?是周弘賞識教育下的周婷婷。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家長要更多地學會欣賞自己孩子的優點。

第四:注意引導,用生動的故事來傳授道理

作為家長平時多給孩子灌輸一些大道理,這是不可缺少的,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孩子容易忘記,家長應該利用一切空閑時間,給孩子講故事,用生動的故事,讓他們汲取營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我兒子學習上不很努力,以為自己聰明不需要花時間,面對這樣的狀況,我找了一個適當的機會給他講了龜兔賽跑的故事,讓他明白,驕傲最終會導致失敗的道理。波普說過:錯誤在所難免,寬恕就是神圣。家庭教育的失誤往往發生在不知不覺之中,任何一點點的錯誤或疏忽,都有可能使孩子受到傷害,造成令人追悔莫及的苦果。

每一個父母都熱愛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美好幸福的未來。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學會做蜜蜂,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應該讓子女享受到快樂和甜蜜。如果一味地追求螞蟻式的負重,不講求方法,那孩子得到是一杯苦酒,家長得到的是煩惱。總之,要重視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孩子快樂,自信地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