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修養構建和諧人際關系分析

時間:2022-06-29 08:35:00

導語:小議修養構建和諧人際關系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修養構建和諧人際關系分析

摘要: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何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現代大學生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加強學習,培養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個人修養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基礎。大學生在交往中,遵循“平等尊重、真誠相待、寬容理解”三原則,掌握交往藝術,才干使自己的交際環境得以改善。

關鍵詞:修養構建人際關系

社會的快速發展,使人和人的關系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如何構建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每一位大學生急需解決的問題。提高個人修養,正確評價自己,對待他人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苛刻,改善人際關系的有效途徑。

1提高個人修養

修養,從廣義看,指人們政治、道德、學術以及技藝等方面進行的勤奮學習和涵養鍛煉的功夫,以及經過臨時努力達到一種能力或思想品德;從狹義看,指思想品德修養。一個人,一個什么樣的人,由個人修養來決定的而個人修養是指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經過學習和陶冶,為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各方面進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包括文化修養、道德品質修養和人格修養,孔子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1.1文化修養

就是一個人掌握專業文化和普通文化的水平。專業文化也就是所學的專業知識;普通文化范圍較廣,如政治理論知識、思想道德理論知識、法律法規及各種規范性條例知識、人文文化、倫理文化、區域文化等。專業文化知識決定著一個人以后的發展方向,而普通文化則決定著如何去發展、如何去適應社會、如何去與人交際。所以正是普通文化的高低決定著個人修養的高低。因此,大學生應在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獵取其他知識,以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普通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1.2道德品質修養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一種重要準則和規范。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具有個性的但是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因而就必需自覺地遵循社會的道德準則與規范。道德品質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良好的道德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經過臨時的學習、鍛煉和陶冶,經常與他人交流思想,不時自我塑造而形成的提高道德品質的水準,后天環境教育和自我修養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自我修養是內因,后天環境教育只有通過內因才干起作用。因而,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需自覺地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應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培養道德品質的學校。大學生應在社會實踐中用心感受,不時地培育、優化自己的道德品質,使自己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有用人才。

1.3人格的修養

人格是各種心理特征的總和,也是各種心里特性的一個相對穩定的組織機構,不同的時間和地點,都影響著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使他具有區別于他人的獨特的心理品質。

古人云:人情之事,不必求之于人,只要求之于己;己所欲者,推以及人,人亦欲之;己所惡者,推以及人,人亦惡之。能將己所欲者,與人同樂,則人格自高矣。人格的修養就是塑造健康的人格,其途徑和方法有:第一,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理想和信念,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來對待人生和社會問題,提倡積極向上的健康文化心態;第二,強化主體自我意識,處置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作用;第三,進行自我心理調適;第四,加強道德修養,加強基礎文明學習,加強集體主義觀念,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

文化修養、道德品質修養和人格修養三者之間是緊密聯系的而三者之中,文化修養是基礎,也是以后發展的基礎。

2構建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

社會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人和人的關系,善于交際,才干夠善于發展、善于實現自我交際更是個人修養在社會和諧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地方。如何交際,每一位大學生急需解決的問題。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欣賞他人的優點,接受他人的忠告;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苛刻,與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文化修養和健全的人格相結合,才干構建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

2.1正確客觀的評價自己

自知、自簽是自勵、自勉的基礎,對人的各種活動和行為起著調節的作用。大學生運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演講的方法,全面正確而客觀的評價自己,明確并正確對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才干營造自己良好的交際環境。認識自己后,人際交往中,首先要為自己恰當定位,站在與自己交際對象平等的位置上;其次要知己所長用其長,知己所短避其短,即明確自己的價值基礎,給自己克服自卑心理增添自信心;第三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使自己處于逆境中時控制好情緒,不因遭遇挫折而激動。故正確客觀的評價自己,認識自己,明確自己在交際中的優點與短處,發揮優點、避其短處,才干使自己的交際環境越來越寬松和諧。

2.2注重交往的藝術

社會的快速發展改變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改變著交往的方式、方法,但是平等尊重、真誠相待、寬容理解”交往三原則始終不會改變。平等尊重即是指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人的人格,這是交往的基本前提;真誠相待即是指真誠坦率、表里一致、言行一致,這是交往中最有價值、最重要的原則;寬容理解即是指學會克制與忍耐,心胸豁達,以高姿態、大氣量來容納別人的缺點。大學生在交往中,首先,要遵循交往三原則;其次,具體的實踐中,一要有文明得體的舉止,以整齊的著裝、優雅的風度展示個人魅力,二要學會付出,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以體現你品德修養,三要學會真誠地贊美,以取得他人對你好感,四要以謙虛的態度去聆聽和學習,以得到他人的協助,五要充分利用語言藝術感化對方,六要悅納他人,即對他人的認同和接納,但要有所選擇,七要發揮非語言的溝通技巧,如眼神、儀表、姿態、時空等的溝通;第三,應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尊重相互不同的生活和思維習慣,供認差別、允許差別,溝通時注意說話的語氣、語調和語速,注意肢體語言的表達是否得體,同時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進行換位思考,對自己進行反思,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苛刻才干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才干獲得真誠的友誼,才干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

2.3以寬容促和諧

人與人之間要經常互相交往,從外到內,從物質到精神等各方面的交往,才干相互取長補短。交往中,要以寬容的心態促進和諧的交際環境。寬容他人,需要自己有高尚的品德,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避禍”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大學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計較,而要謙讓大度、克制忍讓,不計較對方的態度、言辭,并勇于承擔自己的行為責任,對方感情激動、失去理智時,更要沉著冷靜,以“靜”來回應他動”

和諧的人際關系,其基礎是良好的個人修養,而大學校園是全面提高個人修養的良好場所,所以大學生應抓住機遇,實踐中培養自己的高尚品德,嘗試中養成自己寬容的心態,構建自己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