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途徑分析
時間:2022-07-01 02:58:30
導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途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要提高我們的德育實效,必須要轉變班主任德育理念,用新時期班主任德育理念指導我們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這才是提高學生自身素質的有效方法。為此,我們必須要在班主任德育中實施激勵策略,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自主教育,進而大大提高我們小學班主任德育的實效。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激勵策略;激發興趣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重、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小學班主任只能通過德育教育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新課程改革下,小學班主任需要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將德育工作融入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對于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習越來越看重,小學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我國正在實施新課程教育改革,對于小學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逐漸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作為一名合格、優秀的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各方面學習情況,也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要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實際上就是要運用適當的激勵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努力意識,以此來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簡單來說,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效率。
2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有效途徑
2.1因人而異: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實施激勵策略,首先就要因人而異,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個性差異較大、獨立性強,每個學生的想法都大不相同,因此對于一些善于表現自我和日常表現較好的學生,班主任可以為他們定制一個更高的學習目標,促使他們成長和發展,對于一些不愛表現或表現不好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定制一個激勵性的目標,使這些學生有努力的動力,逐漸開始積極學習。
2.2德育氣氛:對于一個好的小學班主任來說,不僅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更要通過一些特殊手段來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學習能力,為學生創建有良好德育氣氛的教學環境就能很好的將激勵策略融入在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在良好德育氣氛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環境,并且對學生日常行為做出相應的激勵策略,這樣就能使整個班級充滿了無聲的教育力量。
2.3實踐活動:如今的學生大多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從小被家人寵愛以致于在學習中會出現一些不良習慣,因此小學班主任不僅要采用德育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改掉這些不良習慣,更要在實踐活動中適當加入一些激勵策略,才能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例如:開展積分比賽,讓學生在家里幫助家人做衛生或者其他事情,每完成一項并且得到家人認可就能獲得一分,以一周為期限積分最高的學生予以適當獎勵,若沒有積分或者只有幾分則需要與學生進行溝通。
2.4主題班會:既然是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實施激勵策略,那么自然不能忽略了班會的舉辦,班會是一個班級每周進行總結和評價的環節,若在班會中加入德育教育,或者適當的加入一些激勵策略,讓學生從主題班會中學到更多的德育知識,例如:根據社會上的一些現象設計班會主題,如就扶不扶這一現象進行討論,讓學生自由討論之后再進行總結發言,這樣一來,既能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也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5個體差異:雖然小學生年齡普遍較小,但是還是會因為年齡出現一些不明顯的年齡差異,如一年級與六年級學生的思考方式就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見,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實施激勵策略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例如:在對低年級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激勵策略時,可以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或者什么是學生應該做的,尤其是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如孔融讓梨、狐假虎威等,這樣更能為學生帶來直觀地教育。在對高年級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激勵策略時,則不能按照低年級學生教學方法,高年級學生有著自己獨立的思想,因此班主任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實際意義較強的內容作為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途徑
2.6尊重學生: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實施激勵策略,需要以學生的想法為中心,要尊重學生,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十分敏感,教師只能足夠的尊重學生,學生才會跟隨教師參與教學活動,在實施激勵策略時,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想,學生對于這個激勵是否能夠承受,學生接受激勵之后會不會提高自己的自信心等,這樣才能實現激勵策略的意義。
2.7適當獎懲:激勵策略更要注重獎懲,但是更要注重適當獎懲,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適當的獎懲是必須的,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出現不規范德育行為時,教師可適當的給予懲罰,但是不能過重否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表現較為良好時,教師可以適當給予獎勵,但是過度的獎勵會使學生產生驕傲的情緒,失去提高學生水平的欲望。
2.8公平合理:小學階段的學生內心較為脆弱,因此教師在實施激勵策略時,一定要公開、公平、合理,不能讓學生感到任何的不公平待遇,對于獎勵和懲罰的同等學生,一定要公平對待,絕對不能采取特殊或者優待處理的方式,這樣會使學生出現不良心理,導致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逐漸下降。
3結語
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時,一定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既要因人而異,也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在激發學生努力意識的同時,達到提升德育教育質量,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作者:劉蜀民 甘霖 單位:重慶市云陽縣農壩鎮農壩小學
參考文獻:
[1]張興文.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2)
[2]趙勇.淺談如何開展小學班主任工作[J].才智.2010(03)
[3]張迎新,林君華.談小學班主任工作[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0(01)
[4]李桂益.淺談小學班主任實踐教學的方法[J].甘肅農業.2010(03)
[5]閆守軒.小學班主任專業發展現狀的實證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0(04)
- 上一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探討
- 下一篇:中學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