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護理專業德育要求

時間:2022-01-24 04:05:36

導語:老年護理專業德育要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年護理專業德育要求

摘要: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易出現多種疾病,老年病具有病程長、病情復雜、病因往往十分明確、難根治等特點,進而引發心理問題,在對老年患者的護理中,除了要遵循護理工作的規范和準則外,還有著特殊的德育要求。

關鍵詞:老年患者;護理;德育

一、引言

老年人,是我們社會群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老年人為我們祖國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尤其是在舊社會,他們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這些老年患者大都還沒有享受到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福利,就已身患疾病受折磨,高爾基曾經說,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傾倒了一座博物館。作為老年護理專業的學生,更應該關注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自覺遵循老年患者的護理德育要求,深入了解他們的身心變化,才能更好地為老年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二、老年病特點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各項生理機能逐年衰退,適應力減退,抵抗力下降,發病率增加。我國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依次為腫瘤、高血壓與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與肺炎、膽囊病、糖尿病等。而病死率依次為肺炎、腦出血、肺癌、胃癌、急性心肌梗塞等。老年病容易引發心理問題。老年病具有病程長、病情復雜、病因往往不十分明確、難根治等特點,老年患者極易在漫長的治療與反復發作過程中產生恐慌、悲傷、抑郁、焦躁等情緒,進而引發心理問題,甚至會出現嚴重精神失常,發生意外事故。當前的老年病與老年患者心理問題具有緊密的聯系,老年病的防治是老年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護理老年患者的德育要求

(一)對老年患者多一份理解與關心。理解與關心是處理很多事物與各種關系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老年人由于各項生理機能的下降,處理事情時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心里感到悲觀與急躁,有時候還會表露出一些不理智的言行,將自身疾病所造成的怨恨遷怒于醫務人員,作為護理人員,這時更要多一些理解和關心,記得一次在聆聽醫院的護理培訓時,一名護士提出面對患者的過激行為該怎么辦時,培訓專家說“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以深入地理解和以真誠的關心為前提,理解不是單了解這個患者的言語與行為,還要明白他的言行背后的初衷和目的,關心并不單是口頭上或行為上或內心里,它需要手口心如一,心里不關心,說什么做什么都無法讓人感到真誠;行動上不關心,嘴上再關心也只是敷衍了事。嘴上不關心,行動再關心依然讓人感到冰冷。”(二)尊重老年患者。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老年患者更是如此。有些老人在病重就醫時認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會的累贅,失去存在的價值,對自己評價過低。他們對病情估計多為悲觀,心理上也突出表現為無價值感和孤獨感。他們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視、受尊敬。因此,對老年患者的尊重是護理人員的重要品德。我們的護理人員一定要意識到,老年人為我們祖國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這些老年患者大都還沒有享受到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福利,就已身患疾病,而且他們很多人還在工作崗位上為社會做著貢獻,發揮余熱,他們是社會的財富。高爾基曾經說過,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傾倒了一座博物館。沒有老年人積累下的寶貴經驗,年輕人就會走更多的彎路;沒有老年人經過歲月磨礪出的智慧,年輕人就不可能創造出今天的財富。他們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在與老年患者進行溝通時,首先要做到滿足患者對尊重的需求,對他們的稱呼須有尊敬之意,談話要不怕麻煩,常談他們的往事;聽他們說話時要專心,回答詢問要慢,聲音要大。對喪偶或無兒無女的老人,護士應倍加關心,格外尊重。(三)對老年患者細致觀察、細心照料。老年患者對所服用的藥物的敏感性、耐受性與年輕的患者不同,護理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全面、細致的護理計劃,加強用藥管理,做好應急備案。對于不同病癥的老年人,要做好詳細的記錄,有些老年患者對自己的病情不能及時、清楚地表述,導致出現的一些異常反應被醫務人員忽略,一些病情被掩蓋,被耽誤,使簡單的問題變得復雜化,因此護理人員一定要主動去了解、熟悉老年患者的病情進展,如果感覺到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地詢問,多和醫生進行溝通交流,以免耽誤病情,錯過治療時機。護理人員還要有預判能力,對不同癥狀的老年患者易出現的情況了解清楚,在護理過程中對此種情況加倍細心,老年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聾和眼花,護理人員要勤快、細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煩。(四)對老年患者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很多的老年患者,由于身體不方便,心理更容易出現更多的想法,患得患失,甚至胡思亂想,害怕、恐懼,擔心自己給家庭造成的困難,很多想法憋在心里,還有些老年患者把身體出現的很多異常變化閉口不談,所以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多溝通交流。都知道醫生具備兩種能治病的東西,一個是藥物,另外是語言,護理人員更是這樣,不要讓患者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發藥、打針、抽血、測量,自己一定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針對不同的患者,在尊重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來得到患者的支持與配合,有時候就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和一句簡短的問候就能走入病人的心里。溝通的首要基礎是真誠與傾聽,與老年患者溝通更是這樣,只要帶著真誠的態度,并善于、樂于傾聽他們的話語,體現出對他們的關心之情,他們知道你是在認真聽他們的傾訴,才會產生信任感、親切感。護理人員還要加強自己的語言能力,把醫院繁長的規定與老年患者需要注意與配合的事項以他們易于接受的方式說給他們聽,這樣溝通才能順利進行,達到溝通的目的。

四、小結

老年人是社會的特殊群體,對他們的護理工作,也就有著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在具有扎實的護理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才能更好地為老年患者服務。護理工作既是一門學科,又是一門藝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不同行業的狀元,這些頂尖級的人才在工作時的表現都是相同的,熱愛自己的職業,全身心地投入,精益求精,就像護理事業的創始人弗羅倫斯•南丁格爾一樣,從小就立志將來成為一個為病人帶來幸福的人,并且把一生全部獻給了護理事業。希望我們護理專業的學生都能不忘初心,永做南丁格爾精神的踐行者。

參考文獻:

[1]馬立勤,黎建勇,銀孟卓.重視和加強醫科生交流技能培養[J].南方醫學教育,2006.

[2]焦洪昌,扈文華主編.職業道德與法律[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6.

作者:孫愛榮 孔凡波 單位:1.曲阜中醫藥學校 2.曲阜市杏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