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課德育教育闡述

時間:2022-09-25 10:22:25

導語:高中體育課德育教育闡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體育課德育教育闡述

【摘要】文章針對高中體育課德育教育巧妙滲透方式進行闡述,首先分析了高中體育課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介紹了滲透方式,目的是提高高中體育教育質量。

【關鍵詞】高中體育課;德育教育;常規教育

一、高中體育課的德育教育重要性

體育教學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與身體能力,并且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體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將智慧、精神、意志以及體質等相結合。體育學科在學校的載體下對學生展開教育。當前高中體育教育積極展開終身體育教學模式,作為體育教學的基礎,體育課是重要的組織形式,體育課教學體現出多維度教學形態,不僅需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還要幫助體育教學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熱愛體育的興趣。在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提高體育教學層次,解決體育教育問題。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轉變教學觀念,傳統體育教學觀念比較落后,雖然也包含很多可取之處,但是其中也隱藏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過于強調為學生灌輸專業體育知識以及體育技能,忽視了學生是體育學習的主體,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差別較大,單純對學生進行教學改造,體育教學整體呈現出成人化、訓練化以及城市化模式,學生在體育課中處于比較被動地位,對于體育活動參與性不高,導致在體育教學質量一直得不到提升。

二、結合體育課需求選擇適當的引導方式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需要掌握非常多的綜合知識,學習壓力非常大,體育教育能幫助學生增強身體承受能力,緩解學生的身心壓力,幫助學生更好的面對以后的學習。體育課程中教學內容非常多,在不同的體育項目需要不同的體育知識點,當然體育教材也具有獨特性。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必須善于挖掘體育教材中的深刻內涵,利用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引導。比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體育理論知識期間,明確體育教育的目的以及具體的體育教學任務。對于這方面的講解,可以結合我國體育發展史為基礎,為學生講授一些體育名人以及我國或者世界上非常優秀的體育運動員,利用運動員的訓練事跡,提升學生對體育的關注度。當然也可以選擇一些體育記錄視頻,為學生詳細講解我國當前的體育發展進步,無形中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并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師在體育課程教育中,需要做到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并且利用實際例子積極鼓勵學生,適應不同條件下的體育要求,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適應能力提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體育綜合素養。比如,在教授短跑期間,教師首先將短跑需要掌握的技能,前期需要做的準備詳細講解,教師親身示范如何保持短跑期間的速度以及力量。通過適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幫助學生穩定運動期間的緊張情緒,同時集中注意力,克服畏懼的心理。引導學生注意對自己呼吸的調節,幫助學生減輕運動期間的壓力,不斷努力練習,鍛煉學生的意志。亦或是需要學生團隊協作才能完成的項目,比如籃球或者足球等。這些運動對團隊協作要求非常高,對于這些課程的教學,德育教育的滲透需要結合體育教學需求,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選擇適當德育教育方法。教師首先需要講解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其次按照學生體能以及技巧掌握等合理規劃其在團隊中的職能,并且幫助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職責對團隊勝利的重要性,幫助學生認識到團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狀,保證團隊合作氛圍和諧,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認識到團隊協作能力的重要性,同時在相互扶持的氛圍下,增強團隊的戰斗力以及團隊的凝聚力。

三、注重體育課程常規教學與德育教育的融合

德育教育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以及體育意識等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體育思想道德,其教育需要與常規體育教育相結合,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德育教育的價值。常規的體育教育中,保證體育教育的順利進行,對教師要求比較嚴格,要求教師必須履行自己在教育中的職責,這樣才能真正提高體育教育質量。從客觀角度分析,常規的體育教學主要包含體育紀律的嚴格、體育考勤制度嚴格、體育考核制度嚴格等特點。學生按照教師制定的詳細教學方案展開體育技能學習,為了保證體育課程的順利進行,利用德育教育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真正做到遵守體育課堂紀律,聽從體育教師的訓練要求,服從體育組織要求,養成良好的體育練習習慣。體育課程開始之前,教師積極動員學生,將體育課程的教學要求以及需要學生注意的各個事項進行講解,同時體育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鼓勵學生對自己的體育學習、訓練表現進行總結,教師也需要針對學生的表現以及教學進展進行客觀匯總。德育教育手段對學生進行動員,保證體育課程教學具有目的性,結合競賽以及游戲的方式,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鍛煉學生機智、勇敢的思想道德品質。比如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需要學生練習各種方隊隊形,通過方隊隊形的練習,塑造朝氣蓬勃的體育學習面貌。學校舉辦各種體育活動,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教學期間需要學生借用體育器材,體育器材按時歸還,教師指導學生對體育場地進行整理,從中培養學生集體精神以及公益勞動精神,能夠養成愛護物品的好習慣。當然在體育教學中,一些體育學習項目需要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練習,教師對學生小組劃分期間,需要注意對小組實施輪換教學的方式,提出體育相關的問題,小組針對問題分析討論,提高學生分析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不斷培養學校的體育骨干,利用體育骨干模范的指導,帶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并且學生可以認真觀察模范骨干的鍛煉以及學習方法,汲取別人體育訓練中的長處,不斷改進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體育練習質量,培養小組協作能力,養成互相幫助與扶持的好習慣。利用好體育課堂教學的所有環節,不斷滲透德育教育,幫助體育課堂實現真正規范化教學,同時將體育課堂打造的更加制度化、人性化以及規范化。認真貫徹落實體育教學改革要求,注重常規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的結合,提高對學生文明禮貌、端正思想作風、組織紀律等方面的教育,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培養更多體育品質。

四、整合德育教育與體育課堂教學評價

德育教育的真正落實需要以教師為載體,教師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發揮出德育教育的價值。體育教育中學生會經常進行體育訓練與評比,教師針對學生的表現及時總結與評價。評價語言的選擇,對學生學習體育的自信心提高非常重要。美好的贊美語言能夠為學生體育學習增添更多營養劑,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這些方面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體育訓練期間,需要仔細觀察學生的體育技能訓練,根據學生體育技能訓練現狀,以思想品德教育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多講述一些正面激勵的話語,鼓勵學生提高體育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了解學生是不同的個體,身體機能以及承受能力等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看待學生的體育表現需要秉持著客觀的態度,注重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在體育學習中的優勢,以此引導學生更深入的練習。比如,在進行體育跳高練習中,因為每個學生的彈跳性不同,所以在跳高期間所跳的高度也不同。針對彈跳性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訓練的難度,不斷鼓勵學生,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培養學生對跳高的自信心,在不斷練習中學生的跳高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對于在彈跳性較差的學生,教師就需要更細心的指導學生,降低彈跳訓練的難度,幫助學生奠定好彈跳的基礎,再不斷提升訓練的難度,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保證學生之間的平衡性。教師需要多鼓勵與表揚學生,注重表揚語言的使用,表揚學生優勢以及進步的同時,需要指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練習與提升自身優勢的基礎上,也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足,實現全面性的體育技能提升,同時也為學生后期健康發展鋪好道路。

【參考文獻】

[1]蘭洪亮.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科教文匯,2016(10):99

[2]崔立春.初中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8(25):180-180

[3]曹玉美.高中體育課中滲透德育教育初探[J].東方青年•教師,2016(1)

[4]樊靜華.論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7(6)

作者:都軍偉 單位:山東省榮成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