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教學改革與實施效果

時間:2022-10-13 10:36:26

導語:翻轉課堂教學改革與實施效果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翻轉課堂教學改革與實施效果

[摘要]翻轉課堂模式的出現(xiàn),打破傳統(tǒng)課堂時間和空間的壁壘,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課上與課下的翻轉。在這種打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模式下,如何更好發(fā)揮翻轉的優(yōu)勢及彌補不足,成為共同關注的問題。本文以高職院校“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為例,結合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建立了以更好地實現(xiàn)課上課下、時間與空間相協(xié)調并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的新的教學人才培養(yǎng)方法,從課程評價標準的建立、課程教學過程實施、課程評價方法3個方面,詳述基于智慧職教云平臺的翻轉課堂具體實施措施,希望對翻轉課堂的進一步推廣與研究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翻轉課堂;智慧職教云平臺;擴招班,教學實踐實施

隨著線上教學平臺不斷涌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如何更好地實施與開展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每一位教育從業(yè)者亟須研究的課題。基于這一背景,本文從安徽糧食工程職業(yè)學院高職建筑類社會人員擴招班(以下簡稱“擴招班”)“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實施和學生考核評價等角度,分析基于智慧職教云課堂的線上教學平臺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方法,探索翻轉課堂在擴招班教學中的應用模式,進一步優(yōu)化課程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擴招班教學適配性分析

翻轉課堂的本質是教師創(chuàng)建線上課程,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通過線上方式進行課程學習,當再回到線下課堂時,利用傳統(tǒng)課堂師生面對面直接式線下交流完成作業(yè)的一種教學模式[1],即打破傳統(tǒng)課堂時間和空間的壁壘,是對傳統(tǒng)教學時空結構的一種“顛覆式”變革[2]。隨著“擴招百萬”政策的落地,高職教育迎來了空前的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面對學歷背景不再單一且更為復雜和多樣的生源類型,如何在有限教學期限內保證和提升高職教學品質,培養(yǎng)社會需要和認可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當下高職院校擴招班級任課教師亟須關注和解決的重點問題。同時,因為擴招班中的學員均為社會在職工作的學員,他們無法像傳統(tǒng)學員一樣能夠定時定點走進課堂,所以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顯然不適合他們;而翻轉課堂模式下打破傳統(tǒng)真實教室上課的模式,在針對擴招班的教育教學中顯然更具有操作性和適配性。由此可以看出,把翻轉課堂的理念引入高職擴招班級中,對其中普遍存在的學員受教育背景、工作地域、工作時間不同等特定問題,有較好的適應性和包容性,對高職擴招班的教育教學實施十分具有借鑒意義。

2翻轉課堂在“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2.1課程教學評價標準的建立

因為“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是建筑工程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對學生畢業(yè)后順利從事建筑工程行業(yè)具有奠基作用,所以該課程的教學評價效果應體現(xiàn)科學性和有效性。該課程大綱是采用理論加實踐一體化教學,為充分掌握學生在實踐性教學中的情況,課程的教學評價具體實施辦法采用“平時+期中+期末”的方式進行考核,其中閉卷理論考試成績占30%、平時實踐成績占50%、期中理論測試成績占20%。這種考核方式的特點是既能通過理論性考試檢測出學生對于專業(yè)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評價其知識目標的能力是否達到考核要求,又能將學生在整個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平時積累、實訓任務參與及完成情況等納入教學評價中,避免一考定終身而忽略對學生在課程中的參與情況及對課程的真實吸收與理解情況的考核評價。

2.2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

本文引入翻轉課堂的理念是基于采用智慧職教云平臺為工具平臺進行教學實施的,所以需要在智慧職教云平臺系統(tǒng)中對課程的教學評價標準進行參數(shù)設置。為方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更合理的評價,智慧職教云平臺提供了包含課件學習、課堂活動、作業(yè)及考試4個部分,下設學習進度、評價、考勤、參與、作業(yè)分等11個小項的評價項目,由教師自主設置各項權重及自主打分。基于該課程采用的“平時+期中+期末”3個階段考核評價方法,建筑制圖課程教學評價成績設置的權重情況如表1所示。

2.3課程培養(yǎng)目標與課程實施分析

“建筑制圖與識圖”是一門主要介紹建筑圖紙的繪圖原理與工程施工圖的識讀方法的課程,內容涉及二維及三維的投影成圖原理,且包含大量實踐性繪圖能力的考察,對數(shù)學知識薄弱和空間想象能力差的學生而言,學習難度非常大。如何讓學生在翻轉課堂中重網(wǎng)絡資源學習、輕線線下授講解的大趨勢下,更好更高效地完成教學培養(yǎng)的目標,是值得以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重實訓教學類的高職課程重點研究和探索的問題。在“建筑制圖與識圖”的教學培養(yǎng)過程中,基于安徽糧食工程職業(yè)學院建筑制圖課程標準的要求及高職教學中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創(chuàng)建了以任務驅動型為導向的教學培養(yǎng)方法[3-4]。將“建筑制圖與識圖”的課程內容分解成三大模塊,每一模塊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生學習成果評估標準,如表2所示。在每一模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課程參與情況,按照表1的課程評價項目依次打分。并在實施教學過程中結合章節(jié)的內容,布置一系列作業(yè)和實踐任務由學生自主完成。尤其是在課程中會布置多次任務,教師需全面評價學生每次任務完成情況,形成學生的平時成績。

2.4教學實踐分析

為充分發(fā)揮翻轉課程的教學效率,并充分利用智慧平臺自帶的大量共享資源和課堂互動功能,基于以上培養(yǎng)目標和實訓任務的安排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引入任務驅動型的線上翻轉教學思路,充分利用智慧職教云平臺的課程資源庫、平臺教學活動設計、學生統(tǒng)計與管理的功能,通過重視課堂的活動組織與設計,創(chuàng)建了課前、課中和課后3個階段有機結合的高效教學過程設計與實踐,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突出主體性,實現(xiàn)線上線下相互串聯(lián)。具體實施過程主要總結為如下幾點。2.4.1創(chuàng)建課程資源根據(jù)安徽糧食工程職業(yè)學院課程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大綱的內容進行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再上傳自己錄制的課程視頻和作業(yè)、實踐任務書等課程資料,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課程設計過程,形成課程資源。2.4.2探索“課前—課中—課后”相串聯(lián)的教學思路在“課前”模式下由教師課前預習任務,并在智慧職教云平臺的“今日課堂”設置當天的課堂學習內容和課堂活動。學生登錄學習平臺領取學習任務單,查看本節(jié)課的課程資料,明確此次課的教學內容,做好預習準備,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課中”模式下,教師根據(jù)“今日課堂”設定好的教學內容適當安排教學活動,如簽到、討論、測驗等。同時針對學生課前預習時遇到的難點和疑點進行集中梳理解惑,并完成“今日課堂”設定好的各項課堂互動活動。在“課后”模式下,以作業(yè)形式過程性任務。根據(jù)學生線下和工作之余的實際時間,靈活設置完成作業(yè)的有效時間,并在此時間內接受學生的隨時隨地發(fā)起的聊天請求,及時解答學生在實踐任務中提出的疑問與遇到的困難,做到及時溝通。2.4.3落實以過程為主的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利用智慧職教云平臺的多元考核評價方法。結合表1的成績權重設置,形成體現(xiàn)過程性的課程評價體系。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及時評價與加分,更能體現(xiàn)對學生的綜合評價。

3翻轉課程教學實施效果

通過在擴招班“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中引入翻轉課程的教學理念,利用智慧職教云平臺的線上功能和該課程教學培養(yǎng)目標相結合的方式,獲得較好的教學成果。在線上教學過程中,雖然學生不能親身體驗面對面互動的上課氛圍,但是有任務驅動下的線上課程設置,能讓學生充分體驗課堂學習的目標與氛圍,讓學生有事情可做,課堂任務明確,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效率明顯提高,大大減少了純線上單人觀看視頻學內容的枯燥感。同時,由于線上課程可以存儲非常豐富的課程資料,可使擴招班中不同學歷背景、不同教育程度的同學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及時自我充電,也避免了在固定時間、固定時長的傳統(tǒng)線下課堂里,由于不同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水平的差異,而產(chǎn)生課堂整體吸收效果不同的現(xiàn)象。通過輔助以任務驅動形式的翻轉課程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職業(yè)能力明顯提高,班級同學普遍掌握了建筑工程制圖和識圖的技能。

4結語

翻轉課堂教學思路的提出,打破了教學過程在時間、空間上的壁壘,不變的是科學有效的教學實施過程與教學評價方法對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在職業(yè)教育中,教學實施方法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5],可見探索多元化的教學實施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有非常大的驅動作用。在顛覆傳統(tǒng)課程教學的翻轉課堂模式下,探索不同教學條件下的教學實施方法及課程評價方式,將它們融入全新的教學情景和模式里,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的全方位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郝林曉,折延東.翻轉課堂理念及其對我國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5,37(5):80-86.

[2]丁潔.翻轉課堂的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3):87-88.

[3]江敏,周琴,齊龍.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施——以“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為例[J].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2020,49(6):121-124.

[4]朱誠,張武.任務驅動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數(shù)據(jù)技術課程中應用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12):108-109.

[5]錢秋瑩,胡旭冉.基于BTEC模式《房屋建筑學》課程評價方法改革研究[J].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20,32(3):99-102.

作者:錢秋瑩 胡旭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