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網絡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02-19 09:56:00
導語:芻議網絡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章作者]韋國
[文章來源]不詳
為提高小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能力,培養新世紀接班人,發展和提高我國的計算機技術和水平,目前,許多小學都陸續開設了計算機課程,有一些學校還組建了校園網,嘗試實施網絡教學,在使用計算機和網絡的過程中,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發展了能力。
一、培養了學生“信息加工”的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習資料主要是通過書本、圖片和錄像等這些有限的手段向學生傳輸信息,這樣的信息來源顯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可選擇性,學生只能全盤皆收。當今社會,信息充斥著每一個角落,學生每時每刻都受著不同信息的影響,如果學生不加選擇地完全接受,對學生的成長是不利的;如果學生光是接受信息,而不對信息進行重新組合,形成體系,學生也不能完全掌握這些知識。這就要求培養學生篩選、重組信息的能力。
在網絡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有選擇地獲取知識,通過協作學習,最終形成知識體系。這種自主獲取知識的方法,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從被動接受轉換到主動探究的學習主體上來,從中培養了學生獲取、分析、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
二、培養了學生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能力。
網絡技術的發展成就了Internet,同時也為現代社會建立起一種全新的信息觀念和通道??梢灶A見,基于因特網為基礎載體的各種信息將成為未來知識的主體,而信息存儲、信息交換、信息創造、電子商務等等各種活動均逐漸對因特網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如果仍然以完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去教育我們的孩子,這將與社會發展完全不相適應,學生離開校門后完全不適應社會,什么都要從頭學起,那么,我們的教育目的又究竟在哪里?
教育應當具有超前意識,網絡教學是借助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交流,要求學生有計算機操作能力和網絡基本知識,能夠熟練運用相關軟件進行信息的收發。因此,小學初級階段需要作大量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鋪墊,并讓學生進入互聯網,在網際自由遨游,親身體驗信息世界,掀開互聯網的神秘面紗,這就為學生以后適應信息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提倡“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輕松、主動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學會創造,構建和掌握所學的知識。這需要教師本身徹底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弄清“教”與“學”的辨證關系,充分發揮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作用。計算機網絡以其信息的大容量、超強的處理能力、豐富多采的對象以及生動形象的人機交互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之一。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單純地講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注重的是為學生升學深造打基礎,存在著嚴重的“高分低能”問題。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教學,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對學習中提出的問題產生好奇和疑義,刻苦鉆研,對解決問題后的自信表現出求知欲,好奇心,熱愛真理的需要得到滿足而產生的良好情感,表現出克服困難,自覺學習的堅強意志。學生既學到了知識,更培養了自學能力,提高了素質,使學生有了比傳統教學更大的收獲,這說明利用多媒體網絡進行教學是提高傳統學科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
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網絡技術有著廣闊的用武之地,這對學生知識學習、能力發展、情操陶冶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只有靠我們不斷探索和嘗試,才能充分發掘新技術的優勢,更好地將它們應用于教學,有力地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培養出更多更能適應社會的人才?!肮珓諉T之家”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