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學術論文評價方法淺探
時間:2022-05-26 09:34:00
導語: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學術論文評價方法淺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評價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學術論文質量的方式應為:1)堅持成果形式評價和成果實質評價相結合、2)學者評定和期刊評定相結合、3)數量評定和質量評定相結合的“三結合”方式制定評價標準。個人認為這是針對不成熟學科的學術成果的暫時性的但不失其合理性的短期評價標準所應當堅持的原則
關鍵詞:體育人文社會學學術論文評價質量方式方法
近幾年來,隨著國內的政治,經濟及人民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變,如首次成功取得奧運會的主辦權,物質文明的提升,余暇時間的增多,生活節奏加快,大規模多渠道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頻繁發生都無時不刺激廣大民眾根據自身需要,同時響應政府號召積極投身于全民健身的熱潮之中。由于這種需要的普遍存在自然促進了體育理論界的空前繁榮,據調查自2001年以來我國大陸地區圍繞這個主題的論文平均以每年18.3%的速度遞增,2004年我國大陸地區體育方面的論文約794xxx篇,其中人文社會學方向約63%。這樣看來作為我們體育人對能取得這樣成果是有理由驕傲的,可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三個問題。1.論文質量不高2.論文格式很不規范。很多教師缺乏對論文寫作標準的認識。3.論文中論據的闡述說服力不強,引用的數據少,實例不充分。以上問題在人文社會學方向尤為突出。筆者認為存在以上問題和我們這個學科發展較快且不夠成熟有很大關系,但同時認為因沒有較權威的學術論文評價體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特撰寫此文以探討此方面的問題,以期拋磚引玉為本學科發展貢獻一份薄力。
1:概念界定
概念是對莫一事物本質屬性的高度概括。由其外延和內涵兩部分組成。個人認為入一個事物沒有確定概念或概念不明確都會影響到學科的正常發展,因此有必要再此重提一下相關概念。
1.1學術論文
學術通常是指專深而系統的學問,而論文則是指研究,討論問題的文章。因此學術論文就是在科學領域表達科學眼覺得文章。從這一意義上理解,學術論文一般也可以稱為科學論文。
1.2體育人文社會學
體育人文社會學是研究體育與人、體育與社會相互關系及其基本規律的學科群。它主要有體育社會學,體育史學,體育哲學,體育美學,體育經濟學,運動休閑學等體育與其他社會學科相融合而成。
1.3質量是一組固有的特性滿足要求的,從術語的基本特性來講,它是滿足要求的程度。
1.4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活動,是對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程度的判斷。評價=測量(量的記述)或非測量(質的記述)+價值的判斷
2.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特性及其論文評價難點
我們知道體育人文社會科學不同于自然科學之處在于前者是一個思想自由甚至是良心判斷的成果。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主要集中在對人的活動以及作為群體人活動規律的觀察和分析,因此,在很大意義上講,我們可以說對體育人文科學學者及其學術成果的判斷是主觀判斷;但是否我們可以說對于人文科學學者及其學術成果的判斷不存在客觀標準,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為所有的學者及其學術成果的價值總是和他人及他人的學術成果相比較之下體現出來,換言之,是學者個體及其成果與學者總體及總體成果的相對位置相比較之下體現出來,也就是說,它存在一個相對的客觀標準。所以個人認為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學術論文的特性及其評價特點是;
2.1不具有重復性,
2.2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具有直接意義上的客觀性和實驗性不能很快看出對現實生產力提高所產生的效能。
2.3選材范圍的寬泛性,跨專業的專家級人才國內目前還比較短缺評價的權威性有待加強。
3.傳統學術論文的評價方法及其優缺點
3.1以期刊整體水平評價該期刊上論文的水平。
3.2以特定論文的內在水平來評價該論文某一篇學術論文的內在質量是由其學術價值、創造性、科學性(人文科學論文可以不計此項)、實用性、表達效果等方面的水平決定的,針對科技論文和社科論文的具體情況,可以分別制定考核體系。
得分值列于表1。
表1
考察內容考察標準得分值
學術價值國際先進
國內先進
一般水平30
24
18
創造性有重要創新
有創新
沒有創新25
15
5
科學性優良
中等
較差20
12
4
實用性優良
中等
較差15
8
4
表達效果優良
中等
較差10
6
4
3.3專家評議所謂專家評議,
4.學術論文的格式及其所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篇完整的學術論文應有:題目,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緒論,正文,結論,注釋及參考文獻集各相關部分組成
4.1.關于論文題目
題目又稱題名、標題。論文題目的寫作應具體確切地反映論文的內容及其研究范圍和深度,應能揭示文中的重要內容和特定內容。題目切勿定得太大或太籠統,如:"淺談小學體育中的素質教育",題目中的"體育"和"素質教育"范圍很大,也很空泛,讓人無從下筆。是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師?是教學主體小學生等等?是創新素質教育?藝術素質教育?道德素質教育?還是其它什么具體的素質教育?這些都是作者所忽略的細節,也是最關鍵的環節。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科研的任務不是在于淺談,而在于探索,研究它的規律與本質,因此結合上面兩點,如果對標題加以限定,將研究范圍層層縮小,使之具體明確容易把握,此題目改成"體育教學對促進小學生創新素質發展的初步探討"相信意圖會更明確,效果應該比前一個為好。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寫一般性文章可以用的題目用來做論文標題。如:"課堂教學的新境界,新在哪里?"、"還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學會合作,學會創新--體驗成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淺談如何上好耐久跑一課"等等論文,從這些題名看,它反映的只是作者在體育實踐中的反思、感悟與做法,嚴格來說不屬于論文的范疇,評委從見到題名的第一眼起就基本把此類文章排除了。最后強調的一點是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給出的涉及論文范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也是為選定關鍵詞、編制題錄和索引等二次文獻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綜上所述,對學術論文題名的要求要做到四點:
4.1.1準確得體
論文題目必須能準確表達論文內容,恰當反映所研究的范圍和深度,即題要扣文,文也要扣題。這是撰寫論文的基本準則。
4.1.1簡短精煉
題目用詞需要精選,字數要少。盡管題目的字數多少并無統一的"硬性"規定,但-般-篇論文題目不要超出30個字。
若簡短題名不足以顯示論文內容或反映出屬于系列研究的性質,則可利用正、副標題的方法解決,以加副標題來補充說明特定的實驗材料,方法及內容等信息,使標題成為既充實準確又不流于籠統和一般化。
4.1.3外延和內涵要恰如其分
命題時,若不考慮邏輯上有關外延和內涵的恰當運用,則有可能出現謬誤,至少是不當
4.1.4醒目
雖然論文題目首先映入讀者的眼簾,但仍然存在題目是否醒目的問題。因為題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現的內容是否醒目,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論文的效果。"論文題目是文章的一半"。這句話并不言過。
(以上實例采用的我區市級參評論文,引用只是為了說明問題,更具說服力,別無他意!)
4.2.關于作者署名、工作單位和郵政編碼
4.3.關于論文摘要
4.4.關于關鍵詞
4.5.關于英文摘要及關鍵詞
英文摘要應在忠實原文的前提下,進行修辭煉句,使行文簡潔流暢,避免漢語式英文。目前,在論文摘要及論文英語表達中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即有相當一部分論文的英文摘要不是作者直接用英語語言思維構思寫成,而是將中文底稿譯成英文。這種用漢語語言的表達方式來套用英語,最易出現漢語英語(即chinglish)的錯誤。有的英譯摘要,由于拘泥現成的中文結構,死搬硬套,譯文往往僵硬繞口,讀后令人不解其意。這種漢語式英語大大降低了傳意功能。
4.6.關于引言
引言又稱前言,屬于整篇論文的引論部分。其寫作內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識空百,理論依據和實驗基礎,預期的結果及其在相關領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長,內容選擇不必過于分散、瑣碎,措詞要簡練,要吸引讀者讀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無硬性的統一規定,需視整篇論文篇幅的大小及論文內容的需要來確定。
引言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避免引言與摘要雷同或成了摘要的解釋。
4.7.關于正文
正文是一篇論文的本論,屬于論文的主體,它占據論文的最大篇幅。論文所體現的創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結果,都將在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這一部分內容充實,論據充分、可靠,論證有力,主題明確。盡管國家標準對正文的內容末做統一規定,但對格式卻有特別要求,尤其比較明確規定了圖、表的繪制及引文等方面的要求。這也是在我區及市里的參評論文中表現比較突出的問題。(不規范)如:
4.7.1不用阿拉伯數字,末按層次標題編號。例如不同層次的標題用"1","1.1",,1.1.1",……依此類推,各層次的標題序號均應頂格編排,后空一個字,排標題。
4.7.2表格繪制不規范,沒有采用三線表的形式(市論文報告會報告論文)。
4.7.3忽視了正文中引文的標注。引文是指在論文中需要引用他人已公開出版的著作或發表的論文觀點。如果引用他人原話,必須加引號,如果是用自己的話轉述他人的主要觀點,則不必加引號。無論是直接引用不是間接引用,引文務必注明引文出處(用[1]、[2]、[3]…標注),其格式見下文的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4.8.關于結論
論文的結論部分,應反映論文中通過實驗、觀察研究并經過理論分析后得到的學術見解。結論應當體現作者更深層的認識,且是從全篇論文的全部材料出發,經過推理、判斷、歸納等邏輯分析過程而得到的新的學術總觀念、總見解。
4.9.關于致謝
在論文的末尾部分對曾經幫助過作者的有關人員和單位表示謝意。論文的致謝,實質上是作者署名的補充,涉及到被致謝的榮譽的權益問題,因而謝詞要寫得誠懇、有分寸。
4.10.關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在學術論文后需要列出參考文獻。其作用有:反映出真實的科學依據:體現嚴肅的科學態度,分清是自己的觀點或成果還是別人的觀點或成果;對前人的科學成果表示尊重,同時也是為了指明引用資料出處,便于檢索。
參考文獻內容務必著錄清楚全面,標點使用正確,末尾用"."號;文獻名后用[M][J]等分別注明圖書專著、期刊雜志等。
5.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論文評價標準的探索
綜上所述,體育人文社會學作為一個社會學和體育學互相交融的學科,其學術論文評價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5.1論文自身所應達到的標準及其權重
5.1.1指導思想的正確性20%
作為社會學科的一部分,必須在學術指導思想上堅持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歷史觀,只有這樣才是一篇優秀論文的保障
5.1.2切實反映體育運動的時代性10%
在我國體育行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正不斷走向成熟。時刻都會給人以驚喜,因此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的論文一定要緊扣時代脈搏,同人民大眾站在一起隨時準備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反映日趨多樣化和復雜化的體育需求。
5.1.3所述論點的前瞻性20%
論文所闡述的論點是否觸及到問題的實質,是否真切的把握到了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進而很理性的判斷出事物可能發展的方向。
5.1.4采用論據的權威性10%
5.1.5寫作目的的明確性10%
5.1.6寫作內容的可讀性10%
5.1.7寫作結構的完整性10%
5.1.8輪定推理的嚴密性10%
5.2環境所給予的評價標準及相應分值
5.2.1第一層次:“四大檢索工具”收錄的論文。“四大檢索工具”是指《科學引文索引》(《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工程索引》(《EI》)、《科技會議錄索引》(《ISTP》),確定它們為第一個層次,分值為95~100。
5.2.2第二層次《INSPEC》、《CA》、《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收錄的論文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統計源期刊目錄》所收錄的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分值為85-95。
5.2.3第三層次:其它國內期刊上正式發表的論文,分值為75-855
5.3所應采用的計量方法
為避免單獨計量所造成評價標準的效度降低,兼顧評價標準的信度。個人認為應采取以上兩種計量方法的相互加權。即以上兩種方法各占計量總成績的50%權重。
所得公式:總分=學術論文自身所的分數*50%+外界環境所的分數*50%
5.4所應采用的評價方式
評價體育人文社會學方向學術論文質量的方式應是:1)堅持成果形式評價和成果實質評價相結合、2)學者評定和期刊評定相結合、3)數量評定和質量評定相結合的“三結合”方式制定評價標準。個人認為這是針對不成熟學科的學術成果的暫時性的但不失其合理性的短期評價標準所應當堅持的原則
參考文獻
[1]盧元鎮.體育人文社會學概論高級教程[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2]王業寧.正確評價基礎研究成果[M].光明日報,1996-01-13
[3]李向軍.科技論文品質評價方法探討[J].機械工業高教研究,1998(3):90~92(公務員之家整理)
精品范文
10體育運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