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學中的引導發現式CAI模式
時間:2022-05-27 10:44:00
導語:政治教學中的引導發現式CAI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現代教育技術廣泛運用于各學科的教學,探索適合本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成為當務之急。基于此,結合政治課教學的實踐提出"引導發現式"CAI模式。"引導發現式"CAI模式的利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突破重難點,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當然模式的利用也必須從學生和教學內容出發,要避免片面性。
[關鍵詞]政治"引導發現式"CAI模式問題
CAI在政治教學中已被廣泛運用,摸索適合政治學科特點的CAI模式,十分必要。本"引導發現式"CAI模式就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來的。
一.主要特點及目標
"引導發現式"CAI模式主要特點是以問題解決為中心,注重教會學生怎樣學習,采用認知理論中"同化"或"順應"的辦法,將新知識納入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之中,不斷地在學生頭腦里編織知識之網,并在其中掌握認知策略,學會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而軟件(教師)的引導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學前導興趣,學中導思路,學后導結論。導與學有機結合,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當堂達標。學生在發現與探索過程中,逐漸增長能力,逐步達到會學。
二.理論指導及程序
本模式是在現代教育思想(素質教育、四大支柱的教育、創造教育)、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的指導下形成的,遵從中學政治教學特點和中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啟發式教學特色,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愿學、愛學、會學、樂學。其程序如圖一:
三.具體運用
"整體與部分"是高二《哲學常識》上冊重點內容之一,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多樣聯系之一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進而樹立整體觀念和全局思想,并運用于具體的工作和實踐之中;教學重點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教學難點是整體與部分的功能的不同。為了達到教學目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采用"引導發現式"CAI模式(圖二)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圖二:"整體與部分關系"教學流程圖: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能力。
從《哥拉斯》影片的導入新課方式,"井底之蛙"、"盲人摸象"等這種眾所周知的事例的剖析,這一過程都是通過學生的自我發現、自我探索來達到問題的提出,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不斷地達到對科學知識的探求。其間可以通過不斷地提問,采取剝筍的方法,修正認知過程中的錯誤,形成正確的觀點。通過學生對知識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探索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在追求真知過程中的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態度。
2.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效地調控課堂教學。
每一個圖片、實例的展出、出現,教師只需不斷地設問,誘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議論,指導學生分析并解決疑難等;當學生在發現過程中偏離了方向,教師要適時地引導他們撥正方向,以實現有效的教學。
3.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教學質量。
如教學難點之一的"整體與部分的功能不同",教師通過演示一臺電腦與各個部件的功能;播放歌曲《眾人劃漿開大船》(設問:眾人劃漿是否一定開大船?);展示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圖片等來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理解、分析整體與部分的功能不同,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引導發現式"cai模式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軟件向學生提供能引起興趣的情景,并創設難易適中而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去發現,誘導學生提出問題,探究問題,通過自己主動地探索而獲取知識,然后師生共同論證評述,總結升華,從而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有效,記憶更容易保持,這種模式迎合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樂于參與,易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應。
四.應注意的問題
1.教學時要有一個模式,但不能模式化。
可先根據教學對象和學習內容,在具體實施中靈活運用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認知主體作用,并遵循學習過程的規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予以完善,做到繼承和發展相結合,以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2."引導發現式"CAI模式最大優勢是不滿足于知識的學習。
注意學生智力的發展,增強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發現活動,如此會花費較多的學習時間,對學習能力較低、學習積極性較差的學生不很適應。因此,教師要選好教學內容,注意激勵教育,分層設問,實行有效地分層控制,以達到教學目的。
3.用"引導發現式"CAI模式促進中學政治教學優化需擁有優化的CAI軟件,否則會影響實施效果。因此,在CAI軟件設計上,應緊扣政治教學的目標和要求,首選教學重、難點知識,特別挖掘重點之中的難點知識,依據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心理特征,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多種功能進行恰當而精心的設計制作。
(公務員之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