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秘書管理研究
時間:2022-10-29 01:29:00
導語:教學秘書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現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談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不是制器。現代的教育理論也談到教育的本質就是“育人”,是優秀的文化來培育,使人終身追求真、善、美、知、情,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教育即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目標的活動”(葉瀾《教育概論》)“教育”在于“育”,而不在于“教”。從教育管理的角度上說,“管理”的目的在于“理”,而不在與“管”。我們可以看出,現代教育更重視受教育者自身的自覺地接受教育,培育受教育者創新性的學習,這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最高境界。
教育家孔子在《論語》中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的過程在于溫習,在于自己融會貫通,接收的過程。“而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已成為一種終身的生活方式”[2]。教學管理更不能用制度來約束和管住人,而是叫人們知道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在長期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大家都在摸索科學的、符合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形成了一種共識,就是現代的高等院校的教學管理在于“理”而不在于“管”。
管理本身并不是目的,他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著名管理學家杜拉克指出:“每一個管理的成功都是管理者的成功。每一次失敗都是管理著的失敗。進行管理的是人,而不是武力或事實。管理者的眼光、奉獻精神和誠實決定了是否管理恰當或管理不善。”他對一個管理者所做出的評價是如此的恰如其分。管理者的奉獻精神和誠實的態度,以及管理者的眼光,這些是管理者的職業道德、管理者的素質以及管理者的卓越的知識才華的一個完美體現。這本人曾從管理者的角度,撰寫過《試論教學秘書的職業精神》、《試論教學秘書的工作原則》的文章,從思想理論方面膚淺地討論了上述深層次問題;今天從管理方法的角度討論一下怎樣管理,目的也是使我們的管理工作行之有效,管理更適合現代高校發展的需求,最終使我們高校培育的人才經得起社會實踐的檢驗。
高校中的教學管理人員在教學管理環節的過程中,擔任了一個較為重要的工作,如果教學秘書在管理環節中能有條不紊、合理安排每個環節的教學工作,能科學的提高管理效率,能在管理環節的過程中摸索出一套適合現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這就要求教學管理人員具有強烈地學習意識、競爭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以及質量意識和法律意識。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認真做好“理”重于“管”;“做”重于“說”。
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工作也可以說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始中有終,終中有始,循環更迭,沒完沒了。但是教學管理工作也不是“無舵之舟,無銜之馬”人們在教學管理中以探索了很多值得人們學習的方法和經驗。英特爾公司董事長葛魯夫說過:“華人對財富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創造力,但對組織的運做似非缺乏足夠的熱情和關注。”國內成功管理的經驗有意或無意證明了中國人同樣具備對組織的運作和管理,葛魯夫先生對中國的了解已停留在過去。但是在管理上,我們既要學習西方管理的先進理念,又不能生搬硬套一些與自己實際不結合的東西,既不能跟著西方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趨緩慢前進,也不能不承認我們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時間管理和環境管理等等方面與西方管理理念和運作存在著差距。總之,建立符合自己國情的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努力的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才是我們必須努力和奮斗的目標。
教學管理在于“理”不在于“管”,哪么“理”些什么?按《辭源》解釋:“理”有“治理”和“順”的意思。眾峰聳立,必有主峰,萬里江河,也有源頭。教學管理在于‘理’,在管理事務中,把紛繁復雜、眾多事情,理清上下之間的聯系,弄出輕重緩急的關系;理清事理,在于認真落實完成,分清緩急,在于解決問題時間的主次。在整個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既要宏觀管理和微觀管理相結合,又要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相結合。教學管理又要重在機制的建設、激勵與約束并舉,又要注重以人為本,關鍵在育人的原則。
教學運行的每一個環節,能按照學校制度的要求,認真組織落實完成,這就在實施過程管理;完成學校制定的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就是實施目標管理的過程。作為教學秘書一定要執行學校制定的計劃,完成整個教學工作的目標。學校性質與定位,學校的發展目標,學校辦學理念以及教學計劃的重新修訂,教學質量的監控,學生的畢業論文實施等等,這些是學校站在整個教育、教學發展角度進行的宏觀和微觀的管理。這些管理思想和理念,教學秘書也應該知曉明白。從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上講,教學管理有是在學校綜合管理的全盤棋上,學校制定了一系列學生學籍管理文件、教學常規管理管理文件、教學事故處理細則等。這些必不可少的制度和措施,可說是學校教育質量、教學制度最強有力的保證。教學制度必須健全常規管理,必須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教學秘書必須自覺遵守和執行上述原則,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從教師的授課質量抓起,也必須從管理人員——教學秘書的素質和管理方法和手段抓起。
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是教學秘書管理環節中具體工作。作為教學秘書,不僅清楚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之間的關系。關鍵在于完善落實目標管理運行中的過程管理。在過程管理中也有目標管理,在具體執行和完成某一項任務,也要有一個目標,也需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和要求。
從學生進校學習到畢業,學生在四年中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學習,從課程的學習到整個專業課程計劃的完成;從課堂作業到畢業論文的設計的完成;從教學的見習到教學的實習;從專業的學習開始到審視自己對專業知識掌握的熟知程度。每一個學生完成每一個環節的任務,都與教學秘書完成過程管理的任務緊密聯系的。專業課程考試、公共課程考試、英語四級考試、計算機考試、普通話考試、教學實習、畢業論文答辯、實踐環節中的各種考核,都需要教學秘書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清這些工作在哪個時間段來落實完成。每學期開始,就要有學期計劃,學期計劃就是在開學前對該學期工作的一個思考。在學期計劃的每項工作前,我們事先也要周密地思考每個環節中的細小事情,事前不進行仔細認真的考慮,往往在細小的事情上出現大的麻煩和問題。這是任何一個管理工作者深有同感的。僅以期末考試為例,我們事先要通知老師期末試題出題的具體要求,制定出期末考試安排概表,報送教務處期末考試形式統計表、期末考試安排詳表、(時間、地點、科目、年級、專業等)制定本單位期末考務組織機構和管理部門職責,制定監考教師職責和閱卷要求、教學辦公室試卷保管職責和收發試卷職責、辦公室收取試卷、成績冊和試卷分析職責等。事先必須“理清”每一個細小環節的工作,真正做到“兵馬未行,糧草先行”。其他工作同樣如此。
天下之事,必做于細,只有理清細節才能取得好的成效。才能在細致入微的工作中使社會放心,使學生安心。理順教學管理環節中任何一個環節的工作,這是教學秘書責任,因此,要想具備細節意識和細節觀念,首先必須樹立教學秘書工作責任心。只有理清小事做好小事,才能真正發現細節、注重細節。小事不能小看,細節方顯魅力。
確定目標,理順每一項工作。每個人心中有目標,每個人肩上有擔子,自然大家都會認真工作,都會盡心盡責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求得社會、學生和學校領導的認同。每個教學秘書潛意識里都會有自我實現目標的愿望,同時,實現自己樹立的工作目標也是發揮自己潛能、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理清工作運行程序,分清工作輕重主次,理順工作邏輯關系,目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人手比較少的情況下是非常必要的。管理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目的是完成工作。理清和理順工作關系是為了按質、按量地完成工作進度。在理順工作過程中也是思考的過程,只有在思考的過程中找到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法,提升自己完成工作的能力。如果一味地按照上面布置的任務進行工作,不結合本單位、本專業的實際情況認真思考分析,往往上級的決策變為不切實際的計劃,有時候工作起來也會陷入盲目,甚至會造成教學單位與主管部門在工作上不協調,配合不默契。我們在思考本單位工作目標和計劃時,我們會認真的思考:上級有哪些這方面的文件,文件精神體現在哪方面,本單位的專業特點以及實際情況怎樣,另外從管理學的角度還會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目標的定向功能。目標的定向功能是指目標能使人們的行為按照一定的指向進行。我們在完成過程管理的工作時,擬定一個計劃和任務,就要根據上級文件和學籍管理文件精神確定這個目標。目標確定具體的事情就好辦些。學生有了目標,便能按照目標的要求,集中自己的精力和智力去達到這個目標。比如我們在《本科畢業論文指導安排和要求》中強調,按照學籍管理規定:畢業班學生必須認真撰寫畢業論文,參加畢業論文答辯,成績合格才能畢業,學生都會花很多的時間在圖書館和院級資料室去查資料,主動征求指導老師的建議和意見,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認真撰寫畢業論文。如果不作這方面的要求,一部分學生就會投機取巧在網絡上下載別人的論文。
2、目標的激勵功能。目標除了定向和控制作用,還要考慮目標的鼓舞和激勵的作用。同樣我們在強調畢業論文要自己撰寫,要真實、可信。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的論文,不光評定成績為“優秀”外,我們還要推薦為優秀畢業論文,還可作為學校優秀論文集出版。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這一要求。學生畢業論文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反映,甚至有些畢業生就是通過自己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而找到理想的工作。
3、計劃的可實現性和操作性。我們在給學生制定計劃和要求時,往往從事情的難易度上要考慮,這樣的計劃可以考慮大多數人能完成。時間上也要有具體的要求,如果一個計劃沒有時間的考慮,要落實這個計劃是不現實的。甚至在考慮時間和進度上,我們又做了具體步驟安排。如《畢業論文撰寫和答辯日程安排》中我們規定在什么時間進行資料的查找,什么時間完成初稿,什么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定稿,什么時間舉行畢業論文的答辯工作。學生完全可以按照我們制度的計劃有時間,有目的,有步驟一步一步地完成或提前完成自己的任務。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事情要作好,必須有好的工具和方法。前蘇聯生理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談到:“科學隨著方法學上獲得的成就而不斷躍進。方法學每前進一步,我們便仿佛上升了一個階梯,于是,我們就展開了更廣闊的眼界,看見從未見過的事物。”我們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努力地探索好的管理方法,比死死的、不變的管理方法,它所產生的工作效果將更好,更完善。
參考文獻
1.陳合宜.秘書學.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
2.鐘仕倫,李樹勇.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反思與實踐.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
3.朱永新.管理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東南大學陳怡教授.關于教育本質、課程體系和通識教育的思考
- 上一篇:望聞問切班級管理研究
- 下一篇:后進生成因及學校矯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