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育在線教學分析
時間:2022-12-28 06:17:00
導語:遠程教育在線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對幾個使用英語的國家以遠程與在線教學的方式進行遠程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和培訓的情況進行了統計,指出以遠程在線教學方式培養和培訓遠程教育專業人才是國際普遍做法,并選取了三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遠程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在職培訓;在線教學
一、前言
社會需求是推動遠程教育事業和遠程教育專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國際遠程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網絡教育和在線學習的爆炸性增長,強有力地推動著遠程教育隊伍建設和遠程教育學科專業的發展。環顧全球,自20世紀80年代起,國外不少大學已開始開設作為獨立學科的遠程教育專業學位課程(丁興富,2002)[1]。到2004年,根據互聯網進行的不完全統計,已有7個國家30余所大學或機構開設了遠程教育的系列課程,進行著學歷的或非學歷的專業教育。
我國的“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啟動以來,遠程教育事業規模急劇擴大,但也面臨著教育質量等諸多問題。丁興富認為,“我國遠程教育事業的發展、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的未來歸根結底取決于遠程教育專門人才的培養和專業隊伍的形成、提高和發展。我國組織實施的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過程面臨的質量危機或學歷證書與學位的含金量挑戰,歸根結底是對遠程教育隊伍人才的專業素質的挑戰”[2]。為使我國遠程教育事業能長久、持續、穩定地發展,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遠程教育專業人才隊伍。當前在我國加快遠程教育學科專業建設,系統化地培養遠程教育專業人才迫在眉睫!
目前國際上的遠程教育專業教育主要是大學后繼續教育,即研究生層次的教育。從其教學方式上講,遠程與在線教學的方式十分普遍,而近年來以“體驗式”的在線方式培養遠程教育專業人才更是其發展新走向。
二、國際上以遠程方式進行遠程教育專業教學的情況介紹
國外院校的遠程教育專業課程在其名稱中多帶有“遠程”、“開放”、“在線”、“分布式”與“靈活”等語詞。大多數項目都提供證書或學位,所授予的資格包括研究生證書(PostgraduateCertificate)、研究生文憑(PostgraduateDiploma)與碩士學位(MasterDegree)等。
本文作者通過互聯網查閱到表1中所列的4個國家14所院校正在以遠程在線教學方式進行遠程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并提供學位或證書(見表1)。
由此可見,當前國際遠程教育專業教育中以遠程方式,特別是以在線方式培養遠程教育專業人才十分普遍。為什么國際上有如此多的機構要以遠程方式,特別是以在線方式培養遠程教育專業人才呢?使用遠程在線教學方式是如何進行遠程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和培訓的呢?本文選取三個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分析。
三、案例研究
案例一:英國開放大學的在線與遠程教育碩士學位計劃
英國開放大學所提供的在線與遠程教育(OnlineandDistanceEducation,簡稱ODE)碩士學位計劃在世界范圍內享有聲譽。該計劃完全以遠程與在線方式進行教學,無任何面授環節。計劃除可授予碩士學位外,還可授予研究生證書、研究生文憑。它面向全球招生,其靈活的遠程與在線教學方式為許多在職成人提供了學習遠程教育專業知識的機會。該計劃共開設五門課,分別是:“信息技術在開放與遠程教育中的應用”、“開放與遠程學習的實施”、“領悟分布式與靈活學習”、“互聯經濟中的學習”和“高等教育中的教與學”。
ODE項目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在教學設計理念中強調學習者對在線遠程學習新環境的親身體驗(做中學),以及對集體活動的參與。課程設計者在“信息技術在開放與遠程教育中的應用”一門課的課程指南中指出,該門課第一個模塊的實施方法是:一、做中學;二、對活動與交互作用的評論反思;三、社會建構的觀點;四、協作學習。(TheOpenUniversity,2004)事實上,這套理念不單是存在于此模塊中,而是貫串于整個ODE項目課程的教學設計之中的。
做中學,親身“體驗”在線與遠程學習是課程所強調的首要方法。學習者被要求親身體驗師生分離、學習者間相分離的情形,體驗遠程特別是在線環境下的教與學,要求盡可能生活于其中,而不是僅僅通過閱讀。課程指南要求學習者要用足夠的時間和其他參與者及輔導老師在一起,融入一系列結構化的團體訓練和活動中,選擇、訪問和應用互聯網上大量的信息資源,并進行工作和協作?;诮嬛髁x的教學觀,課程設計者十分強調協作學習,強調學生間的交流與師生間的交流。課程各模塊中設計了若干活動,要求學習者參與,如小組討論與辯論、組間辯論等。同時,課程也設計了將學習者參與在線討論的行為和通過協作學習解決問題的行為計入成績的評價環節。
例如在“在線教與學”這一模塊的教學中,課程設計者認為,計算機媒介會議在網絡學習中居于極為重要的地位,為使學習者能體驗到計算機媒介會議是如何應用于教與學的,并學會組織這種教學,課程設計者安排了如下為期三周的結構化辯論活動:
由輔導老師把學習者分進一個6至8人的小組(每3至4名學習者被分配給一個輔導老師,即每個組兩個輔導老師),相關閱讀材料和信息資源的指示信息提供給所有成員,并要求每個組圍繞一個設定的活動方式進行辯論。小組中每個成員都將被分配一個明確的角色(辯論的正方與反方、主持者、總結者、評論者、解說者、辯論報告起草者等)。課程為參與者提供了供參考的論點陳述方式,如“計算機會議是一個理想的協作學習方式”、“在線輔導要求的是與面對面的輔導完全不同的技能”等。在第三周的末尾,每個組將被要求上傳一個對會議的總結報告。教師將根據每個組的表現及各成員在線辯論中做出的貢獻給學生作業成績。
通過“做中學”,通過親身經歷遠程在線環境下的學習和教與學活動的組織實施,學習者能真正地學到從事在線與遠程教育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
ODE項目的課程資源包括在線資源和離線資源兩部分。在線資源主要通過項目所使用的FirsstClass網絡教學平臺提供,學生可以在此平臺上進行討論和向輔導教師進行咨詢等,平臺集成了郵件功能,還提供在線學習指南、信息資源鏈接、軟件演示站點和相關文章、報道與論文等信息。項目提供的離線學習材料包括:一、課程光盤,其內容可以是視頻,如記錄著對遠程教育專家的訪談或對參與ODE項目的學生的訪談,也可以是包含課程相關的多媒體開發案例或相關的應用軟件。二、印刷材料,課程絕大多數模塊中都提供了參考書籍列表,此外課程中還會發給學生一些活頁材料。
案例二:馬里蘭大學學院的在線遠程教育碩士項目
馬里蘭大學學院的在線遠程教育碩士學位計劃(OnlineMasterofDistanceEducation)也是一項享譽國際的遠程教育專業發展項目,在國際遠程教育協會(ICDE)第21屆世界大會上獲得了優秀獎。它由馬里蘭大學學院作為學位授予機構,并由德國奧登堡大學卡爾文奧西埃茨基遠程教育中心(CenterforDistanceEducationatCarlvonOssietzkyUniversityofOldenburg)參與。該項目于2000年開課,完全以遠程在線方式進行教學,設有7門核心課程、10門選修課程和一門必修的結業課程,可提供遠程教育碩士學位和遠程教學等6類證書。
除完全以在線方式進行教學外,該項目還具有如下特點:
1.國際合作
OMDE是馬里蘭大學學院與德國奧登堡大學長期合作的簽約項目。在項目啟動時,兩機構所達成的協議是:一、UMUC是遠程教育碩士學位的授予機構,承擔所有的學生管理責任,提供學習管理系統及基于WEB的課程傳送系統;二、奧登堡大學作為UMUC的合作伙伴,提供一項認證和若干課程;三、兩個機構各自發展各自的課程,雇用并管理各自的教師;四、課程和教員發展是兩機構共同的責任。課程主持人是德國的烏里奇·博納赤(UlrichBernath)和美國的尤金·魯賓(EugeneRubin)。
馬里蘭大學學院作為一個具有豐富遠程教育實踐經驗的機構,有著完善的服務于學生與教師和支持項目發展與傳送的基礎條件,這包括一系列的管理、財政援助、注冊、學生建議、在線書店和圖書館等在線服務。而合作的另一方,德國的奧登堡大學遠程教育中心在遠程教育研究方面頗具實力。馬里蘭大學學院的平臺系統與從事遠程教育的實際經驗和奧登堡大學在國際遠程教育方面的專長相結合,兩個機構通過合作做成了各自單獨都不能做成的事情。
2.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員
遠程在線的教學方式克服了地理距離,使得世界范圍內遠程教育領域的專家易于被作為教員吸納進該項目,該項目的教員匯集了來自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格蘭、以色列等國家遠程教育學者和專家。學者們擁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對遠程教育的看法也不盡相同,這對學生建立廣闊的視野十分有益。項目啟動四年來,還曾請到過邁克·白多恩(MichaelBeaudoin)、邁克·穆爾(MichaelMoore)、希拉里·佩拉頓(HilaryPerraton)、奧托·彼得斯(OttoPeters)、格倫維爾·魯姆勃爾(GrevilleRumble)等國際遠程教育界的著名人士作為客座專家短期地參與課程教學和在線討論。
3.面向國際招生
OMDE項目的學生除來自美國本土三十多個州及美國的海外駐軍外,還來自十多個不同的國家。
案例三:遠程教育專業發展虛擬研討班
在此要剖析的第三個案例是,作為馬里蘭大學學院在線遠程教育碩士教育的源流與雛形的,1997年和1998年由馬里蘭大學學院和奧登堡大學卡爾文奧西埃茨基遠程教育中心聯手舉辦的三期“遠程教育專業發展虛擬研討班”。該研討班受國際遠程教育理事會(ICDE)授權與資助,同時有博瑞·霍姆博格、奧托·彼得斯、蓋瑞·米勒和托尼·貝茨等國際遠程教育研究界的學術泰斗參與教學。三期研討班每期持續10周,累計招收了127名學員,學員遍及德、美、澳、墨西哥和菲律賓等24個國家,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
自1993年第一個網絡瀏覽器誕生以來,基于網絡的教育出現爆炸性的增長(TheOpenUniversity,2004)[3]。在1995年,奧登堡大學遠程教育中心的博納赤和時任馬里蘭大學學院教學設計辦公室主任的魯賓看到未來遠程教育事業必將在全球范圍內急劇擴展,大量需要遠程教育專業人才,而當時對遠程教育事業的管理者和教師的培訓卻未得到廣泛關注,因此存在極大可挖掘的教育市場,兩人決定要開辦一個研討班。經ICDE授權,由ICDE和美國AT&T公司注入啟動資金,1997年第一期研討班啟動。1998年兩機構又繼續舉辦了兩期虛擬研討班(第一期研討班是免費的,而后兩期則需付費)。
研討班之所以要以虛擬在線的方式舉辦,主要是因為研討班所面向的學員都是在職的大學教員或管理者,他們很少有整塊時間參與面授,再者參與虛擬研討班對學員來說花費較少。而研討班之所以采用了國際合作的方式,一方面是因為遠程在線的組織方式使得國際合作比較容易,另一方面是因為舉辦者認為,遠程教育正在成為一個全球范圍的活動,將虛擬研討班置身于國際化的和多元化的文化環境對其本身是有益的。
虛擬研討班的特點包括:
1.基于異步計算機文本討論的在線學習
研討班的課程內容是被分成模塊的,每一周或兩周進行一個模塊的學習。在每個模塊開始的時候,由模塊的主持者在論壇中推薦的閱讀材料,包括客座專家的論文,要求學員閱讀。同時也本模塊所要探討的問題,請學員進行討論。為使研討的內容能為參與者所充分研討,專家被要求在模塊的后半段再開始參與討論。在一個模塊的末尾由模塊主持者對本模塊的成果進行總結,并介紹下一模塊的內容與客座專家。異步計算機文本討論方式的優勢在于,相對于口語的討論,每個人的發言都是經過深思的,每次發言的內容都將被保存下來,在研討會結束很久后仍可被他人閱讀。在研討會前,大多數學員對以異步的計算機文本會議方式進行的在線教學感到十分好奇,通過參加虛擬研討班,他們了解了在線環境的新型教學是如何組織的?!霸诿科谘杏懓嘀?,參與者相遇、交談、達成共識,有時意見極不一致,也有時能激起強烈共鳴,互相之間形成緊密聯系的學習社區,有些時候這種關系一直持續到課程結束之后。”(UlrichBernath&EugeneRubin)[4]
2.采用客座專家領航,學員互學的策略
在職的遠程教育者很少有時間與遠程教育同行相交流,更少有機會與學科的理論專家相交流。虛擬研討班請來了著名的遠程教育專家參與在線討論,學員得以閱讀專家們的文章并直接在論壇與著名專家進行交流,這使得他們十分興奮,與專家的交流使他們學到了知識,更使他們意識到遠程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在與同行的交流中,學員們了解了本行業的動態并感受到他們從屬于一個遠程教育專業共同體。
3.跨時空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跨文化的對話
在線學習環境采用異步通訊模式,這使得兩名研討班的主講教師可以跨越時空協同教學。主講教師在各自所在的大學跨越大西洋計劃并舉辦研討班。此舉實際上驗證了這種基于互聯網的協作是切實可行的。學員來自世界各地,每個參與者帶著文化和地區的視角參與討論,這引發了更廣闊和更深入的對遠程教育的思考(UlrichBernath&EugeneRubin(2004)[5]。
舉辦三期虛擬研討班的實踐為兩機構積累了豐富的以遠程在線方式進行培養遠程教育專業人才的經驗。虛擬研討班的內容與設計是后來在線遠程教育碩士項目中遠程教育基礎一課的基礎,該課的大綱和教學方法直接建立在虛擬研討班教學的基礎上。在2000年1月,馬里蘭大學學院的遠程教育專業教育終于走過了從非學歷培訓到正式的學歷教育的歷程??梢哉f,虛擬研討班是馬里蘭大學學院遠程教育專業從無到有間的一座橋梁。
本文系全國“十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資助項目“中國特色遠程教育學科理論體系構建”(國家級:BYA01011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丁興富.遠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丁興富.論加快遠程教育學科建設[J].中國遠程教育,2004,(10)
[3]TheOpenUniversity.H802Applications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OpenandDistanceEducationCourseGuide2004[DB/OL].,2004-12-8.
[4]UlrichBernath&EugeneRubin.TheOnlineMasterofDistanceEducation(MDE):ItsHistoryandRealization[DB/OL].2004-12-8.
[5]丁興富.論加快遠程教育學科建設[J].中國遠程教育,2004,(10)
作者簡介:丁興富,特聘教授;李敬東,碩士,研究生。首都師范大學遠程教育研究所(100037)。
- 上一篇:教育技術學領域技術研究
- 下一篇:教育技術學科建設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