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非智力因素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31 05:42:00
導語:美術非智力因素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我們在改革開放的勁風中推開窗子看世界時,社會的飛速發展是個知識經濟高科技的信息時代,人們的世代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起了根本的變化,在教育方式上再不重復上一代人對新一代的教育模式,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是黨的教育策略,是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要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人,就要在教學的同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重視非智力因素在各學科中得到滲透。
非智力因素對人才培養起著重要作用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意志力、獨立性、自信心、善惡感、責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對環境的良好的適應能力等。意志:包括行為的目的性、堅持力和自制力等方面。獨立性較差的人往往不愿意主動而積極地去干某項事情,而是指望別人的幫助。而獨立性強的人,有明確的目標,并以這個目標來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為,不指望別人的幫助,不受別人的暗示,不為各種偏離目的的主觀誘因所干擾,能較自覺地克服外部障礙和內心矛盾,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非智力因素往往反映了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比如一個人的責任感就是經常起作用的非智力因素。著名畫家達.芬奇小時候開始學畫畫,老師先讓他畫雞蛋,畫了一個又讓再畫一個。他畫得不耐煩了,就問老師:“您天天要我畫雞蛋,這不是太簡單了嗎?!”老師嚴肅地說:“你以為畫雞蛋很容易,這就錯了。在一千個雞蛋當中,沒有形狀完全相同的。每個雞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狀也不一樣。我讓你畫雞蛋,就是要訓練你的眼力、耐性、毅力和繪畫技巧,使你能觀察得更準確,畫得更熟練。更重要的是培養你的意志力、獨立性和繪畫成功的自信心。”達.芬奇聽從老師的話,用心畫雞蛋,畫了一張又一張,每一張都畫了許多形狀不同的雞蛋。后來,達.芬奇無論畫什么,都畫得又快又像,把技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完善地步,《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成為他舉世不朽的名作。又如愛迪生從小為生活奔波,培養了對生活的責任感;居里夫人熾熱的愛國熱情和女性的強烈自信、自尊和自愛,激發了她對事業的責任感。非智力因素都成為他們在成功路上戰勝無窮困難與挫折,不斷進取起著重要的作用。
加強非智力因素培養的重要性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我經常注意學生的心境是否愉快,敏銳的智力和具有適應學習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習的興趣,從而加強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努力把他們塑造成為有意志,有智力,而且心理健康的好學生。心理學家曾對百名學生跟蹤調查,得出結論:凡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有所造詣,取得一定成就者,不一定是各個學校學習成績佼佼者,相反卻是那些成績一般,而且有頑強毅力和吃苦精神,性格執著和有廣泛興趣的人。我在美術教學實際中遇到有意志不強,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其中使我最深刻的是在課堂里發生的一件事,一個初三學生劉某在升中考試到來之際,在上美術課時對其數學老師宣泄,大意為“現階段最使我擔心的是,我會不會變成書呆子,在一堆一堆作業和頻繁的模擬考試中度過每一天,實在太難過!老師每節課給我們的是填鴨式教學,我不學不做也肯定考上省的重點中學。”據我了解,這個學生平時是有點小聰明,但成績中下水平,我再加分析該學生行為說話,發現存在心理障礙,從表面看是一種自負,自吹的潛意識行為,從實質分析是一種逆反抵觸學習的心理。課后我與他談心,剖析其思想問題,由于考試壓力,頻繁的測驗,模擬考等關系,加上來自父母的望子成龍的催促等原因,迫得他喘不過氣來,導致意志消沉,自暴自棄,形成逆反心理。什么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對外部教育產生抵觸不順從的情感體現和行為表現。我根據逆反心理的預防和消除方法,尋找該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發現該學生愛好繪畫與我的美術教學是一致性方面為教育的突破口,在課余時間與他一起繪畫活動,和他一起談心,談及繪畫也有成功與失敗,每一個作者都必須具備有品嘗勝利喜悅的心理素質,也要有競爭中承受矛盾困難的耐心意志,失敗時承受挫折與打擊的心理素質。再說有扎實的文化知識基礎,還要有頑強的意志,誠實而高尚的品質,廣泛而集中的興趣,坦誠而樂觀的性格,才能考得好成績的,才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并指出他現在的學習成績如此不好,要改變學習方法,加倍努力拼搏,才能取得好成績。通過心理輔導,該學生逆反心理逐漸消除了,可以說他的意志力,自信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了。學習的情緒穩定,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以此說明了加強非智力因素培養的重要性。
我在教學過程中有重點地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藝術素養,提高自我成功的能力。例如我在講授黑白木刻版畫時,強調黑白木刻的特點,一是對比強烈明快而又單純、質樸;二是具有剛勁的刀味和木味。因為黑白木刻的畫面只由黑白兩色構成,畫面黑白的處理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作品的成敗。通過教學示范木刻的步驟:(1)過稿;(2)刻制;(3)拓印等方法,特別在第二步驟的刻制,強調“意在筆先”,放刀直干,一鼓作氣,一氣呵成,堅定沉著的運刀方法,以及細部刻畫整體處理的表現力。作業要求:制作一幅版畫。學生進行操作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同學握刀手發抖,膽怯,難以下刀,缺乏勇氣和動手能力。后來,我講述毅力和意志培養的有關繪畫故事,現代藝術之父----塞尚是印象主義之后畫家,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活著為了作畫”他晚年得了糖尿病,仍不肯改變在戶外寫生的習慣。去世前一個星期,在公園里寫生風景,因頭暈目眩,支持不住回去躺在床上,還忍著痛苦,翻過身來加添幾筆。直至臨逝的一刻還以頑強的意志去作畫。這個事例大大鼓舞了同學們的木刻制作的勇氣,堅定情緒,大膽運刀,不必拘泥于原稿的細節,以自己的主見成竹在胸,讓刻刀在版上根據自己的意象,創作的激情,充分發揮臂腕之力,真心做到“放刀直干”,一鼓作氣,一氣呵成。在木刻的操作過程中、培養勇敢和意志,不怕失敗的自信心,最后許多學生都能刻出富有黑白木刻版畫之特質。在美術課里通過非智力因素的滲透,一能培養學生勇敢堅定頑強的意志和成功的自信心;二能增加學習黑白木刻版畫的興趣,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技法,提高了藝術創作能力以及審美能力。也說明了加強非智力因素培養的重要性。
以上陳述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反映了我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處理問題的方法:主要以培養學生興趣,探究學生的內心傾向、個性、意志力、自信心等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國心理學家A.L拉扎若斯做了興趣與智能對比的研究,認為興趣(非智力因素)具有促進努力學習的功能,他還認為,興趣(非智力因素)與智能相比,興趣更重要,也就是說興趣較濃的學生比智能較好的學生在學業上更占優勢。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通過以下的途徑:(1)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習興趣;(2)教材難度要適合學生水平;(3)要注意知識更新來滿足學生求知欲望。此外還遵遁一定的原則:一是挖掘其潛力而不是強加于他;二是讓其自然吸收而不是硬性灌輸;三是培養能力而不單純積累知識;四是啟發式教育,而不是強求知識系統化;五是因人施教,而不是一成不變;六是進行綜合訓練,而不是單一發展。
綜上所述,在美術教學中,要使學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學習興趣,獨立性,自信心等方面得到提高,就必須加強對非智力因素的滲透,使學生確立遠大理想,誠實的高尚品質,堅定頑強的意志,廣泛而集中興趣,成為智力超卓,心理健全的新一代接班人。
[參考資料]:
1.《現代家長學校系列講座》中學卷,廣州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
2.《中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材編寫委員會。
3.《教學心理》吳重光主編。
4.《美術知識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
5.《美術》(第五冊及教案),嶺南出版社。
- 上一篇:政府清理收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黨支部學習落實科學發展觀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