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時間:2022-09-17 06:45:00

導語:小學作文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摘要: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在低谷徘徊。平心而論,許多語文教育工作者總是不斷地探索,提出了許多設計方案和訓練方法,就作文內在技法而言,這些方案和方法確實有著許多可取之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卻始終不能跳出作文的圈子,達到“我手寫我心”的境地。

關鍵詞:素材讀寫提高

現在,不少學生對作文感到頭痛,覺得沒什么可寫,在同學中間流行這樣一種說法:作文難,作文難,提到作文我心煩。那么,學生感到作文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呢?教師應如何指導小學生寫作文呢?下面,我根據自己的教學體會,提出一些指導小學生學寫作文的方法。

一、事先布置,搜集素材

作文,有的學生特別是四年級學生往往不能在兩節課內完成。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我常常根據各單元不同體載,確定作文范圍,讓學生準備幾天,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素材,然后在堂課內完成(事先寫好的文章不算),并做到及時批改、評講,當然這種方法主要是在四年級和各種文體起始階段運用。到了五、六年級就著力訓練學生當堂作文的能力。通過這種過渡方法的訓練,學生作文速度快、肉容豐富具體生動,作文能力得到不斷增強。

二、指導觀察,積累素材

我們常??吹?,作文課上許多學生搜腸刮肚,一籌莫展,最后由于“師命不敢違”,勉強東拼西湊出交差之作,應付了事,教師讀來,深感空洞乏味,如何打破這種僵局,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我除了采取事先布置寫作范圍這種權宜之計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深入挖掘生活,廣泛獵取生活素材,積累素材。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生活豐富多彩,包羅萬象,是寫作的源泉,而學生之所以作文時無話可說,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學生生活范圍狹窄,在對生活素材的選取上受到很大的局限;二是對身邊的人、事、景物不留心觀察、感悟,視而不見。針對這些原因,首先引導學生以健康、廣泛的志趣積極樂觀地投入生活,多方

接觸社會,了解生活的多元性,自然、社會、學校、家庭、課余生活、文化體育、親情友誼,小到生活細節,大到國內外要事,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三、提高認識,點石成金

作文,是一項創造性的綜合訓練,它既可以考查學生遣詞造句、布局謀篇、運用語言亭子表情達意的能力,又可以衡量學生對生活現象的認識、理解水平。所謂作文能力,也即是對生活、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梢哉f,對生活的認識能力的高下在很大程度決定了作文的優劣。

但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只是片面地強調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常常講了一大套寫作方法,結果還是達不到作文訓練的目的,思路狹窄、認識膚淺、內容空洞幾乎成了學生作文的通病。

針對這種弊端,我在作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思考,事事聯想、比較、分析、篩選、綜合,學會用理性、藝術的眼光看待生活,于平凡中尋覓偉大,于淳樸中發現閃光,透過現象看清本質,使那些美好的景物、事物、人物、情感化作具體生動的材料,任自己選用。

四、讀寫結合,學有所循

語文課本中有各種體裁,內容豐富多彩。因此,我有意識地利用課文指導學生模仿。在學生課文之前,要求他們寫或口述與課文相似的寫景、寫人等片段作文,然后與課文對照轉入學習課文,這樣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作者的匠心與自己的不足,學完課文后,再引導學生用課文方法寫類似的內容。這樣在寫——讀——寫的過程中,學生既把課文讀透了,又能把剛剛吸收來的知識運用于寫作。五、教師“下水”,共同提高

作文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不僅僅是動口不動手,叫圣陶先生說過:“教游泳當然要教些游泳的道理,但教的人熟悉水性,跳下去游一陣給學生看,對學生的好處更多?!笨梢?,作文教學中教師大膽下水,對啟發學生作文,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對自身的寫作水平也是一個促進。

下水方知水深淺,我在指導學生初學寫作議論文時,學生往往感到無從下手,這時,我就將自己寫的作文公布出來,聽聽學生的意見,再結合下水的體會,談談作文過程中獲得的感性認識,這樣有的放矢,才能真正給學生以啟發,我想這比隨便念兩

篇范文給學生模仿效果要好得多。

師生共同作文,可比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甚至能使他們產生同教師比一比的念頭。學生交作文后,教師就公布自己的作文,讓學生對老師的文章議論一番,然后再公布幾篇學生的優秀習作,讓學生們細心體會,這樣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教師堅持寫“下水文”,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葉老師所說的那樣,“惟有教師善讀善寫,乃能引導學生漸進于善讀善寫”。

六、優化批改,提高質量

傳統的作文批改就是學生寫教師批改,然而教師評講,唱獨角戲,少數學生興奮而已,學生的文體功能發揮不夠。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批改方法,把作文的批改權交給學生,既可以讓學生在批改同學的作文中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能,產生自信心,又會把自己的作文同被批者的作文對比,找出自身的優點和缺點,這樣就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水平。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只有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從學習到生活,拓寬作文訓練的途徑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和學習生活習慣,進一步提高作文教學的成效,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作文教學是衡量語文教學的尺度,語文教師應重視作文教學。

參考文獻:

[1]《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潘文清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

[3]《小學語文教師》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