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子女教育探析論文

時間:2022-10-10 11:21:00

導語:單親子女教育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單親子女教育探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單親家庭子女教育教育感受

[論文摘要]所謂單親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離異,孩子只跟隨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隨其祖父(或祖母和其他親屬)生活,稱為單親。然而,我們這里所指的單親,還存在另一種情況,即子女父母雙方均健在,也未離異,卻因父或母或雙方外出打工或經商,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只由一方或其它親屬照管孩子,也把它歸入單親家庭之列。由于單親家庭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帶來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針對此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作了深入地探討,并為班主任如何作好這一工作指明了方向。

最近,一些未成年人受到社會生活不良現象的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和錯位;少數未成年人甚至參與吸毒、賭博和敲詐,走上違法犯罪歧途。在這部分未成年人中,單親家庭子女占很大比例,所以單親家庭子女是易出現問題的隱患人群,關注這部分人群,研究這部分人群的教育,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顯得尤為重要。

所謂單親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離異,孩子只跟隨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隨其祖父(或祖母和其他親屬)生活,稱為單親。然而,我們這里所指的單親,還存在另一種情況,即子女父母雙方均健在,也未離異,卻因父或母或雙方外出打工或經商,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只由一方或其它親屬照管孩子,也把它歸入單親家庭之列。這是因為從教育孩子角度而言,仍屬“單親”范疇。所以,我們所提“單親家庭”可以稱之為“廣義單親家庭”。對此我在本班級作了調查,符合這個條件的學生居然占了班級的百分之二十四,在我們這個小集體中就存在這么多的學生。我在1995年參加工作的時候,單親家庭的學生還沒有被放在特殊要求關注的地位,十年以后的今天單親的學生越來越多,作為班主任已經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了這些孩子的身上。我把這些孩子單獨規劃在一個表格中作了比較分析,分析出他們的共同點:不能夠和其他的同學和睦相處,學習沒有積極性,成績普遍中等偏后,性格暴躁或者內向,經常說謊話,做事情容易走極端。這樣的學生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難度,往往在班級中有違犯紀律的同學就是這幾個,他們對同學懷有敵意,稍微有觸犯他們利益的地方,就會表現得非常激憤。作為班主任就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這些孩子已經失去了自己的人生起點,失去了人格形成的源頭,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就要幫助他們在這個班級中找尋起點和塑造完整人格。

怎樣才能做好這些孩子的工作呢?我們既是教師又是母親,這樣的一個雙重身份很利于我們的工作。對待這樣的學生我們首先要做到有愛心。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見,愛在教育中的重要,愛是教育的真諦。教育的藝術就在于關愛學生的心靈,撥開學生眼前的迷霧,以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我現在的班級中有一名男同學,他是在一年級的下學期轉到我們班級的,他的到來打亂了班級的平靜。剛剛到班級沒有兩天,就開始和別的同學打架,當你找他問事情的原因時,他總能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可以說他給我留下的印象一點也不好。

由于這個孩子在班級比較搗亂,很多家長都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玩,陳某某在班級處在比較孤立的地位,而且已經有幾名家長聯合起來找我,要求把這個學生清理出班級。面對這種情況,我利用開家長會的機會,和家長一起來討論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說的:我們的孩子都還很小,都希望有一個純凈的學習環境,但是我們的社會上都不是純凈的,我們怎么能夠要求班級如此呢?我們應該讓我們的孩子適應這個環境,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缺點,但我們不應該因為他身上的缺點多,就說他是壞孩子,我們應該給這樣的孩子多一份寬容,多給他一次機會,如果我們都來幫助他,我相信他一定會改掉缺點,讓我們在座的各位家長和你們的孩子都伸出關愛之手……這次的家長會,陳某某的媽媽參加了,她當時就淚流滿面,表示一定要配合學校的老師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接下來我在班級開展手拉手、心連心活動,讓班級成績最好的學生金天和他結對子,得到了金天媽媽的全力配合。金媽媽也加入了幫助的行列,她邀請陳某某到家里參加金天的生日。當陳某某過生日的時候,我們在班上一起給陳某某唱生日祝福的歌,并準備了禮物,讓他充分體會到“大家庭”的溫暖,鼓勵學生多與他交往、談心,激發他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學習的熱情,在學習中形成關心和愛護他的風氣。愛,如同陽光讓人間充滿溫暖;愛,如同春風給班級帶來和諧;愛能把一個班變成一個模范班;愛能把頑童變成優等生。做為一名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愛的重要作用和豐富內涵。在和陳某某的相處過程中,我有很多次都想放棄,當別的老師向我告狀的時候,當她把別人的眼睛刮傷的時候,當我帶著被刮傷的孩子看病的時候,我真的很想放棄,但我總是問自己“他要是我的孩子怎么辦?”因此,要把愛的陽光遍灑給班級每位學生。要真正做到愛生如愛子其實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現在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陳某某的眼睛中流露出了和他年齡相稱的目光,過去的叛逆也慢慢得不在顯露,而且課任老師也和我說他好了很多,每每聽到這些我都十分的高興。

單親家庭的孩子,有的是在爺爺奶奶身邊生活,由于爺爺奶奶比較溺愛孩子,所以孩子的性格比較敏感,平時考慮多,想法單純,沒有朝氣,不活潑,不愿與同學和老師交談,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性格內向。自尊、信心和勇氣是學生努力改正缺點積極向上的動力,是人的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鑰匙,因而,從尊重和愛護學生出發,教育這類學生,更應是幫助,幫助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及時發現進步之處,不用“笨”、“壞”、“什么東西”等字眼再次刺傷他們,多給他們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自我觀念的形成,喚醒孩子們的自尊,鼓勵振作起來,自強不息。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

學校教育是培養品德、預防矯正不良品德和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的主要陣地,然而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考試成績與教師名利掛鉤,給教師很大壓力,而教師往往將壓力遷移到學生身上,對部分這樣的“差生”處理時感情用事,不能深入細致地做思想工作,使學生容易產生抵觸情緒,逐漸失去自尊和自信,加深了心理障礙,師生關系發生變形。加之班級規模較大,學生差異也較明顯,平時講課難得照顧到差生,使一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信心,得不到及時關懷幫助和引導,反而使他們的缺點錯誤不可控制。為此教育單親子女是一項長期、細致、復雜的工作,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盡心盡力,既要有愛心,又要有耐心,更要有恒心。我們雖然不能還他們一個原本幸福的家,但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個用愛心與溫暖鑄造的“大家”,所以作為班主任除加強自身性格的修養外,還要獻出特殊的愛,只要我們不懈努力,單親家庭子女就會擁有屬于他們的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