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教育促進書法優化詮釋
時間:2022-05-22 10:58:00
導語:電化教育促進書法優化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當前課改的浪潮中,藝術教育由于對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開發學生潛能等起著獨特的重要作用,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書法作為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不僅具有鮮明的藝術性,而且具有重要的實用性。如何在新時代里搞好書法教育,使這門古老的藝術煥發青春的光彩,并進一步弘揚光大,很值得我們探討、研究。在教學中,我們將現代教育媒體用于書法教學,充分發揮電化教育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交互性、藝術性等多重特性于一體的獨特優勢,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效果顯著。
一、渲染氣氛,激發興趣,促使學生樂學
每門學科都有本學科特殊的趣味性,書法亦然。教師應善于營造氛圍,充分激發學生求知求學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促使學生樂學。如上課前,可用視頻展示臺打出本堂課要學習的碑帖或字帖,同時,根據學習的字體和內容播放合適的古典音樂,制造濃郁的藝術氛圍,讓學生置身于聲像俱佳的課堂環境中,一邊準備紙墨,一邊愉悅視聽,感受藝術意境的魅力,實現學生求學思維與教師教學思維的同化。這樣,既組織了教學,又渲染了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還能喚起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與民族自豪感。
二、電教手段,優化教學,促使學生得法
課堂教學關鍵是教師演、講有法,學生學、練得法。這個過程是師生雙向頻繁互動的過程,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應該努力創造更多師生共同參與的機會,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由于一個字、一幅作品一經完成,它們都是靜態的“成品”,其方法技巧、創作流程,學生認識模糊,較難掌握。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用毛筆在黑板上示范、講解,因此學生比較困惑。如果運用電化教學,就能變復雜為簡單,化微觀為宏觀,使不可見為可見,直觀形象,為突破重點和難點提供了便捷途徑。如教師直接用紙墨在視頻展示臺上范書,與平時一樣自然、流暢,藏露、提按、方圓、徐疾、入筆、行筆、收筆等步步到位,清楚準確,學生學書得法,眼到、手到、腦到,效果明顯。特別是鉛筆字、鋼筆字的書寫與毛筆字差別較大,傳統方法難以直接示范,在展示臺上就迎刃而解了,即使輕微的提頓動作學生也一目了然。至于結構章法、布局謀篇、平險疏密、筆斷意連等學生更難掌握的內容,則可以借助多媒體,采用線條、圖形、動畫等形式,變靜態的描述為動態的演示,為學生提供感性形象認識,進而上升到理性認識。
同樣,學生的學習情況必須及時反饋。信息反饋是實現有效控制教學過程、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臺來展示學生作業,其優劣成敗讓學生共同參與討論、總結,通過互動學習,實現師生對話、生生交流,從而達到及時反饋、即時矯正、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三、藝術欣賞,聲情并茂,促使學生成才
書法欣賞是書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之一。它能提高人的藝術創造力,有利于綜合素質的培養。計算機輔助教學信息量大、畫面生動、內容豐富、操作方便,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其本身就是一種美的享受。教師運用它進行書法教學,具有傳統方法無可比擬的突出優勢,給學生強烈的視聽沖擊,激發他們學習書法的熱情,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與藝術創造力,陶冶他們具有高尚的愛國情操,促使他們成為繼承、發揚祖國文化傳統藝術的有用人才。
現代教育技術帶來的不僅是教學手段的優化,更重要的是教學方法、教學環境、教學思想的優化,乃至教學結構、教學模式等深層次的變革。將現代教育技術用于書法教學,為優化書法教學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現代教育媒體與民族藝術的有機融合,使古老的書法藝術更加煥發青春的光彩。
- 上一篇:電化教育在英語教學的作用詮釋
- 下一篇:風電廠場址的地質勘測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