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在教育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11-23 11:07:55
導語:積極心理學在教育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積極心理學是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對待人生、提高心理品質、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的學科,在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大學生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交能力低、心理訴求與實際生活存在較大差距等。同時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重理論輕引導,不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因此,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樹立正確管理目標,為高職學生成長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職學生;教育管理
當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具備扎實專業知識與技能,擁有較強心理承受能力,具有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的高級技能型人才。積極心理學是基于個體價值與人文關懷,提倡積極價值取向,增強學生對生活與學習的自信心,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為走向社會提供保障的學科。在高職學生教育管理中,只有將積極心理學與實際教育管理工作相結合,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1應用積極心理學的意義
1.1有利于培養樂觀向上的心態。相同的事情,擁有樂觀心態的人能夠得心應手地處理,而悲觀的人總是怨天尤人,反而使局面更加糟糕。樂觀的心態可在后天培養形成,在積極心理引導下,悲觀者也能變為樂觀者[1]。運用積極心理學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就能增強其自信心,不斷磨煉意志,克服不良心理,從而更好地應對挫折,以積極心態正視困難。1.2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在高職學生教育管理中,創新思維培養是學生素質培養的核心。這要求大學生積極進取,勇于批判,相信自己,具備一定的獨立性。積極心理學提倡個人的積極品質,激發學生個體的活力。高職教育管理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可以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激發求知欲望,提高善于發現問題并能獨辟蹊徑解決問題能力。1.3有利于培養積極的人格。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及實用主義等不良思潮出現,對學生思想意識帶來了嚴重的侵蝕,不利于正確價值觀的樹立[2]。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可以引導學生客觀地看待社會發展問題,正確剖析道德歪曲事件,弘揚正能量,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形成高尚的人格。
2高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2.1缺乏自信心。高職學生經歷學業失意后,普遍認為自己沒有出息,事業無所作為、希望渺茫,所以精神上往往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上進,學習上不思進取,生活上不夠嚴謹,缺乏社會適應能力,無法形成健康的人格。2.2發展目標不明確。高職學生自我意識不強,自我評價不正確。一方面驕傲自大,擁有遠大理想卻不愿腳踏實地努力奮斗,好高騖遠,希望一蹴而就,有很強的功利心;另一方面自卑懦弱,對自身能力與潛力缺乏信心,不敢想、不敢說甚至不敢做,失敗時心理承受能力差。2.3人際交往能力低。現實生活中,高職學生人際交往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往往沉溺于網絡,試圖在網絡世界滿足內心需求,導致人際交往能力低,心理障礙更加嚴重,內心處于“三無”狀態,即無情(無動于衷)、無力(活力不足)、無心(冷漠)[3]。此外,隨著性意識的覺醒,高職學生不再處于異性疏遠期,而是渴望接近異性,并構建良好的交往關系。有個別學生對內心欲望無法理性對待,使得品德、心理問題及性行為過錯等日益增多。2.4就業擇業困惑。是否能順利就業已成為高職學生面臨的首要問題。高職學生自認為學歷低,專業技能水平不高,十分擔心“畢業即失業”;有些學生不滿意所學專業,又無力改變現實,日益心緒不寧,整天唉聲嘆氣;還有部分學生不敢面對就業,缺乏獨立承擔責任的能力。在高職學生人生發展中,擇業就業是非常重要的抉擇,出現興奮、緊張與憂慮等復雜的心理在所難免。
3高職學生教育管理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現狀
3.1缺乏完善的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高職學生教育管理中,管理制度是基礎條件,是保證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有些高職院校雖然建立了相應的教育管理制度,但制度缺乏執行力或不夠科學,效果難以令人滿意。有些院校沒有針對學生個性需求制訂教育管理制度,對學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制約,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4]。3.2以管理為主,不重視引導。高職教育管理一直以管理為主,對學生個性發展沒有進行正確引導。在很多高職院校,管理高于引導,學生處負責管理學生學籍、成績及檔案,就業指導處負責管理學生就業信息與畢業推薦,后勤部負責管理學生食宿。雖有心理咨詢室,但大多形同虛設,很少開展實質性活動,無法使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3.3評價標準單一,學生個性發展被忽略。高職院校學生評價以成績為主,比如設立獎學金,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對學生而言,學習成績是衡量標準之一,但并非唯一標準[5]。部分高職院校將穩定發展作為學生教育管理的目標,在這一目標指引下,培養出的人才大多是遵守紀律的好學生,個性特征不明顯。
4高職學生教育管理中應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
4.1轉變理念,樹立積極心理學意識。高職學生教育管理中應用積極心理學,首先要轉變觀念,不僅預防學生心理出現問題,還要發現學生優點,發掘學生潛能。高職教育工作者要及時調整心態,重視積極心理學的應用,采用綜合性評價體系全面評價學生,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綜合素養。4.2優化課程設置,注重積極心理學教育。在高職學生道德品質培養過程中,實踐是重要的途徑,所以將積極心理學與學生教育管理相融合,首先要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教師引導學生發現自己與他人的優點,與同學融洽相處,增強班級向心力[6]。另外,學校組織各類文體活動,將積極心理學理念滲入其中,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價值取向,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4.3加大積極心理學滲透力度,養成良好品質。高職院校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大力滲透積極心理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索。同時還要重視師生關系,教師要與學生成為朋友,引導學生主動分享內心的想法,從而形成積極的態度,感悟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5結語
新時期,受學校、家庭、社會等外界因素以及學生自身性格、心理發展、身體健康等內部因素的影響,高職學生心理問題呈多元化趨勢。高職教育管理者只有合理利用積極心理學知識對學生進行引導與幫助,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和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賀玉嬌.新時期教育管理心理學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4):99-100.
[2]張燕.淺析高職學生教育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1):29-31.
[3]路璐.新形勢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者如何加強思想政治工作[J].法制與社會,2018(1):191-192.
[4]季媛.論積極心理學在本科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7(35):243.
[5]徐飛,明星.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團體輔導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44):174-175.
[6]王岑.應用心理學在高職教育管理中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43):51-52.
作者:劉世偉 單位:長沙衛生職業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閱讀療法策略
- 下一篇:護理質量管理在門診護理工作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