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訓及班主任導學作用分析
時間:2022-10-29 10:19:17
導語:干部教育培訓及班主任導學作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班主任是干部教育培訓一線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干部教育培訓中班主任在學習管理上加強導學作用,是干部培訓管理模式賦予班主任的重要職責;是班主任發揮思想引領的有效途徑;是黨校推行靈活、開放及多樣化教學方式對班主任的要求;是適應干部培訓及成人學習特點的需要。班主任必須加強學習,豐富知識,奠定扎實的理論功底,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善于研究新形勢、新問題,把握培訓對象特點和需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形式開展導學服務。
[關鍵詞]干部;教育培訓;班主任;導學
2019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第七章指出:“學員管理是實現黨校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黨校(行政學院)各個班次設專職組織員或者班主任,負責學員管理工作”,同時明確了“學員管理包括黨性教育、學習管理、組織管理和生活管理。學習管理應當加強導學、促學、督學,引導學員完成學習任務。”就學習管理職能而言,賦予了班主任新的職責,那就是不僅要會管,更要會“導”。
一、班主任的導學作用及意義
教學強調“教導”,“教”與“導”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教”是目的,“導”是手段,而當前研究對導學還未有統一定義。“導”可以是指導、引導、輔導、疏導、督導等,可以貫穿學習全過程。“導”是服務主體圍繞教學資源全面落實而采取的諸多服務方法和服務手段的總和。班主任有義務和責任指導學員了解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在培訓學習過程中起到補充引領、總結指導、梳理問題、組織研討、創設氛圍等作用,為主辦與學員、學員與教師、學員與學員之間搭建溝通和交流的橋梁與平臺。由此可見,班主任的導學職能在干部教育培訓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導學是組織員發揮思想引領的有效途徑
班主任是培訓過程中開展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黨校培訓要堅持黨校姓“黨”的原則,加強干部的黨性鍛煉,既是黨校教學的必修課,也是黨校學員管理的重要內容。班主任作為學員黨性教育的組織者,要加強黨性教育研究,增強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在深入了解學員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好每一次黨性教育活動,讓班級形成良好班風和學風,保證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
(二)導學是現有干部培訓管理模式賦予班主任的職責
在黨校培訓管理模式中,一般將教學管理人員分為“授課教師”和“帶班教師”,帶班教師即班主任,兩者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授課教師只是單純的負責講課,本身沒有參與到培訓的全過程,缺少對參訓學員思想深層次需求的了解,學員沒有機會和授課教師進行必要的交流,缺少教與學的雙向互動,無法呈現出教學相長的培訓成效。而學員從工作中帶來的困惑和問題,希望從老師那里得到解答或從同行們那里通過交流受到啟發、獲得經驗。這就需要班主任在授課教師與學員之間穿針引線,課前做好動員準備,指導學員了解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課上做好教師的協助工作,課后做好學員學習效果的反饋工作;同時要注意密切與教學部門聯系溝通,保證教學計劃的貫徹落實,為教師與學員搭好橋、鋪好路。
(三)導學是黨校開放、靈活的教學方式對班主任的要求
黨校教育推行的是以學員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推行“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從過去單一的專題報告、案例分析發展到小組討論、學員論壇、現場教學、專題考察等。多樣化、靈活性和開放式教學方式要求班主任的導學作用在于正確引導學員從不同層面和角度理解培訓內容,引導學員在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支撐下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社會熱點問題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對一些自身感到困惑的問題進行反思,通過分析、研討,以達到碰撞思想、分享智慧、提高學員認識能力和思維水平的作用,讓教學過程實現教學互動、學學互動、教學相長、學學相長的效果。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對班主任參與教學、組織教學更好地發揮導學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利于班主任的導學功能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
(四)導學是適應干部培訓及成人學習特點的需要
到黨校參加培訓的學員大多為基層單位的黨員領導干部,或在本單位擔任一定職務的黨員干部,其工作任務較重,客觀上難以沉下心來學習;同時存在著年齡、學歷、職務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更強調分層、分類導學,以起到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的作用,使其能夠學有所成、學有所獲。干部培訓的對象是成人,一方面學習的目的性較強,以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和獲得個人的成長和成就為核心;另一方面成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其自身有著較為豐富的社會閱歷、工作經歷和生活經驗。學員的經驗和能力就是最好的學習資源。在培訓管理中,班主任要把學員看作是重要的培訓資源,而不是培訓的被動接受者,要鼓勵學員參與到培訓過程中,引導學員之間展開互動,在學員之間營造一種資源共享的氛圍。讓不同的經驗得到交流,形成學員集體的智慧,促使提升培訓效果。
二、班主任應具備的導學素養與能力
近年來黨校在逐步推進教學改革,朝著素質教育與能力提升相結合的培訓目標轉變。教學方式由講授式向案例研討式、參與互動式、考察體驗式轉變,教學內容由靜態向動態轉變,使得班主任在教學中的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從輔助者變為參與者;干部培訓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以及干部培訓學制縮短、內容增多、培訓對象層次高、范圍廣等新情況、新特點,對班主任的政治素養、理論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堅定的政治信仰和扎實的理論功底
黨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國民教育,黨校教育的培訓對象主要是現職黨政領導干部、理論干部及其后備力量,培訓是以增強黨員干部的黨性和提高黨員干部執政能力為主要目標,是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學員的實際需要展開的。班主任工作是黨校的窗口,是黨校塑造良好形象和增強黨校教育感召力的具體體現。因此班主任要引導學員增強黨性,首先自己必須具備堅強的黨性和高水平的政治素養。因此,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立場、觀點和方法;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始終保持對黨的堅定信仰和信心,真正將黨的意識融入教學管理的全過程。
(二)豐富的知識和研究創新能力
1.2018-2022年北京市干部教育培訓規劃中關于開展知識培訓中提道:“著力培養又博又專、底蘊深厚的復合型干部,重新塑造干部知識體系,使之做到既懂經濟又懂政治、既懂業務又懂黨務、既懂專業又懂管理。”班主任雖然不是專職授課教師,但應該有專職教師一樣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在不斷的學習中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具備與學員平等交流的理論和知識素養,這樣才能深入有效地參與各項教學工作,才能有能力配合授課教師完成釋疑解惑的任務;才能結合授課內容對學員所學專題進行適時的總結歸納、提煉點評,以此幫助學員升華對專題的認識。2.班主任的實踐經驗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反思和研究,經驗就不能上升為理性的東西,也就失去了指導意義。班主任面對的是有靈感、有創造性、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變化,善于發現和研究培訓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只有尊重和把握黨校教育規律和干部成長規律,才能做到主動且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了解和掌握干部時代特點的基礎上,結合不同年齡、不同層次和不同領域的干部特點實施人性化、個性化教學管理,提升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三)組織管理與溝通協調能力
干部培訓不是簡單的資源輸出,而是要根據學員的需求選擇供給。班主任在拿到學員名單后,要認真分析研究學員構成特點,利用學員報到與開班前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時間段,與學員進行交流,了解學員工作情況、理論上的困惑、通過學習想解決哪些問題等等,及時與授課教師溝通,向老師介紹學員情況,反映學員需求,保證教學的針對性;班主任是干部教育培訓中心教學活動一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組織工作到位,學員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越高。培訓過程中要溝通好學員與黨校的關系,組織和協調一切教學資源,更好的保證教學計劃的實施,提高培訓的實效性。領導干部的學習不只是提升理論水平,更重要的是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溝通好學員與學員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的作用,調動他們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挖掘學員自我管理能量,實現班主任管理與學員自我管理的有機結合,增強學習型班級建設的效果。
三、有關班主任開展導學工作的思考
(一)開班導學———上好入學教育第一課
培訓班能否順利進行開局很重要。開局開得好不好,關鍵在于班主任入學教育是否到位。班主任要重視培訓學員的開班動員大會,首先要認真領會和把握領導動員講話的內容、精神和要求,從增強學員黨性意識、黨員意識、黨風意識和紀律意識入手,引導學員及時轉變角色和身份,在思想上理解和認識參加培訓是新形勢下組織培養的需要、崗位工作需要和個人成長需要,激發學員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其次要幫助學員了解教學計劃、培訓內容和形式,從理論聯系的層面,引導學員積極思考,提前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習興趣,以便在學習的過程中方向正確、興趣濃厚,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開展導學
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中如何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保證教學計劃高效執行,是班主任必須承擔的職責和工作。1.做好專題輔導的主持說明對于理論性較強的教學課程比如專題講座、主題報告等講授式教學方式,課前導言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盡管是一個很客套的程序性工作,但對提高學員興趣,把握教學專題的基本內容和現實意義、溝通學員與主講教師的互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組織員應積極主動在開講前與教師交流溝通,了解教師的學科背景、學術研究方向、學術研究成果等情況,在主持說明時要凸顯授課教師的獨特性,讓學員對授課主題高度關注,以達到先聲奪人的教學氛圍。專題講授結束應對講座的主要內容和意義做簡明扼要的總結歸納,給學員以一定的啟示。2.現場教學中的點評和啟發現場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較為緊密的一種教學方式,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延伸。現場教學的組織與實施多是以班主任為主,此時班主任一定程度上承擔著教師的職能。現場教學通常包含“走進現場看、聽取現場介紹、現場問答、現場討論和教師點評”五個環節,而教師點評是對整個教學過程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的關鍵環節。如果缺乏班主任精煉而富有啟發性的點評,很容易讓學員對現場教學走入誤區,一定程度上被認為現場教學就是“轉了、看了、聽了”就完了的過程,把對現場教學的直觀感受當作了學習重點。班主任應結合教學內容,注重從現場教學點歸納理論觀點,從強調熱點、難點出發加以點評,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以達到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效果,這是現場教學能否達到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3.研討式教學環節的導學研討式教學是與培訓內容緊密結合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之前班主任要熟悉教學計劃要求和討論主題,緊貼學員掌握的理論觀點和工作實際,精心組織研討。針對中間可能出現的情況、可能提出的疑問等事項做好準備和應對計劃。在研討過程中要營造積極和諧的討論氛圍,鼓勵學員發表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提倡思想碰撞;同時注意把控進度、控制個人發言時間,控制討論的重點和方向,使討論始終圍繞主題展開,并逐步向深層次邁進。討論結束時班主任要及時作出總結、提出不足,梳理和總結學員對相應領域的建設和發展提出的好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為各級黨委和政府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提供有力支撐。對討論中未能解決的問題和疑慮加以歸納,可作為今后繼續研究和討論的方向。4.靈活應用信息技術,為學員做好導學服務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遠程開放教育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利用互聯網可以不受某些客觀條件限制,使教育培訓在更加廣闊的范圍內、更長的時間內開展。然而在網絡教學的環境下,學員更多的是被動接受教師輸送資源與信息,缺少對教育主題背景的了解和認識以及與授課教師精神層面的互動交流。這種“教”與“學”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分離使得導學服務更為重要。(1)課前做好學員個人信息的整理與分析、搜集學員需求,為教學團隊選擇教師及授課內容提供基礎依據,使教學課程更具有針對性。(2)建立并充分利用各種信息交流平臺,如QQ群、微信群,為學員提供分享學習體會、交流學習心得的園地。培訓中與培訓后收集學員對教學的意見、建議和改進訴求,反饋至教學團隊,以幫助教學設計不斷優化,在“教”與“學”之間起到橋梁與紐帶作用。(3)班主任主動與授課教師溝通,根據教師授課主題和學員需求,通過互聯網搜集與之相關文獻資源,作為學習的補充輔導材料推送給學員,引導和幫助學員做好課前研究與課后補充學習。
參考文獻:
[1]易軼虎,張育民.對現代培訓中項目導學的認識與思考[J].人才資源開發,2020(4):51-52.
[2]李麗.開放教育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措施分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18):45-46,49.
[3]丁婉怡.成人教育導學服務的精準化策略[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0):173-175.
[4]張碧翠.做好黨校主體培訓班組織員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4):362.
作者:葉燕梅 王新華 馬雪雁 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 上一篇:大數據信息化個人信息行政法保護研究
- 下一篇:高校小提琴教學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