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學生尊重學生思考
時間:2022-10-29 02:18:00
導語:愛學生尊重學生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教育理念認為:成功的教育者必須是深入細致的了解并尊重學生,管理班級的實質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間雙向的情感交流過程。可以說,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就是一個藝術家,但又遠遠高出其他的藝術家,因為它的作品不是靜止的沒有生命力的作品,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會給社會創無窮財富和價值的人。所有這些都說明了班主任工作的好壞對學校、對學生的作用。教師若能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就會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尊嚴感、愉悅感,讓學生的智力、潛能得到從分發展。師生間只有進行角色換位,才能加深彼此間的溝通和了解,才能創造出獨特而又新穎的教育風格。
一、老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不同,必會導致看人、看事及處事的方法不同,這樣會給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一方面常把自己放到學生的位置去認識、去思考,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另一方面應經常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假如你是班主任,你會怎樣看待這件事,怎樣去處理這件事?這樣做既能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又有利于加深師生間的了解,增進師生間的感情。
班主任如果能做到始終把自己當作班集體的一員,嚴格遵守班規班紀,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讓自己良好的風范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讓自己的浩然之氣、儒雅的舉止,讓自己的神韻、風采使學生折服,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這樣才能讓學生從情感上接納你。那么,學生對老師的心理防線就會慢慢地消失。
老師若要被學生接納,還必須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我們要把鼓舞和關心性的言語當成情感傳遞的靈丹妙藥。高中生要比初中生更懂得愛,更需要愛。他們在逐步成熟的過程中,一方面表現比較成熟、自信、頑強等,但另一方面又比較脆弱,遇到困難容易退卻,這就需要老師的關愛,使他有戰勝困難得決心和勇氣。特別是那些有毛病的學生,他們平時聽到最多的是批評,他們最缺乏別人的理解及老師的愛。因此,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臨下的語言變為平等交流式的語言,把冷冰冰的話變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在思想上、生活上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使他們感到老師可親。逐步建立起一種互愛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班主任要善于運用教育技巧,對于不同性格、不同類型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批評方式,進行合理的引導。在理解、信任、尊重、寬容的基礎上進行師生間的交流溝通,用教師的真摯行為喚起學生對教師的愛,用教師的真實情感溫暖學生的心。
若要和學生談話,就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要對談話對象的思想、心理、問題的原因及社會、家庭、學習生活環境等,做到心中有數。談話中可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引導,或說經歷、談感受,或樹觀點、辨是非,或引典設喻、寓情于理,做到忠言順耳,讓學生心悅誠服。例如對脾氣暴躁、容易沖動的學生,采用商量式的批評;對于自尊心強、固執己見的學生,多采用循序漸進式的批評;對于依賴性強、試探性心理比較突出的學生,易采用能動式批評。批評時要考慮學生的處境和態度,一時不能接受的,可以轉移話題,緩和氣氛,采取冷處理的方法。以平和的心態,分析緣由,全面分析,恰當處理。例如可以通過給學生傳小紙條、進行周記對話等書面形式,以平靜的方式批評教育學生;面對學生家長,應該先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然后再指出學生的不足,接著和家長一起商量教育方案,這樣一來,既不損傷家長的面子,又調動了家長的教育積極性,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認為老師夠朋友,從而心甘情愿聽從老師的教導,師生關系變得親密無間。
三、尊重學生的知情權、參與權和選舉權,是提高學生的是非判斷能力,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主人翁責任感不可少的因素。在教育方法上盡量避免使用傳統式的命令、要求等方式,要盡量運用公眾評價、公眾道德、公眾群體心理形成等手段來達到目的。樹立群體價值觀,使每一位學生都意識到自己是群體的一部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關系著這個集體。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廣泛聽取學生并及時采納正確的意見和建議。這時,提出意見的同學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就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和強化,就可以使管理學生的方式有“控制型”轉向“參與型”。例如讓學生參與制定班級本學期的工作計劃及規章制度,由班干部帶頭與其他同學共同商量擬定《班級公約》,使規章制度具有群眾性,形成共同認識并且共同遵守。
把選舉權下放給全體學生。在選舉的時候,讓學生交上選票之前,認真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優秀學生?班上有哪些同學讓我敬佩?……給學生提供這樣的思考過程,就是給學生一次自我教育的機會,學生的是非觀念、道德觀念正是在一次次比較、辨別、判斷中逐步形成的。對班主任而言則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設法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風。
讓學生形成集體主義觀念的良好途徑就是班級的一切活動,讓學生懂得辨別美丑善惡是非的道理,并把這種道理轉化為駐扎于心靈的道德信念。在集體輿論健康的班級里,班主任正是由于坦然自若的尊重學生們的選舉權。絕大多數學生的道德評價、是非判斷與班主任是一致的。從表象看,教師對學生的選舉“放任自流“,實際上是教師已通過平時的教育引導不露痕跡的決定了學生們的正確選擇-----教育者的理智與藝術正在于此!對優秀班干、三好學生的選舉,不僅是讓少數學生感到一種榮譽,而且讓每個投票者感到自己對集體的責任,感到作為集體主人翁的神圣與自豪!
總之,渴望被認同、渴望被賞識,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精神需要,被賞識是個人精神生活的陽光、空氣和水分,它體現的是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賞識”觀念下的教育注重的是接納、寬容、和諧和幸福。給學生創設寬松自由的成長環境。要尊重、理解、關心、幫助、支持和賞識學生,讓學生感到被接納、被信任。真正有尊嚴的班主任,大多數是那些懂得自尊與尊重學生的人。讓學生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確立做人的尊嚴與自信。因此,對于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和頑強的毅力,始終保持“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態度,堅持反復抓、抓反復,常抓不懈。從學習、紀律、課間操等各方面,長期負責,耐心持續地做好學生工作。努力使他們的思想、言行、學習態度、紀律觀念等穩步提高,一步一個腳印朝前走。
- 上一篇:初級會計人員培訓研究
- 下一篇:新生管理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