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故事潤心靈

時間:2022-10-29 02:32:00

導語:巧借故事潤心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巧借故事潤心靈

【摘要】筆者在平時的教學的中,發現老師往往因為恨鐵不成鋼,在教育學生時,有時態度粗暴,言語過激,使得師生關系緊張,教育效果并不好.于是我嘗試著用包含哲理的故事去教育他們,教育效果比較好。我從自己的教學歷程中選取了幾個小事例,將自己一點教育心得談一談。

【關鍵詞】巧借故事;滋潤心靈;完善自我

【Abstract】Theauthorintheusualteachingcenter,discoveredteacheroftenbecauseexpectstoomuch,wheneducatesthestudent,sometimesmannercrude,saysawordextremely,causestheteachersandstudentsrelationsanxiously,theeducationeffectisnotcertainlygoodThereuponIattemptwithamcontainingthephilosophythestorytoeducatethem,theeducationeffectquiteisgood.Ihaveselectedseveralyounginstancesfromownteachingcourse,anowneducationattainmentdiscussed.

【Keywords】Skillfullyborrowsthestory;Moistensthemind;Consummationoneself

那日偶逛書店,信手翻閱了全國十佳母親之一吳章鴻女士的一本書《每天進步一點點》。她的家教方式讓我眼睛一亮。吳女士的兒子吳純多年來一直在國外學音樂,作為單親媽媽,她選擇的教育方式是:寫信或選摘文質兼美的文章寄給兒子,讓那些蘊含人生道理的文字去無聲地教育孩子。兒子成功了,吳女士也成功了。

讀到這里,我不禁心有所動。我的學生總不像我想象的那樣,我需要教育他們,引導他們,但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教育時若表情僵硬、語言尖酸刻薄、話語滔滔不絕,效果恐怕不好。若把她的做法用一用,如何?于是在平時的教育中,我時不時借用一些故事,讓師生間的交流更輕松些,也使孩子的心靈得到滋潤,行為有所變化。于是,我給學生繪聲繪色講故事的場景頻頻出現。

1成功始于夢想每次考試后,許多學生心里都有著失敗的陰影。有的學生人在教室,心卻在迷茫的飄蕩,精神不振,學習得過且過,甚至有人破罐子破摔。于是有次考后我給學生講——臺灣作家林清玄生長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有次干活干累了,父子倆就坐在田邊休息,他一言不發地望著遠方發呆。父親問他想啥,他說:“等我長大了,我想每天坐在家里等人給我送錢。等有了錢,我要去看金字塔。”父親笑他太荒唐。

可他勤奮學習,廣泛閱讀,成了作家,來自出版社的錢源源不斷地寄往他家,理所當然地,他游覽了金字塔。

學生聽后,沉默不語。但第二天交上來的以“我的理想”為題的作文里,個個信心百倍、斗志昂揚。孩子們知道,人有了夢想,成功就有了希望。現在的他們,個個積極進取。夢想已在他們心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2白色山茶花某女生小時患病,走路不靈便;臉上又布滿青春痘。為此,她整日心情抑郁。不敢與人交往。“老師,世上真有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嗎?”她在周記中這樣寫道。我沒有回答,只親手抄錄了一篇小文章,夾在周記里。

“潔白、美麗的山茶樹,滿滿地開了一樹的花。那花兒從青綠的小芽兒開始,到越來越飽滿,到完全綻放,每一朵花都開得認真、自信。就因為每一朵花只能開一次,所以它極為小心地絕不錯一步,它慎重和認真地迎接著生命中唯一的春天。”

“孩子,十六歲的花只開一次,快樂的開吧!”第二天上課,我驚喜地看到,從不抬頭的她竟自信地抬起頭聽課,我知道,這朵花熱情地綻放了。

3憤怒的魚小勝名如其人,火氣勝,脾氣躁。常因小事難以跟人相處。有次我剛進教室,碰見他和前桌吵得正兇,原因是別人無意蹭落了他的書。我沒說啥,只輕輕講了個故事:

“北方的河流生長著一種魚,喜歡繞橋墩打轉。某天,它像往常一樣正繞得歡時,突然一不小心撞到橋墩上,頓感頭暈目眩。等清醒后,不禁怒從心起,氣得它使勁繞橋墩打轉。怨恨使它越轉越氣。越氣越轉……這時,一只飛鳥從頭頂飛過,一把抓住這只毫無防備的魚美美飽餐了一頓。”

小勝若有所悟。晚上我收到一張小紙條,“老師,我會成為一個明智的人的。”自此,該生嚴格自律,與別人相處日益和諧。

4腳比路長月考后,某生理科成績不理想,學習勁頭頓減。“老師,無論我咋努力,我還是學不會,學又何用?”我熱情地看著他的眼睛,一個故事脫口而出:

阿拉比國坐落在風沙肆虐的大漠深處。國王對四個王子說:“我打算將都城遷往美麗富饒但遙遠的卡倫,去那里要戰勝沿途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你們試試吧!”結果,前三個王子要么被大山擋回,要么被大河攔回,要么被大漠嚇退。唯有四王子興沖沖地返回見父親,盡管他衣衫襤褸,滿面灰塵,但他高興地告訴父親:“到卡倫只需18天。”父親鄭重地說:“我早知道只需18天。我只想告訴你們——腳比路長。”

他的眼淚慢慢溢了出來。“老師,我懂了。我現在缺少的是邁動雙腳的勇氣。但你放心,我的腳一定會邁得更有力,更有耐心。”我們相視而笑。后來,他的成績一點點進步了。

一個個故事,替我講述著人生哲理。他們像絲絲春雨,默默地及時地潛入學生的心靈,滋潤著他們的靈魂,引導他們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從而迎回自己嶄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