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前情感培養論文
時間:2022-09-18 10:21:00
導語:教師職前情感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師情感的職前培養具有前瞻性和持久的教育效力。師范教育階段對師范生進行教師職業情感培養開發可遵循“三個貫徹始終”的培養原則:職業情感的內驅力培養貫穿教育學課始終;愛心和良心教育貫穿教育學課始終;教師職業美感教育貫穿教育學課始終。
[關鍵詞]師范院校;職前教育;教師情感
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培養中小學教師的搖籃,隨著辦學層次的提高,它更主要是面向小學培養小學教師。但師專學生的教師情感一直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在學生入學階段,我們曾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3%的學生不愿意做教師,87%的學生不喜歡做小學教師,95%的學生不愿意回到農村做小學教師。筆者走訪了一些畢業后在中小學工作多年的畢業生,發現他們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們這個層次學校生源的特殊情況不能不說是一個主要的原因。我校師范類的學生是從初中招來的,而且絕大部分來自農村,很多學生都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太好,承擔不起上大學的費用才到此就讀,也有一些學生考高一層次的大學無望,不得已才來到師范專科學校。這些學生對未來要從事的職業,無論是情感方面還是認知方面都很茫然,也不愿意再回到農村。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如果對教師職業的情感仍停留在原來的認識水平上,教師職業情感發生危機,就不能不令人深切擔憂。雖然我們也不排除日后工作中可以培養教師職業情感,但那畢竟需要漫長的時間。由此,筆者認為師范教育的重中之重,不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理論知識和教育技能的傳授,而是強化對學生進行教師職業情感的培養與開發。多年來,我們在培養師范生教師職業情感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事實證明,這種探索效果是顯著的。對中小學教師職前階段進行教師職業情感的培養與開發是對國家未來負責任的教育舉措。
一、教師職業情感的時代特征
教師職業情感是極其豐富的,有一定特殊性。它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人或事物及周圍環境的關切、喜愛的心理活動,是高級社會情感。筆者認為新時期教師情感應具有如下主要特征:從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穩定而持久的職業動力;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負責任的愛;求真務實的事業心與上進心;獲取成就的動機與爭當教育專家的渴望;強烈的求知探索、創新興趣;善于交往的性格;高度的自我調節和完善能力;高雅、時尚的審美情趣與昂揚振奮、熱愛生活的執著精神;淡然處世、心懷感激、不計功利、無私奉獻的平和心境。
二、教師職業情感培養
教師情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復雜過程,既有職前培養開發,也有職后培訓養成。職前培養開發更具有前瞻性和持久的效力。在師范教育階段重視教師情感教育,并將其納入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中實施,是改變目前重視教育理論和技能學習忽視職業情感教育現狀的重要課題。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堅持將“三個貫穿始終”的培養原則作為指導思想來開發、提升學生的教師情感,并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
(一)職業情感的內驅力培養貫穿教育學課始終
教師對學生進行職業榮譽感、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的教育,使他們保持做教育的內在動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職業的認知
培養學生對教師職業的認知能力,使之對教師職業有全面、深刻、科學的認識是教育學課培養教師情感的首要切入點之一。為此,對教師職業的性質、特點、意義、作用、功能及其價值的深入講解和討論就成為教學分量很重的熱門話題,教師可以采取的教學方法一是談論,二是辯論。教師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引導學生分析這些問題,以免他們日后進入真實教育情境后失望,更不要講空洞的大道理,讓他們覺得教育離他們很遠。教師應通過列舉學生們身邊的、已知、認可的事情論證教育對人的作用,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從而激發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教師職業的神圣使命感,為其將來從事教師工作打下堅實的認知基礎。
2.職業的興趣培養
教師如果厭煩教師職業,僅僅憑著責任心來工作,這種責任心在強大的壓力下就會變成一種負擔。樂意做教育工作,教師才能竭盡全力,持之以恒。興趣培養越早越好,準教師們一旦對自己將來從事的事業產生了興趣,就一定會以旺盛的精力和巨大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專業學習活動中,才能在未來的工作中展現出敬業愛崗、銳意進取的風貌。筆者根據興趣培養的規律,嘗試了一些做法:第一,教學中經常設置“兩難的教育情境”,如補課、排榜、減壓、上網成癮等敏感問題,激發學生探討的興趣。用學過的教育理論分析解決教育中的兩難問題,學生可以領會到科學育人的魅力,感悟到一個教師成功幫助問題學生時的樂趣。第二,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看一些優秀教師的教學示范錄像,看著名師游刃有余地駕馭課堂以及所展現出的綜合能力,學生由此產生羨慕、向往、嘗試的情緒沖動,從而初步形成做教師的職業興趣。
3.職業的自豪感
學生沒有當教師的體驗,要體會當教師的自豪感的確是一個難題。理論說教的效果當然不好。筆者后來摸索出虛擬法,即是讓學生假設、想象自己是教育戰線上的一名教師,或者是在偏僻山區執教,或者是在特教戰線,或者是問題班級的班主任,或者是有專業特長,等等,任其自由虛構和想象,每個人都在自己不同的崗位上做出了讓人羨慕、受人夸贊、得到社會和學生認可的業績,也得到了榮譽和薪酬,更包括學生成人、成才后對自己的感激。筆者請學生想象:“面對這一切的時候你內心的感受該是怎么樣的呢?”學生自豪和幸福的情感油然而生。
4.職業的德福共享
個體在工作與生活中領會、體驗人生的幸福、崇高與人格的尊嚴,只有具有崇高教師情感的教師才會得到這樣的幸福感受。這樣的感受和體驗是個人人生幸福的源泉。熱愛教師職業,做好教師工作,是教師的人生幸福所必需的,其最大的受益者是教師本人。因為真正的道德境界應該是發自“本心”的。發自“本心”的東西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也是最能感受幸福的。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教育理論的同時,把教師職業道德情感變成發自“本心”的道德呢?方法之一是組織學生討論“做教師對我的好處”,然后要求學生寫演講稿“我做教師最受益”,并選擇寫得好的學生在全體學生面前做演講。方法雖然簡單,但學生心里卻留下很深刻的記憶。(二)愛心和良心教育貫穿教育學課始終
教師職業情感的核心是對教育對象的熱愛和尊重。人們把“有愛心”放在對教師期望值的最高點。中小學教育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性、細微性等方面的特點,尤其需要教師具有教育的愛心和良心。
1.用名言警句激勵學生
名言警句對后人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警戒作用。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的名言警句很多,筆者采用的做法是每周都給學生留一段教育家或者是有影響的教育實踐工作者的話來警示、感化和激勵學生,如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個好的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和孩子們交往的一種樂趣”等。筆者將其稱之為“每周一名言”。教學中教師恰當運用名言警句既可以擺脫空洞的說教,又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深受學生的歡迎。
2.用優秀教師的先進事例感動學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向學生介紹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跡或者讓學生聽優秀教師的事跡報告,會使學生被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所感動。而優秀教師身上共性的東西之一就是這些教師對學生都有著非常熱愛,正是這種愛成就了他們的事業,使教師人格熠熠生輝。
3.用反面事例警示學生
正面的事跡鼓舞人,反面的事例警示人。電視上、報紙上時有反面的教育案例報道,這些都可以成為教師教育學生的反面典型。面對那些缺乏愛心和良心的教師,學生們都憤怒不已,而此時,把這種憤怒的情感及時轉化為教育人的愛心和良心就會恰到好處,所以“別誤人子弟”就成了我對學生們常說的話,這句話也因此成了學生們的口頭禪,成為教育人最起碼的良知而被納入準教師們的德育認知體系中。
4.用師愛的真諦勉勵學生
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師的愛心和良心教育,必須弄懂究竟什么是師愛,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有些教師自己覺得很愛學生而學生們卻不領情呢?為什么對學生善意的批評教育卻招來學生的反感甚至抵觸呢?新的歷史時期學生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師愛呢?真正的師愛是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負責任的愛。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特別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質,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發現學生的細微變化,滿腔熱忱地期望學生成才,充滿信任地鼓勵學生成才,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筆者常對學生說,教師不能“糊涂地愛”,學生們也因此考慮愛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師職業美感教育貫穿教育學課始終
通過審美教育培養起來的情感是一種愉悅人的身心的感情體驗,是一種積極的最高層次的感情體驗。通過對師范生進行職業美感教育,特殊的美育教育,準教師們能夠對未來的職業有美的感受、美的理解、美的追求,從而樹立崇高的教師職業情感。
1.感受美
教師職業美感無處不在,就看你能不能發現。課堂上教師的人格特質,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充滿哲理的話語,動感的教態,恰當的服飾,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本身的內在美無不彰顯著巨大的美感魅力。面對一堂優秀的觀摩示范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挖掘這些因素,充分感知美,從而幫助他們感受崇高的教師職業美感。
2.傳播美
教師的職業美需要教師來傳播,每個教師都是美的使者和傳播者,哪個學生不喜歡給他們帶來美感享受的教師呢?一個教師如果能把課堂變成美的發源地,讓學生充分感受教學的氛圍美,知識的內在美,從而喜歡教師,喜歡學習,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這樣的教育讓學生充分感到做一個受人歡迎的教育者的幸福與美好。“當教師就要當一個讓學生喜歡的教師”的信念會使得準教師們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3.創造美
教師職業美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創美育人。現實的教育工作中,是不是教育者的勞動都是“創美”呢?那些教育活動中不合規律、既無秩序又不和諧的現象,那些矯揉造作、缺乏個性和情感的東西能說是美的嗎?教師通過讓學生舉例分析教育活動中形形色色的“造丑”現象來告誡他們要創美育人,積極拓展學校教育的審美空間,做一個真正的職業美的踐行者和開拓者。通過開展創美育人教育,學生們發現理想、美夢這樣的詞匯原來就沉睡在他們心中,原來教育真的那樣平凡而神圣,崇高而自由。
四、有利于教師情感培養的幾點建議
第一,關于課時。中小學教師職前教師情感的培養是搶抓教育先機的舉措,課時必須保證,但目前我們教學計劃中教育學課時僅是每周2課時,總計18周,教學時間非常緊張,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好減少教學實踐環節,這對準教師的教師情感培養是不利的,因此筆者建議有關部門適當增加課時。
第二,關于實習。教育實習對中小學教師職前教師情感的培養是最重要的教育實踐活動,效果也最好,但多數學校根據教學計劃安排最后一個學年的半個學期時間來進行教育實習,有的甚至不足半學期,僅八周,實習時間偏少。筆者建議有關部門可以嘗試將實習時間由半年延長至一年,或者嘗試改變現有教育實習的模式,變一次集中實習為分階段、分內容的實習。
第三,關于考試。目前師范類專科學校在學生三年級時有一個“3+4”升本考試,但教育學卻不在考試學科之內,而教育學課程恰在學生大三時學習,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教育學的積極性,也給我們的實際教學帶來很大的阻礙,因此筆者建議有關部門可以嘗試將教育學列在考試學科之內。
教師職業情感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程,利用學生在學校期間對其職業情感進行積極培養開發,可以充分利用學校教育優勢,搶抓先機,讓準教師們對未來的職業有一個清醒、正確的認知,在他們心中樹立崇高的職業情感,使“當教師就當一名好教師”這樣的信念深深地根植于學生心中,為他們成為一名符合社會需求的優秀教師打下堅實的思想情感基礎。
- 上一篇:小型農機具展示會講話
- 下一篇:農村低保戶危房改造和救助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