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教育哲學概念以及培育
時間:2022-11-17 03:13:00
導語:老師的教育哲學概念以及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的教育哲學是教育哲學體系中富有生命力的生成點之一,它旨在以普通教師的“教育觀”闡述深刻的教育哲理,弘揚教育理念,開啟教師應有的教育明智。普通教師的“教育觀”是大眾化的教育觀。大眾化是當代教育哲學發展方向之一,也是教師教育實踐的強烈呼喚,但大眾化要求是深入淺出,既要能“深入”,又要能“淺出”,這是一種雙重的高要求。本文試圖從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內涵、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培養等方面來探討如何達到或接近這一雙重要求。
一、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內涵解析
教師是教育使命的直接承擔者,在教育活動中處于特殊的地位,他們對于教育的認識和思考,將深刻地影響著教育的成效及其學生的未來。美國當代教育哲學家喬治·F·奈勒認為:“個人的哲學理念是認清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惟一有效的手段。如果我們是一個教師或教育領導人,而沒有系統的教育哲學,并且沒有理智上的理念的話,那么我們就會感到無所適從。”這一觀點,凸顯了教育哲學對于教育者尤其對于教師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日益深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教育哲學為工具和手段來對教育進行一種更深層的認識和思考,教育哲學成為教師教育行為和教師成長的智慧之源。盡管如此,在現實的教育活動中,教育哲學的重要性仍然未能在教師教育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重視,多數人認為教育哲學是理論工作者的事,與教師的教學活動沒有多大關系,教育哲學在教育實踐、教師成長中獨特的、無法替代的作用尚未明顯地顯示出來。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教師認為教育哲學與個人的生活、工作無甚關系。無怪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石中英教授呼吁:“讓教育哲學成為教師的精神資源”。因此,將教育哲學同教師的工作﹑生活與事業及其內在修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是發揮教育哲學應有功能的一個突破口。
教育哲學是用哲學的辯證思維,以教育領域中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為研究對象,對各門具體教育學科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揭示教育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科學。它既是教育觀,又是教育研究的方法論,它從超越的角度來回答“教育是什么”﹑“為什么教育”之類的元問題,為教育提供一種獨特的理解方式。教師要能夠從超越的角度對教育予以獨特的理解,就必須要具有相應的教育哲學理念。教師的教育哲學理念是教師探討教育領域諸方面問題的指導思想,它是由教育哲學知識、教育哲學觀念、教育哲學信念、教育哲學認知能力、個性化教育智慧等要素構成的有機體系。這些要素緊密聯系,相互作用,不可或缺。在教師的教育哲學理念體系中,教育哲學知識是基礎,是根基;教育哲學觀念是引導;教育哲學信念是關鍵;教育哲學認知能力起決定性作用;個性化的教育智慧是靈魂。
1.教育哲學知識是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基礎與根基
教育哲學知識就是人們運用哲學的辯證思維對于各門教育學科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而形成的認識成果,諸如教育本質、教育目的、教育價值、教育各要素及其相互間的關系等方面的成果。這些成果超越了具體的教育學科層次,從“元”的角度對教育領域若干根本性、全局性問題進行高屋建瓴的概括和總結,充分展示著人類的教育智慧水平。教育哲學知識是以系統化的理論形態為存在的主體,是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對于教育哲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是形成和提高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根基所在。只有掌握了這些理論,才能使自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攀登。
2.教育哲學觀念是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引導因素
教育哲學觀念是人們對于教育本質、教育價值、教育領域各要素間相互關系的總體的帶有某種傾向性的看法和觀念,包括教育的育人觀、價值觀、教師觀、學生觀等等。如“注重教育的價值關懷和獨立意義;追求完美人格,提倡五育并舉;主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就是蔡元培的教育哲學觀念。這些教育哲學觀念,引導著蔡元培先生的辦學道路并創造了北大的傳世校風。教育哲學觀念以教育思想為依托,對教師認識和理解教育起著引導性作用,是形成和提高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精神要素。
3.教育哲學信念是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關鍵要素
教育信念指得到人們內心確認和堅信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理論等。從信念的主體角度看,教育信念包括教育管理者的教育信念、教師的教育信念、學生的教育信念、公眾的教育信念等等。教師的教育哲學信念是指在對教育的深化認識和理解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個性化的對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或教育觀念的確認和堅信。教育哲學信念深刻地體現了教師對于教育之“真”的追求及其堅定的科學精神,是形成教師自我批判能力的內在依據。它會促使教師主動而且自覺地將自身所從事的事業由平凡升華為崇高,因而它是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關鍵要素。
4.教育哲學認知能力是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決定性要素
教育哲學認知能力,是指人們在運用哲學思維對各門教育學科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的活動中所必備的個性心理特征,它包括教育知識的假設能力、對教育尋根究底的追問能力、對教育價值的追求與發現的能力、對認知活動的整體駕馭能力、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等。其中,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是核心。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又叫反思能力。反思性是哲學的一個最基本的思維特征。教育哲學就是要對教育事件、教育生活、教育問題尋根究底地反思。教師的反思能力,是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為保證成功地達到預期目標,而將自身的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籌謀與調控的能力,這種能力又可劃分為:教師對自己教育教學活動計劃的預見能力;對自己實際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監督、評價和反饋的能力;對自己教育教學活動進行調節、校正和有意識的自我控制能力。這些能力直接決定著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高低,是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直接的決定性要素。
5.個性化的教育智慧是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靈魂
教師擁有的智慧,主要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與教師角色密切關聯的教育智慧。所謂智慧個性,是指由一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決定的特有的、個性化的智慧特征。從構成上看,智慧個性是一個人的人格魅力、智力優勢以及人生激情的完美結合,是每一個人所具有的獨特的智慧財富。人格魅力是智慧個性中的“主板”;智力優勢是智慧個性中的“處理器”;人生激情是智慧個性中引導人們忘我奮斗、勤奮探索、開創事業的原動力。由此,我們把具有個性風格的運籌和駕馭教育活動的方式稱為個性化的教育智慧。
教師個性化的教育智慧,是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靈魂,這是由教育哲學的本質決定的。哲學是“智慧之學”,教育哲學繼承了哲學為智慧之學的本性,它以追求啟迪人類教育智慧,確立教育價值取向,指點教育迷津為己任,促使在教師反思教育行為、沉思教育明智、汲取人類全部教育智慧活動中生成個性化的教育智慧。教師擁有教育智慧,就會以師生最少的支出獲取最大的教育效益。
縱上所述,教育哲學理念是教師教育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教育哲學理念包括教育哲學知識、教育哲學觀念、教育哲學信念、教育哲學認知能力、個性化教育智慧等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結構而成為的一個有機體系。探討教師教育哲學理念及其結構,是促使教師生成和提高教師教育哲學理念的基礎,也是將教育哲學與教師內在修養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一項重要工作。
- 上一篇:加強網絡建設和網絡技術研發探索
- 下一篇:科級領導任職大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