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建設培育合格人才
時間:2022-03-20 03:55:00
導語:師德建設培育合格人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尚的師德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基礎,對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通過對一些學校教師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現實卻不容樂觀。必須引起高度關注,并系統規劃,開辟師德教育的新途徑。
一、需要關注的問題
1.道德標準下降
50%的師生認為教師沒有把對人民教育事業的高度負責放在第一位,把教育看作是傳承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傳播崇高理想的一項偉大事業,而是僅僅作為一種職業和謀生的手段。72%的教師認為政治學習不太重要或不重要;41%的學生認為教師之間不能以誠相待、相互支持,73%的學生認為領導與師生之間不是心心相印,而是表面服從,內心不服,或矛盾尖銳、水火不容。這種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漠不關心,對國家政治形勢的漠不關心,對集體發展的漠不關心,對學生成長的漠不關心,對同事情感的漠不關心,將嚴重背離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師德標準和光榮稱號,阻礙人民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影響培養人才的質量。
2.物質欲望上升
48%的學生認為教師最關心的不是學生的發展和成長,而是個人價值的實現和物質利益的索取。青年教師熱衷于拿文憑,中年教師熱衷于掙錢,老年教師熱衷于養身。35%的學生認為教師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書育人方面,而是放在了第二職業或爭名奪利上??傊?,教師熱衷于與教學、科研無關的牟利活動,影響著學生的成才。大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很滿意”或“較滿意”的僅為37%,學術水平為44%,教書育人為40%。34%的學生認為教師對學生不能一視同仁,存在以利取人或以家庭政治地位取人的現象。對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定,僅有40%的學生認為比較客觀公正,60%的學生認為教師有接受學生或家長的心意,考試任意送感情分和泄題現象。可見教師的師德水準離學生的要求還有較大的距離。
3.敬業精神不強
有的教師不求功名,不思進取,不悉心敬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創新缺乏探索和研究。70%的學生認為教師的角色意識、職業道德觀念淡薄,道德理想迷失,存在行為失范問題。教學中精神不足,用心不到位。科研上急功近利,不愿意從事基礎理論研究,學術浮躁,根基不牢。調查中39%的學生認為老師備課不認真,講課敷衍了事,不能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敬業奉獻精神狀態不佳。
4.育人意識淡薄
大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大學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人。這一任務的完成主要靠的是教師。但有不少教師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給學生傳授專業技術知識,幫助他們掌握將來就業的一技之長,因此只滿足于課堂教學,認為對于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身心素質培養,是學校領導和黨務政工干部的事,抱著與己無關的態度。沒有意識到教書育人是一個良性循環的系統,也是自己的工作責任,在教書育人上沒能真正用心下功夫,或者是沒有把育人放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首位。81%的學生認為教師與學生溝通不多或對待學生冷漠。不少大學生感嘆平時找老師難,希望與老師有單獨的交談。59%的學生認為教師對學生不關心或不太關心,認為與老師感情很深的僅為3%,40%的學生認為有感情,59%的學生認為缺乏感情。可見學生呼喚師愛,社會呼喚真情。
5.表率作用缺乏
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的師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有的教師對自己要求不嚴,在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上自覺性較差,以身作則不夠;有的教師為人師表意識淡薄,缺乏自尊自愛精神,自身素質離一個大學教師的行為準則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有的上課自由散漫,遲到早退,上課接手機;有的儀表不整,著裝不嚴肅,上課吸煙,舉止粗俗;甚至有個別教師自由主義思想泛濫,信口開河,借一些個人成見和怨氣任意發牢騷或表露不滿情緒,給學生做了很不好導向。36%的教師和39%的學生認為教師對自己思想覺悟、本職工作要求不高,以身作則不夠;在紀律方面41%的學生認為教師不能自覺遵守紀律。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知識水平、道德修養、文明水準、精神面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大學老師來講:面對著信息社會的激烈競爭,面對著千千萬萬個渴望成才的莘莘學子,如果用一般的道德標準來要求教師,顯然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要求。
二、影響師德建設的原因
1.社會環境
57%的學生認為社會環境是影響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因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期,社會上貪污腐敗、弄虛作假、巧取豪奪、揮金如土,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及西方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觀,使高校的師德建設受到嚴重沖擊。不少教師產生種種迷茫和困惑。而道德的教育提升往往滯后于社會的轉型,從而使現實生活中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和消極現象得以滋生與蔓延。
2.學校管理
學校教育管理是影響師德建設的主要因素。近幾年各高校都在狠抓教師隊伍建設,主要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在業務上對教師要求多,有指標;在職業道德、約束機制、導向機制等方面,56%的學生認為流于形式,對教師的思想道德教育基本上處于無目標要求、無具體措施、無專人過問的自由渙散狀態,思想教育的內容、形式、方式方法不到位。這勢必導致教師重業務、輕道德現象的不斷蔓延。以致于有一小部分教師不知不覺地步入了迷途。
3.自身素質
46%的教師認為自身素質是影響教師師德建設的關鍵因素。不少教師缺乏社會實踐的鍛煉,思想道德帶有學生時代的浪漫色彩和偏激心理,以至價值觀錯位。還有不少教師沒有系統學習過倫理學,教師職業道德先天不足。也有不少教師盡管已為人師,其道德認識能力,道德是非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選擇能力也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問題,在教師職業認識上有偏差,沒有真正認識和理解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內涵和外延,缺乏教師的神圣感、光榮感和責任感。容易被“票子”、“帽子”、“房子”等實際物質利益所誘惑。
三、師德建設的途徑
高校師德建設,是一項塑造人格的系統工程。必須高度重視,系統規劃,開辟新途徑,探索新辦法。
1.加強領導干部道德教育
領導干部的道德素養是高校師德建設的關鍵,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發展能否順利進行,關系到能否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校風、教風;關系到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同志強調,“領導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這樣,才能有威信,說話才有力量,工作才有凝聚力,感召力,這是其權力影響力所無法企及的。領導干部是師德建設的領導者、組織者,只有加強黨政領導干部的自身建設,提高領導干部的執政水平和領導藝術,使領導干部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關心每一位教師,切實解決教師的實際問題,用寬廣無私的愛心滋潤師德的生長,高校才能形成良好的風氣。要求教師做到的,領導首先做到;要求教師不做的,領導首先不做;要求教師、群眾受教育,領導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只要領導干部能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高校的師德建設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和保證。
2.加強教師的師德教育
一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集中培訓、學習和自學,啟發教師在師德修養過程中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覺悟,認真學習十七大精神以及歷代中央領導有關教育方面的論述,自覺進行道德修養,形成師德建設的內動力。二是以老帶新。為新教師配備帶教老師,把師德教育寓于教師業務培養之中。三是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示范作用。選好典型,精心培育,大力宣傳典型,通過召開教書育人交流會、師德楷模報告會、優秀教師表彰會,用先進典型的事跡說服人和激勵人。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如:教學大獎賽、師德建設大討論、師德演講賽等貼近群眾、貼近工作、貼近生活的活動。寓教于知、寓教于樂、寓教于美、寓教于行,用知識開啟心扉,使教師的思想境界始終處于時代的前沿。五是搞好媒體宣傳,凈化校園環境。借助學校廣播、校報、黑板報等傳播媒介,大力宣傳師德建設的意義、目的和規范要求,營造師德建設濃郁的校園氛圍,使高校教師人人自覺地為人師表,積極地爭當師德的表率。
3.加強制度建設
一是規范師德內容。建立與教師職業和時代特點相適應的師德體系。使教師明確師德方向、師德核心、師德重點、師德基礎及師德所具有的責任性、知識性、先進性、創造性、典范性、民主性、自律性。使教師嚴格按照師德標準規范自身行為,形成內心信念,達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境界。二是制定用人制度。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用人,量化和細化用人的考核指標,避免考核工作的隨意性、盲目性。建立真正能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分配制度,形成“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的動態管理機制,切實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創造性。三是建立激勵機制通過物質與精神兩個方面的激勵。對履行師德義務的優秀教師應給予表彰和獎勵,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四是落實監督制度。實行自律與他律相結合,領導監督與學生監督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不斷鼓勵教師自我加壓,嚴格自律,以達到慎獨的高境界。五是嚴格評價制度。抓住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實驗實習等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把師德考核測評結果與教師的晉級、提升、評優、年度考核、聘任、評職稱等方面掛鉤,并且采用一票否決制,強化考核激勵效果,不斷提高教師師德和業務水平。
4.關心教師生活
要尊重教師,提高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不論怎么困難,也要提高教師的待遇,為他們創造條件,切實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具體問題。特別是在評職稱、住房、兩地分居等方面,凡有能力解決的就要立即解決,暫時解決不了的應做好解釋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教師的后顧之憂,使之體會到自己在學校中的價值,給教師一個與“人類靈魂工程師”職責相適應的社會地位。另外要研究新時期教師的價值定位,確立正確的符合時代特點的教師價值觀。我們不能一味地讓他們做“蠟燭”,“毀滅自己照亮別人”,而應讓他們象珍珠那樣在“照亮別人”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 上一篇:野豬獵捕管理工作通知
- 下一篇:依法行政考核情況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