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師德建設要求研究
時間:2022-02-28 03:52:23
導語:新形勢下師德建設要求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的形勢下,隨著教書育人的環境的變化,社會、學校和學生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發揚自己的長處、善于激勵、開發學生潛能、善于學會學習、正確對待失敗、合理利用時間,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歷練自己,提高自身修養,這樣才能適應新的教育形勢。
關鍵詞:師德建設;開發潛能;歷練;修養
世界偉人師教出,國家廉吏德修成。工作在教育戰線上的廣大教師是人力資源的培育和造就者。每個教師不但要當好伯樂,善于發現千里馬,而且要善于培養和造就千里馬。隨著市場經濟的沖擊,教師職業道德、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義”與“利”難以妥善處理,所以加強師德建設刻不容緩。
一、教師要善于發揮自己的長處
長處是人生的一片沃土,人生成功的種子就埋在它的下面。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凡能在世界上生存者,皆因其有所長。“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就是這個道理。“駿馬能歷險,耕田不及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而取短,智者難為謀。”廣大中小學教師,要抓住自己職業的閃光點,發揮自己的長處,使之要與工作成績結合起來,與工作任務的完成結合起來。長處從工作上來看,它體現在工作的任何一個環節處處都有用武之地。在學生舉棋不定時拿出決策;在課堂討論時作出判斷;在學生困難時拿出辦法;在處理學生問題時無懈可擊;在引導學生學習時運籌帷幄;在學生人生抉擇時高瞻遠矚,從而使自己的人生日臻完美。
二、善于利用激勵、開發學生潛能
哈佛大學曾經有一位心理學教授名叫詹姆斯,專門研究激勵的作用,他認為普通的人由于缺乏激勵,他們的潛能只發揮了20%~30%,如果通過激勵,他的潛能就很容易發揮到80%~90%,會增加三到四倍。我國著名學者劉佛年在談到創造力時說:“只要你有一點新意思、新觀念、新思想、新方法,就可稱得上創造。”這說明每個人都蘊藏著創新的潛能,普通人與天才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發現和開發學生的潛能,特別是那些學習不太好的“問題生”,他們的潛能一旦被挖掘,就如火山爆發,勢不可擋。要用心的激勵帶來智的激勵、創造力的激勵。
三、善于學會學習
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養成勤讀書、勤思考的習慣。教師的教學就是一個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的問題。不會學習,就不會教書,或不能很好地教書。教師要給學生一瓢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要運用理論上的指導,特別是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工作實踐的創新與發展。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奔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入手,要廣深結合,從廣度上講,要涉獵廣泛,比較全面;從深度上講,要有所見解。廣而不深,知識結構就會雜亂無章;深而不廣,知識面就會過于狹窄單調。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學習經濟、政治、教育的新知識、新理論、新觀念,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業務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價值、為本職工作建功立業。
四、善于正確對待失敗
蘇軾說:“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工作和學習中若遇困難和失敗,要利用歸因理論進行分析研究。如果你把失敗歸因于智力差、能力低,穩定的內因,則不會增加今后努力持續性行為。假如把失敗歸因于工作中任務重、難度大或者當前的不正之風等穩定性外因,則可能降低自身的自信心,就會減少努力程度和持續性。教師在工作中隨時都會遇到許多困難,例如班級管理、教學質量提升、考試成績評比、新課程改革推進、教學方法革新、新的教育技術運用、職稱評定等,都會給教師的生活帶來許多不如意,只有正確對待失敗和挫折,不灰心、不氣餒,以一種平和的心態,才能在困難面前自強不息。
五、善于利用時間
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益就是生命。關于時間問題,柏拉圖早已提出“二八定律”,即將80%的時間精力集中于20%最重要的事情的處理上,這樣就可以避免一事無成。堅持當天事當天完,不要拖沓,凡事趕前不趕后,不要“負債”,因為時間的“債務”是無法償還的。教師的職業是全日制、長時間、重負荷的勞作,起得早,睡得遲,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思想麻痹,所以只有利用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來處理最重要的事情,從小事中走出來,才是明智的選擇、成功的條件。總之,教師都應有一種極大的榮譽感和責任心,發揚殘燭精神,愛崗敬業,授智育人。正所謂無聲潤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師;粉筆立身全是玉,教鞭點石可成金。
作者:劉德庫 單位:甘肅省慶城縣驛馬中學
- 上一篇:新時期教師師德建設研究
- 下一篇: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