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師德建設文獻綜述
時間:2022-03-31 08:50:43
導語:小學教師師德建設文獻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社會背景下,教師職業道德問題頻上“熱搜”,教師失德一度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因此,對于教師師德建設的研究具有極高的實踐意義。本研究從概念、維度、問題、策略、工具、政策六個方面,分析近年來對師德建設已有研究成果,總結其內容,發現其不足,深入探索在新時代“準則”背景下,未來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研究方向。
高為師,德高為范,“師范”二字有千鈞之重。教師是否具有良好的師德是其職業是否能長遠發展的“驗金石”。我國對于教師師德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彼時,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誨人不倦”“以身作則”等思想開始踐行流傳,時至今日依然是教師立于三尺講臺的基本準則;后有唐朝韓愈所做《師說》,“傳道、授業、解惑”的思想使其成為我國教育史上第一篇較全面地在理論上論述師道的文章。而在今天,對于師德建設的研究又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賦予了其新的時代意義。
一、概念研究
小學教師是履行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通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后方可參與教學工作。關于師德,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解釋,一般來講,廣義的師德指教師的一切個人道德,而狹義的師德指教師及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時所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師德建設是指不同主體,例如政府、學校和教師,他們各自發揮其主體作用,使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個人道德修養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簡單來講,就是要求教師具有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始終堅持正確的師德導向,不斷加強自身道德觀念的建設、提升自身內在道德修養(見表1)。
二、維度研究
對于教師職業道德的劃分,目前基本上有四種分類方式,第一是“范疇維度”的師德,第二是“關系維度”的師德,第三是“層次維度”的師德,第四是“專業維度”的師德。1.范疇維度。從范疇來講,新時代的教師道德應包括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為人師表等,要求教師具備博愛、民主、公平、正義、耐心、寬容、理解等良好品質。不僅要繼承我國優良的傳統師德,還要緊扣時代主題,弘揚師德的民族精神,使得傳統的師德諸如“有教無類”“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能夠被賦予新時代的內涵從而薪火相傳綿延不絕。2.關系維度。所謂關系,即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家長以及教師與其他人員之間的聯系,這些聯系的道德規范也是教師師德的重要體現。3.層次維度。一個普通教師逐漸成長為優秀教師、卓越型教師、教授型教師甚至是專家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每一階段教師的理想信念不同,目標要求不同,對自身發展的期望不同,因此所要追求和達到的師德也各異,層層遞進,直至追求更加高標的師德。4.專業維度。這一維度主要著眼點是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的專業度體現在教師的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有俗語講:“學生需要一杯水,教師就必須有一桶水。”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能力才有資格擔起教書育人的重擔,才能不斷追求更高標準的師德以完善自己的教師人格、提升個人魅力、進而促進職業的成長與發展。
三、問題研究
我國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重名利、輕師表、缺失奉獻精神、無終身學習意識等方面。教師“失德”是現下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四、策略研究
現有的研究中,關于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策略多集中于這幾個方面。在理論層面提出要完善教師職業道德的概念,在管理層面提出建立健全師德建設的領導管理機制、健全師德旳監督和激勵機制。在教師自身發展層面,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強化道德辨識能力。在法律層面,指引正確輿論導向、完善教師職業道德制度建設、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促進師德建設的法治化進程。在個人層面更新青年教師德育的理念、提高青年教師個人素質、提高道德自律意識(見表3)。
五、工具研究
在通過查閱、搜集關于小學教師師德的相關書籍、期刊、報紙等,我們發現,現有的關于師德建設的研究方法大多為文獻法、調查法、比較分析法。多以問題為線索展開,遵循從原因到策略的邏輯和規律進行研究。
六、政策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教育部先后修訂和頒布了四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從最初的六條職業道德到最終的六個方面的規范,我們不難看出,每一次的修訂都與時代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每一次修訂試行都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當代教師師德建設的發展(見表4)。
七、討論
從以上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綜述來看,多數研究都與時代相關聯,這與我們做新時代“準則”背景下的小學教師師德研究的初衷是一致的,與時代背景掛鉤,更能體現所做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我們也發現,國內關于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關注點多在于教師的失德行為,對于師德建設的策略性研究還處于理論階段,顯得不“接地氣”。如何高效建設小學教師師德的策略研究將是我們下一步關注的重點。
參考文獻:
[1]王智秋.基于教師專業標準的小學教師職前培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2
[2]李國東.加強農村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
[3]鄧鎮毅.加強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途徑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
[4]錢曉敏.蘇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職業道德的調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5]彭迪.農村中學教師師德建設研究[D].河南工業大學,2012
[6]龐雪.我國小學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
[7]李煌.小學教師師德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湘潭大學,2015
[8]周新偉.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5
[9]胡曉航,楊炎軒.教師道德成長的三大機制與策略[J].教育科學研究,2014
[10]赫興無.新形勢下中小學師德建設體系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16
[11]蔡辰梅.中小學教師的偏差性師德認知及其重建[J].中國教育學刊,2019
作者:岳軍祥 呼倩 解曉玲 單位:寶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
- 上一篇: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機制探究
- 下一篇:地方高職院校輔導員師德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