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解題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10 02:21:00

導語: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解題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解題探究論文

分數除法應用題是小學數學高年級教材中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因為這類題比較抽象,學生往往容易因分析失誤而錯解。我在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摸索總結出一句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解題口訣。應用這個口訣讓學生解答這類問題,能極大地提高學生解決這類題型的準確率,效果十分顯著。

這個口訣就是:知“1”用乘,求“1”用除。

一、我們先來了解什么是“1”。

“1”,就是單位“1”,也就是“標準量”。如:

(1)我班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這里是把男生人數做為一個標準,拿女生人數跟男生人數去做比較,我們就把這里的男生人數叫做單位“1”的量,即標準量。女生人數是比較量。

(2)果園里桃樹的棵數比梨樹少。這里是把梨樹的棵數看作單位“1”。

(3)今年小麥的總產量比去年增長了10%。是把去年小麥的總產量看作單位“1”。

二、怎樣運用這個口訣呢?

我們仍然以前面的例子做基本條件來進行說明。

(1.1)我班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男生有25人,女生有多少人?

分析:這道題里是把男生人數看作單位“1”,而男生人數是已知的。根據知“1”用乘列式為:

25×=20(人)

(1.2)我班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女生有20人,男生有多少人?

分析:這道題里還是把男生人數看作單位“1”,而所求的量也是男生人數,即所求的量是單位“1”的量。根據求“1”用除列式為:

20÷=25(人)

(2.1)果園里有桃樹30棵,桃樹的棵數比梨樹少。梨樹有多少棵?

分析:這道題里是把梨樹的棵數看作單位“1”,求梨樹有多少棵,就是求單位“1”的量。而桃樹的棵數相當于梨樹的(1-)。所以根據求“1”用除列式為:

30÷(1-)=50(棵)

(2.2)果園里有梨樹30棵,桃樹的棵數比梨樹少。桃樹有多少棵?

分析:這道題里還是把梨樹的棵數看作單位“1”,而梨樹有30棵是已知的。并且桃樹的棵數相當于梨樹的(1-)。根據知“1”用乘列式為:

30×(1-)=18(棵)

根據前面的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總結出運用這個口訣解決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是:

1、找出題中單位“1”的量;

2、判斷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量,還是待求的量;

3、根據知“1”用乘,求“1”用除這個口訣列式、計算;

4、檢驗,寫出答案。

三、運用這個口訣時應注意的事項:

1、雖有分數數量,但無分率關系的非典型性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如一輛汽車每小時行60千米,2小時行多少千米?),不適用于此口訣。

2、有分率關系的百分數應用題和倍數關系應用題,都適用于此口訣。如:

(3.1)某村今年小麥的總產量是198噸,比去年增長了10%,去年小麥的總產量是多少?

分析:這道題里是把某村去年小麥的總產量看作單位“1”,求去年小麥的總產量是多少,就是求單位“1”的量。根據求“1”用除列式為:

198÷(1+10%)=180(噸)

(3.2)某村去年小麥的總產量是198噸,今年小麥的產量總比去年增長了10%,今年小麥的總產量是多少?

分析:這道題里仍然是把某村去年小麥的總產量看作單位“1”的量,而去年小麥的總產量是198噸,是已知的。根據知“1”用乘列式為:

198×(1+10%)=217.8(噸)

再舉一個倍數關系的例子:

同學們折紙花。折了30朵紅花,折的紅花是黃花的3倍,折的黃花有多少朵?

分析:這道題里是把黃花的朵數看作單位“1”(即1倍數,標準量),求黃花有多少朵,就是求單位“1”的量。根據求“1”用除列式為:

30÷3=10(朵)

3、用口訣前教師應先讓學生明確算理,這樣學生用起來因為知其所以然,才會得心應手,不出錯誤;用口訣列式時,應注意數量與分率的對應關系,即:

知“1”用乘:單位“1”的量×所求的量對應的分率=所求的量

如:例子(2.2)中,30×(1-)=18(棵)

30是單位“1”的量,(1-)是所求的量對應的分率,18(棵)是所求的量。

求“1”用除:已知的量÷已知的量對應的分率=單位“1”的量

如:例子(3.1)中,198÷(1+10%)=180(噸)

198是已知的量,(1+10%)是已知的量對應的分率,180(噸)是單位“1”的量。

這個口訣是否簡單實用呢?找幾道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試一試。

記住這個口訣和上面的這兩個關系式吧!它對你解答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會有很大的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