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情況的調查分析

時間:2022-03-18 09:15:00

導語:普通高校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情況的調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普通高校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情況的調查分析

摘要:本文著重調查研究分析普通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興趣、動機與規律。旨在探索提高高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增強課外活動的效果。

關鍵詞:普通高校動機興趣課外活動

課外體育活動是實現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重要組織成形式,也是增強體質發展個性重要途徑之一,為提高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效果,本文著重調查研究了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興趣與動機,探索一系列措施,為在高校普及課外體育活動提供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隨機抽取普通高校男女大學生2000人,進行了問卷測評,有效回收率94.5%。

1.2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分析法,座談法和基本常規統計法。

2.測試結果的研究與分析

2.1大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動機與分析

課外體育活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課外鍛煉的一種內在力理:(表1)

表1課外體音活動動機調查表

學習動機

男生1628人

女生263人

合計1891人

人數

比序

人數

比序

人數

比序

增強體質

752

46.1

1

68

25.86

1

820

43.36

1

健美的體形

68

4.18

6

43

16.35

3

111

5.87

6

強壯的體格

243

14.93

2

12

4.56

7

255

13.48

2

提高學習效率

49

3.01

7

23

8.75

6

72

3.81

7

豐富生活情趣

177

10.87

4

48

18.25

2

225

11.90

3

發展個性,尋求心理平衡

194

11.92

3

30

11.41

4

224

11.85

4

競技比賽

34

2.09

8

11

4.18

8

45

2.38

8

提高達標等級

121

743

5

28

10.65

5

149

7.88

5

從對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機的調查來看,男生排列在前四位的動機是增強體質(占46.19%)強壯體格(占14.93%),發展個性,尋求心理平衡(占11.92%)。女性排列在前四位的動機是豐富生活情趣(占18.26%),健美體型(占16.35),發展個性,尋求心理衡(占11.41%),調查結果表明:男女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多集中在增強體質,豐富生活情趣及強壯體格,健美體型方面。這與學生的自身需要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還說明學生已認識到了體育的價值和功能,這正是他們參加課外活動的主要原因。

2.2大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興趣分析與研究

從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來看,男生排列前三位項目是藍球(27.8%),足球和健身運動(18.4%),排球(12.1%),合計占58.3%,女生排列在前三位的項目是:形體健美(31.4%),藍球球(14.5%),中長跑(13.8%),合計占59.7%,這表明男女生體育興趣的穩定趨于明顯集中,女生的興趣穩定性略高于男生。項目的選擇上,男女生大都選擇有明顯的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娛樂性內容。

2.3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出勤率分析

從一個學期三次隨機抽樣(見表2)得出,一年級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出勤率最高,其次是二年級、三年級,出勤率最低的是四年級,其原因是: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大學,對新的體育學習環境、內容、手段和要求等各方面處于了解好奇之中,比如,對完成大學體育必修課程沒有把握,擔心體育“達標”是否能通過等,所以參加與頻數呈最高狀態。二年級學生相對于處于穩定階段。三年級學生則由于結束了兩年的系統體育教學之后,無任何督促與壓力,所以出勤率明顯下降,四年級學生由于專業課程負擔較重每學期有一半時間要下到附屬醫院實習,故參加體育活動受到時間限制,出勤率最低。

表2各年級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頻數統計表

年級

總人數

時間

參加人數

平均人數

94級(一年級)

758人

學期初

151人

19.92

150人

19.35

學期中

188人

24.80

學期末

101人

13.32

93級(二年級)

757人

學期初

133人

17.57

125.67人

16.60

學期中

157人

20.74

學期末

87人

11.49

92級(三年級)

707人

學期初

74人

10.47

68人

12.96

學期中

88人

12.47

學期末

42人

5.94

91級(四年級)

698人

學期初

28人

4.01

18人

2.58

學期中

19人

2.72

學期末

7人

1.02

3、提高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超味性,實效性的主要措施。

(1)首先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內容進行相對穩定的活動方式。為此,我們確定了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體操、武術、健美操、田徑(含達標)為活動內容。由學生自己根據興趣愛好與特長自由選擇。

(2)在我們的教學改革和教材的編寫中,要兼顧到學生體育活動興趣趨向于健身健美運動和娛樂性運動的特點。選編一些學生直接感興趣的教材內容。對普遍受到學生喜愛的娛樂性運動,學校體育教研室應協同學生會,團委等部門,利用節假日和課余時間,盡可能多組織一些這類活動和競賽。

(3)在抓課外活動同時,結合達標項目舉行小型多樣的單項比賽,對早操,院代表隊訓練進行齊抓共管,做到統籌兼顧,全面提高,我院達標率自90年至今均保持在95%以上,其中優秀率達35%左右,連續三年被評為省達標優秀單位。在早操、課外活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89年至94年被省教發,省體委授予群體工作先進單位。

4.結論與建議

(1)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興趣和動機富有明顯的社會性,更服從于未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需要,生活的職業志向和抱負成了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

(2)加強課外活動的組織工作,學生輔導員班主任、特別是體育教師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加強組織及輔導工作。在早操,課外活動起核心作用,加強高年級學生課外活動管理工作。

(3)學校還應從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改善運動場地,器材設備和衛生條件,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鍛煉環境,以激發學生的鍛煉動機和興趣,使其逐步養成經常鍛煉的好習慣。

(4)要完成增加學生體質的任務,僅靠每周90分鐘的體育課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在的課外體育活動才能得以實現。

(5)學校體育的改革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地位,隨著體育走向世界,面向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發展以及人們文化經濟、生活的改變和變化,終生體育之思想被人們所重視,尤其是是把培養學生“體育能力”作為學校體育目標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學校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將成為學校體育自身的“大課堂”,課堂90分鐘完成不了的任務以及學校各種任務將在課外體育活動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彌補和完成。課外體育活動作為學校體育的“正業”,將為學校體育以及整個學校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主要參考文獻

1《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3.3

2《湖南師范大學學報》1993.增刊

3《浙江體育科技》1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