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3-20 04:02:00
導語:初中體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耐久跑是周期性的大強度運動項目,能培養持久奔跑能力和速度耐力。它要求運動者的中摳神經系統具備較高的機能穩定性,心血管機能與運動機能相適應。
經過長時間實際鍛煉,心臟功能、呼吸功能得到提高。在冬冷夏熱和疲勞的耐久跑練習中還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耐久跑既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又要求有一定的耐力,因而在教學力要緊緊抓住速度、耐力這個主要矛盾來安排教學。采用短跑、論文中跑和超長段跑(包括野跑)以及其它形式的練習。
從生理角度分析,耐久跑成績取決于人體在活動中攝取外界空氣中氧的水平和無氧條件下的工作能力。100米跑無氧代謝占50%左右,有氧代謝占10%左右。
500米跑無氧代謝占60%左右,有氧代謝40%左右;1000米跑無氧代謝占5%左右,無氧代謝可以提高血液中堿貯備量,從而可以中和無氧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乳酸,提高中樞神經在弱酸環境中的工作能力。反復多次的最大強度練習,能增強人體最大負荷能力,提高速度。但短跑又會產生不利的一面,過多的強度跑,人體本身會產生大量乳酸,酸堿度失去平衡,導致肌肉神經興奮性下降,肌肉疲勞無力。
反復多次耐久跑練習,可提高人體呼吸系統和心血管機能水平,而且掌握了運動時要適當加深呼吸深度的方法,最大攝氧量水平升高。但單純練長跑容易制成慢定型,這就要求我們變換練習方法和內容,采用短、中、長距離練習,有利于提高速度耐力,克服無氧和有氧代謝練習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是提高耐久跑練習水平的重要手段。量和強度是運動負荷的兩個方面,兩者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可以互相促進,不斷提高。在練習時要根據中學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從實際出發。總的負荷不能太大,1000米跑時,一開始應是勻速跑,在300和400米時開始沖刺。
鑒于上述理論基礎,在具體教學中,要首先對學生講清耐久跑的意義,講清耐久跑中出現“極點”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注意掌握適宜的量和強度,同時在教學中要身體力行,注意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
初一時,通過學習原地擺臂,體會擺臂與呼吸的結合,先學習小步跑,再由小步跑轉入中速跑,注意跑與呼吸結合好。適當加一些高抬腿跑、后蹬跑,連續單腳跳等輔助練習。
初二時,在初一學習的基礎上開始進行彎道路教學,彎道跑教學要與耐久路結合進行。同時出現變速跑,要求快和慢跑交替進行練習,發展速度耐力。
三年教學中要安排越野跑,但距離、強度要有不同安排,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為了避免使學生感到枯燥單調,易疲勞的現象,可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變換跑的形式。如“8”字跑,蛇形跑、游戲等方法。
- 上一篇:初中升學考試體育思考
- 下一篇: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方案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