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體育課學習積極性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0 03:18:00

導語:學生體育課學習積極性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體育課學習積極性研究論文

培養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學生積極性提高在心理上表現主動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精神飽滿,求知欲強烈。在生理上反映為大腦興奮性增強,激素分泌增多,心肺系統活動加強。課堂行為和效果方面表現為能接受較大的運動強度和密度,技術掌握加快,鍛煉的效果較好,不易發生傷害事故。當老師的勞動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尊重,教師的表率作用和施教水準將會更高。由此形成良性循環,真正體現教與學的兩個積極性,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本文根據文獻資料和教育實踐中的體會,歸納綜述如下:

1重從宏觀廣域范圍調動學生積極性

1.1社會調動

社會“大氣候”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重要影響,近年來全國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和素質教育的提倡,升初、高中加試體育,對學生的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在大氣候的影響下,深知作為一個公民應有爭做“強民”而不做“弱民”的高度責任感,因為身體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標志,參不參加身體鍛煉不是個人的小事,而是能不能成才,能不能勝任艱苦工作,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大事。

1.2學校導向

學校的領導不應該讓思想仍停留在追求“升學率”上,要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提高體育認識,充分發揮體育在學校工作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改善體育教學的環境與條件,購齊必要的體育設備,搞好場地建設,使學生和教職工有一個良好的體育實踐環境。如練背越式跳高,沒有海綿墊,老師就無法施教,學生只能望而興嘆;體操器械破舊就會導致學生受傷,這樣的條件學生怎能有很高的積極性?學校領導在改善教學條件的同時,更應按《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規定每年舉行田徑運動會和其他各類體育競賽,調動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1.3社會宣傳

我國出臺了許多關于體育方面的立法和開展全民體育的有關規定,在電視和刊物上推廣的健身方法也日漸增多。但由于宣傳的力度不夠,在一些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人們對體育的參與意識不高,方法匱乏。社會宣傳主要依靠政府部門和宣傳媒體,應多介紹開展體育的好處和方法、法規和政策。

2教學過程課中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方法與手段等要素組成的,各環節都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性。

2.1教師方面

從教師角度來講,能采取的對策、措施很多,但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調動學生積極性。

①教師語言:教師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使用形象的語言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一個重要方面。譬如教學生蹲踞式起跑時,盡管老師講了前腿如何,后腿如何,兩手如何支撐,重心如何前移,但到了起跑時,學生怕跌筋斗,大多數還是站起來后再跑出去,蹲踞僅僅是擺個樣子。筆者在講述時把蹲踞式比作好似拉長了的橡皮筋迅速彈出去一樣,同時還做出準確的示范動作,結果學生勁頭十足,在做好重心前移的姿勢后,勇敢地沖出去,使蹲踞式起跑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形象化語言,能啟發學生對現有知識的應用,使之融會貫通。比如,在彎道跑時,教師不是一開始就講彎道跑的動作要領,而是對學生說今天我們要做一個物理實驗。學生聽了很驚奇,接著就用同學們在物理課上學過的向心力、離心力的原理,闡述了彎道跑中身體必須保持一定的傾斜度和傾斜度與速度成正比的道理,然后組織學生練習,同學們把彎道跑訓練變成了對物理原理進行驗證的實習,練起來情緒特別高漲。

②教師的儀表、姿態。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誘因。教師在體態、儀表舉止和技術動作示范等方面應給學生以楷模,使學生產生羨慕的“心理定勢”,這種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一個體魄強壯,體型勻稱,姿態瀟灑,動作優美,身著整潔運動服的體育教師,會對學生產生很強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標準的示范動作。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在認識客觀世界過程中有80%以上的信息來自視覺,形象記憶在理解和保持記憶方面都明顯優于邏輯記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用準確的示范,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例如:一個背越式跳高的完整動作,完整清楚地講解要領固然必要,教師能親自做1—2遍正確的示范動作更重要。因為一個正確的示范動作,不僅能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而且能提高興趣,增強記憶效果,這一心理反射的過程為:注意→興趣→羨慕→模仿的欲望→積極參加實踐。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此而被動員和激發起來。

③教師的情感。教師受黨、國家和人民的重托而肩負對后代的教育、教養的任務。在課堂上應該隨時從各方面關懷學生,特別是對那些情緒不高,積極性受到了挫傷的學生,要區別情況分析原因,及時注意,酌情解決。例如:有的女生膽小,怕羞,不敢跳馬,那就應該降低器械高度,降低教材難度,耐心指導技術,加強保護措施。又如:有的學生一時學不會復雜的動作,那就應該分解教學或采用誘導練習。又如:有的學生由于教師或同學用語不慎而傷了感情,情緒不高,那么就應該注意教態,處理好團結問題或暫時調組。對待新生應該體貼關心,親切和藹,平易近人,注意交流思想感情。應該照顧并善于利用女生愛干凈的心理特點,可以事先請她們幫助把器械墊子抹擦干凈。

④教師的業務素質。教師的業務水平是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體育教師業務水平,包括田徑、體操、球類、武術、游泳、氣功等專項知識、技能以及體育的多學科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學技巧教學藝術諸多方面,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體育教學效果。

2.2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發揮主體的能動性是提高學習積極性的最生動有效的辦法。

①提高認識,樹立為“四化”而學習和鍛煉的信念。必須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校體育不僅為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有健康的身體來完成全部學業,而且為走向社會自身繼續成長和發展身心素質打好堅實體育理論和技能基礎。認識到健康的身體是未來事業成功的支柱,認識到自己的健康不僅是個人的事,而且是關系民族興衰的大事,從而增強積極參加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欲望、動機和興趣,使體育鍛煉成為自覺行動。

②貫徹課堂常規,引導積極性的發揮。課堂常規是保證課的正常進行,調動主觀能動性而制定的公約。如:提前做好上體育課的準備,及時換好運動服裝,提前到達場地,做好上課的思想準備,遵守課堂紀律,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練習,積極思考領會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掌握練習方法。不閑聊、不打鬧,不談論與上課內容無關的話題,集中精力上好課。對執行常規的好人好事,教師應及時表揚。激勵競爭、拼搏,倡導正義、友誼和一切行動聽指揮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和人文素質。

③積極參加課外鍛煉,認真復習課堂上所教運動技術,努力提高身體素質水平,培養自覺地經常地參加身體鍛煉好習慣的。

2.3教材

精選教材,優化教學內容,對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影響甚大。貫徹《大綱》精神,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已有的運動基礎,選擇通過努力實踐能基本掌握的教材。如果所選教材難度過大,大部分學生經過主觀努力仍不能掌握,就會失去學習信心而影響興趣。反之,如教材內容過于簡單,毫不費力即可掌握,就會使學生感到沒有什么可學,也會影響興趣。

2.4教學方法、手段

①比較法:例如教學生背越式跳高時,一般學生開始時做不出展腹姿勢。如果教師光說這個學生做對了,那個學生做錯了,那么做對的學生聽了很得意,錯了的就不感興趣,特別是這種重復指點次數過多時,會導致學生喪失信心。如果教師采用正誤比較的方法,叫做得好的同學先做,要求桿上上體后傾展腹,再請做得不好的同學模仿、體會一次,然后再講解,進行比較,這樣,一比一照,學生主動練習的積極性會高起來。

②競賽法和游戲法:體育課中盡可能運用競賽法和游戲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僅可在跑、接力跑、障礙跑中采用,在其他教材中亦可采用。如在急行跳遠練習中,教師要求學生在空中成蹲踞姿勢后伸小腿落地,就在沙坑前的三米左右拉上一根橡皮筋,要求學生跳起后腳跟超過繩子落地,最后分別比賽,比哪一隊跳過繩子的同學多,學生在練習中越跳越有勁,結果伸腿也學會了,成績也提高了。

③多樣化的練習形式:練習形式多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效果,學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強,他們喜歡多變的、手段新穎的練習方式。譬如準備活動,不能老是采用一成不變的跑步和做操,機械地枯燥地重復,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假如教師能結合課的內容和教學任務,變換成競走,矮步走,側身跑,交叉步跑,后踢腿跑,前后側踢腿跑,變速跑,花式圖案形走、跑、雙人操、輕器械操、活動性游戲等等,學生的興趣會大大增加。

2.5其它手段

①創設生動活潑和諧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創設包括教學現場的環境和人際關系心理環境。現場環境如:跑道平整、沙坑松軟、場地界線清晰、器械和場地的有關色彩對比和諧。心理環境包括:師生合作和學生相互合作的凝聚力,愉悅歡快的情緒,頑強拼搏競爭取勝的氛圍等。為創設最優的教學情境教師應不斷提高教學藝術,一成不變的命令式教學,態度過于嚴厲、生硬、動輒訓人,不但不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相反會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形成離心力。教師應該經常同學生一起參加活動,了解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使創造的情境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并且以身作則,用自己的熱情去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②及時評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及時、公正、客觀的評價,能積極影響學生的心理活動。對學生即使微小的進步,用積極肯定的語言加以鼓勵和表揚,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加深對體育課的感情,提高學習積極性。除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評價語言如:“很好”“有進步”“不錯”“繼續努力”等外,教師還要用體態語言來評價學生,如微笑、點頭、鼓掌等。及時評價要快準確,特別注意對不同對象掌握不同分寸。對有驕傲情緒的學生,要促使他們虛心,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有進步,也希望其他同學一起進步。對基礎差的學生應注意觀察,只要有微小的進步即要肯定,沒有進步也應鼓勵以激發信心,不能冷落、視而不見,置之被遺忘的角落。即使對后進的頑皮生若真情所至,也能金石為開。

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從來是教學改革的主題,也是教師教學的一條原則。教師的主導作用首先要從這里發揮。課堂以外的社會教育,學校的導向教育,體育宣傳教育,應在廣域的范圍內起號召和鼓勵作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要像一根紅線一樣,由“自覺積極性原則”貫徹始終,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