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體育障礙消除良性運行論文
時間:2022-06-26 04:29:00
導語:社會體育障礙消除良性運行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以社會運行論為理論依據,分析了社會體育運行的相關問題,從反面分析了社會體育運行和發展的障礙因素,并簡要提出了消除這些障礙因素的對策,旨在為人們提供一些發展社會體育的建議,促使社會體育消除障礙因素,實現和維持良性運行的狀態。
【論文關鍵詞】社會體育社會運行社會體育運行障礙條件對策
社會體育是一項關系全體國民身心健康的公益性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明確要求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構建全民健身體系。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滿足生存需要后,需要層面不斷提高,享受和發展的需要成為主要需求,而社會體育正能夠滿足人們的享受和發展需要,因此我們需要發展社會體育來滿足社會和個體的需求,但社會體育的運行和發展不可能是直線前進的,在它發展的道路上有許多障礙條件。本文就社會體育發展中可能遇到的障礙條件及相關對策進行了簡要分析。
1社會運行和社會體育運行
1.1社會運行
社會運行指社會有機體自身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表現為社會多種要素和多層次子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它們多方面功能的發揮。社會運行和發展的類型有三種,分別是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中興運行和模糊發展以及惡性運行和畸形發展。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指特定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統之間以及各系統內不同部分、不同層次之間的相互促進,而社會障礙、失調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范圍之內。
1.2社會體育運行
下面首先從主客體的角度理解社會體育的構成要素。
1.2.1社會體育的主體
主體在哲學上指有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人。社會體育的主體指全體與社會體育事業有利益關系的人,這些人包括職業群體和業余群體。職業群體中分為體育行政部門的管理者和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業余群體分為業余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骨干、積極分子和體育志愿者,廣義上的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以及進行社會體育活動的普通社會成員。
1.2.2社會體育的客體
客體在哲學上指主體以外的客觀事物,是主體認識和實踐的對象。社會體育的客體包括:對象要素,是指社會體育事業運行的對象即社會體育活動,這也是社會體育事業最本質,最根本的表現形態。自然環境要素,主要指社會體育事業運行和發展的地理空間和地理環境,因為任何一事物的發展必須依托一定的地理空間和地理環境。經濟要素,經濟基礎是社會體育運行和發展的物質保障,主要表現在物質資源和資金資源兩個方面,物質資源有社會體育的場地設施和器材等,資金資源主要是社會體育得以維持自身運行和發展的經費來源。政治要素,在憲法、體育法和全面健身計劃綱要等相關法規中對社會體育的運行和發展做出了規定和指導,這是社會體育得以運行和發展的政治保障。文化和心理要素,社會體育的運行和發展需要一定的文化和心理來維系,而社會體育本身就屬于文化活動,它的運行和發展離不開社會體育事業的主體乃至整個社會的文化和心理環境。
1.2.3社會體育的多層次子系統
按照行政區域的標準把社會體育分為農村社會體育,鄉鎮社會體育和城市社會體育。那么依照這個標準把社會體育分為三個層次,社會體育的運行系統就分為農村社會體育運行系統、鄉鎮社會體育運行系統和城市社會體育運行系統三個子系統,而每個子系統內部又有不同要素和層次的區分。
1.2.4社會體育運行
根據社會運行和上述分析,筆者認為社會體育運行是指社會體育有機體自身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表現為社會體育主體要素、客體要素和農村社會體育、鄉鎮社會體育與城市社會體育等多層次子系統的交互作用以及他們多方面功能的發揮。而社會體育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是指社會體育的多層次子系統以及各子系統內不同部分,不同層次之間的相互促進,而社會體育的障礙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范圍之內,進而促使社會體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妨礙社會體育運行和發展的障礙因素
在我國社會體育的發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障礙因素,這些障礙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社會體育運行和發展的主要矛盾
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存在著種種矛盾。階級矛盾由于國際國內因素還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但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pJ卒土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決定了體育事業的主要矛盾,董新光認為我國體育事業的主要矛盾是“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與社會所能提供體育資源不足的矛盾。”f41因此,社會體育的主要矛盾是全體社會成員日益增長的社會體育需求與社會體育不能滿足這種需求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是社會體育運行和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也是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和重點解決的突出矛盾。
2.2社會體育運行和發展的主要問題
社會問題特指社會的病態或失調現象,指的是在社會運行過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會結構和社會環境失調的障礙因素,影響社會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的共同生活,對社會正常秩序甚至社會運行安全構成一定威脅,需要動員社會力量進行干預的社會現象。體育社會問題是指在體育領域中發生的一種超常狀態,它影響到體育系統抑制社會正常運行,使部分人意識到它的危險性并希望使之得到改善。體育社會問題的解決需要依靠社會和群眾的力量l。據此分析社會體育問題是指在社會體育的運行過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會體育結構和環境失調的障礙因素,影響了社會體育主體的共同生活,對社會體育的正常秩序甚至社會體育運行安全構成一定的威脅,需要依靠社會和群眾的力量來解除威脅的社會現象。社會體育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2.2.1社會體育的構成要素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主體要素方面,主要表現為我國體育人口數量和比例偏低,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和管理缺乏規范性。體育人口是一項重要的社會體育指標,它反映了人們對體育的參與程度及親和程度,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的一個標志[51。而(2oo1年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結果報告》表明,2000年,我國有35%的人參加了至少一次體育活動,占全部人口的33.9%,65%的人沒有參加一次體育活動,占全國總人口的66.1%t51。截止到2004年底,我國各級各類社會體育指導員已達43萬余人f61。顯然這在我國總人口中的比例也是偏低的,而且社會體育指導員存在職業性和業余性兩種人群,對他們的管理也是缺乏規范性的,這些都使社會體育的人口結構缺乏協調性,形成了社會體育運行和發展的障礙因素。
其次在經濟要素方面,缺乏體育場地設施和經費投入。盡管在我國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中,與第四次普查數據相比全國體育場地占地面積增加了11.8億m。,場地面積增加了5.5億m,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加了0.38m,人均投人體育場地建設資金增加了117.09元。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數增加了1.58個川,要想使我國社會體育達到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實現體育強國的目標,很顯然,這些數據相對于我們13億人口來說還是偏低的。
其三是政治要素方面,關于社會體育的法律法規仍是不健全的。《體育法》第4l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體育事業經費、體育基本建設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和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并隨國民經濟發展逐步增加對體育事業的投入。但在法律方面沒有規定如果未能做到對社會體育提供必要資金支持或比例過低時作何處罰,體育行政部門對侵占、破壞公共體育設施的行為并沒有執法權。這些都說明了社會體育的法制建設是不健全的,致使社會體育的運行缺乏相關法制的保障,可能導致社會體育運行安全方面的問題。
2.2.2社會運行系統方面的問題
即使社會實現了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但由于功能作為一種活動,常常是變動不居的,功能上的協調也是經常變化的。功能協調變動不居的特點也說明,社會運行總是處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新的不平衡……的矛盾運動之中的。這表明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即使在社會良性運行的狀態下也存在一定的矛盾,那么,在中運行和惡性運行的狀態下會有更多的矛盾,這樣的社會運行肯定給社會體育系統造成不良的社會環境,也會制約社會體育各系統的正常運行和發展。
2.2.3轉型社會和遲發展社會方面的問題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在轉型加速期,在這種特殊的社會轉型時期,我國社會的運行和發展受到了轉型效應的影響。轉型效應是指由社會體制、社會結構等轉換的不同步性而對社會運行產生的影響和制約。這種影響和制約也會折射到社會體育系統之中,使社會體育的體制和結構的轉換受到制約,給社會體育的運行和發展造成障礙因素。從國際環境上看,我國屬于現代化起步較遲的國家,屬于遲發展國家之列,因此我國社會是一種遲發展社會n。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我國在國際經濟分工和競爭中會受到較多的限制,因此影響了社會的良性運行,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當然這種影響也會折射到社會體育系統之中,主要表現在妨礙我國社會體育與國際社會體育的及時與平等交流。
3消除妨礙社會體育運行和發展的障礙因素的對策
為實現社會體育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需要采取相應對策來消除這些障礙因素。
3.1積極面對和解決社會體育的主要矛盾
我們要承認并緊緊抓住現階段社會體育的主要矛盾,由于我們國家現在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決定了社會體育的主要矛盾。社會體育事業關系到全體國民的身心健康,是一項公益性事業,這個矛盾的解決關系到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所以要想解決這個矛盾就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由政府作為引導者,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共同發展社會體育事業,使社會體育日益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健身需求,進而消除社會體育運行中的主要障礙。
3.2增加體育人口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規范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管理體制
在改變人們體育觀念的基礎上,是非體育人口通過社會體育的參與轉化為體育人口;在《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標準》兩個制度下同時發展兩類社會體育指導員,分清兩類性質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實現他們的統一化管理。
3.3解決體育場地設施的不足和增加社會體育經費來源渠道
充分提高現有體育場地設施的利用率,增加便民利民的體育場地設施。充分利用身邊的條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就地取材,開辟各種各樣的體育健身場所,自得其樂地開展體育活動閻。近幾年全國范圍內逐步興起和建設體育公園工程,有效地增加了體育場地設施;社會體育的經費來源主要靠政府財政撥款,除此之外,我們要不斷開拓其他籌資渠道,例如,社會贊助、社會集資以及社會體育自身產業的開發。
3.4完善現有的法制建設
針對當前法制中的漏洞,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等規章制度,解決社會體育運行中的法制缺陷因素,使社會體育的運行和發展有充分的法律法規依據和保障。
3.5促使社會運行各系統的協調配合發展
社會運行總是處于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統一體中,要想正確解決這些矛盾,就需要社會各系統的協調配合發展。經濟、政治、思想和文化各個社會子系統的改革應當保持同步關系,某一子系統的改革過分超前或過分滯后都會對改革產生不利影響。就某一領域看,單項改革必須由配套改革來支持。進而使社會大系統的運行給社會體育系統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而減少給社會體育系統帶來的制約和不利因素。
3.6解決轉型效應和遲發展效應的不利影響
針對轉型效應和遲發展效應給社會體育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們要努力使社會體育的體制和結構的轉換同步和一致,盡量減少轉型效應的不利影響;在不斷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基礎上,使社會體育的地位不斷提高,加強社會體育的影響力,逐步使我國走向體育強國的道路。
4結言
社會體育作為一項公益性事業,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義,我們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社會體育的發展,要想發展好社會體育就必須找到它的不利和障礙條件,這樣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體育。本文通過社會體育運行的角度分析了社會體育運行和發展的障礙因素,以期能為我國社會體育的發展提出一些有用建議。
- 上一篇:優化貸款管理搭建教育平臺論文
- 下一篇: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讀后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