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批評藝術
時間:2022-05-22 04:05:00
導語:詮釋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批評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批評是對學生的否定評價,使他們認識到與教師要求或自己與同伴的差距。在教學工作中必須慎重使用否定評價,必須注意使用否定評價的時機和場合,必須避免使用使學生感到絕望的斥責方法。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和總結教育經驗,將批評教育的技能上升到藝術的高度。
中學體育教學是培養德、智、體全面人才的重要一環。體育教學受到場地、器材、環境以及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教學形式、組織調動更為復雜。
活動中,學生又都表現得個性鮮明,體育課中往往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教師對學生行為的評價就顯得更重要。
表揚和批評是為了鼓勵先進、鞭策后進。表揚較容易為學生接受,是通過對人的正確思想和良好行為的肯定、提倡和鼓勵而進行的一種正面積極的教育,是發現美倡導美的教育形式。而批評則是教師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上的過錯提出責備并幫助改正的一種教育方式。由于批評是對學生言行的矯正或否定,所以輕易地否定往往使學生的情緒受到負面影響。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貝蒙認為:繼續強調否定行為可能影響學生用一種否定的方法評定自己,從而導致他們在一種自我知覺一致的方式里行動。影響批評效果的因素很多,簡單粗暴的批評方式往往會給學生造成心理傷害,使他們產生抗拒心理。而正確的批評方式不僅能使學生口服心服,消除不良情緒,還能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動力。采取何種批評方式是因人而異的,不存在對任何人都立竿見影的批評方式。一般來說批評比表揚更復雜,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批評教育時要講究方式方法,優秀的體育教師在批評教育時往往體現出一種藝術性。
一、體育教師威信的樹立是批評藝術的基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知敬愛。”這是說一個教師愈有威信,就愈被學生所尊敬、愛戴、信任和擁護,他的教導就容易為學生接受并付之于行動。沒有威信的教師常常被學生從心理上自覺不自覺地輕視,他的教導便難以被學生接受。優良的思想品質、精湛的業務能力是樹立威信的保證,當然體育教師的儀表風度等也不可忽視。
二、語言表達能力是批評的主體
研究表明:某一種信息的傳遞是由7%的語言(單純語言)、38%的聲音(語調、聲音節奏等)和55%的身態語言(表情、姿勢、手勢等)組成的。因此,體育教師在批評學生時,在語言、聲音的基礎上,還需要充分發揮身態語言的作用。如一聲示意的口令“立正”,教師自己應該目光炯炯,身體直立,精神抖擻,信心十足,才能使學生受到感染,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反之,如果喊“立正”時自己左右顧盼,精神頹唐,信心不足,就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達到良好的批評效果,應該注意語言、聲音和身態語言等的正確選擇和配合。
(1)批評的語言力求準確,富有邏輯性。體育教學的復雜多變,要求教師要實事求是地劃分錯誤的責任界限,分清錯誤的性質、影響大小。根據不同對象和不同情況選擇準確規范的字眼,并配以相應的表情和手勢,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語言要符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如果用些粗魯、生硬、譏諷的語言和表情,則會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因此,體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多讀一些書籍,平時注意現代生活用語和科學的外來語,以及民間諺語、歇后語,經錘煉、選擇、積累,日益完善自己的語言。另外,教師還應學一點邏輯學,在批評時便可抓住問題的關鍵,語言一環緊扣一環,層層推理,無可爭辯。切忌拖泥帶水,顛三倒四,文理不通,模棱兩可,似是而非。
(2)批評的語言應形象生動,飽含激情。愛是教育的前提,教師在批評學生時,要從愛護學生的思想出發。情動于中而溢于表,對學生的態度應是熱情誠懇的,推心置腹的。教師在批評時,他的表情、音調、手勢要在同批評內容相對應的基礎上,或高亢激昂,或和風細雨,或形象風趣。
(3)批評語言要具有啟發性。啟發性實質上是把問題分解為小問題,采取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逐層分析,漸次引導,最后使學生分辨是非,提高認識。學生受批評時往往帶有防御抵抗、惶惑不安、羞怯緊張等消極心理,這就需要教師堅持啟發性教育,以扣動學生的心弦,激發他們內部蘊藏的動力,而不是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甚至強詞奪理,這樣才能實現較好的教育目的。
三、要掌握批評的時機、時間和場合
一般在錯誤的苗頭剛出現時,就要及時處理。如體育教師在隊列訓練中,發現有個別學生做小動作、講話等,就應立即停下來,進行批評教育,以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有的問題則應延時“冷處理”,如:連貫性集體練習中,某學生出現錯誤時情緒過于激動,教師就應先讓其一旁冷靜思考一會兒,然后再做處理。
四、要區分批評的對象
教師常有可能對體育骨干、班干部等學生以及和自己有交情的學生有意無意地偏心“照顧”,對他們的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這不僅會在其他學生中引起怨恨,而且受“照顧”的學生會產生盲目的優越感,易產生自私自負,不關心集體等毛病。因此,不論是哪個學生,出現錯誤時,都要一視同仁,公平處理。
五、掌握批評的尺寸
要掌握合理的批評尺寸,首先就要明確行為準則與判斷原則,規定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對于中學生來說,組織紀律方面以《體育課課堂常規》《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礎要求比較合適。同時注意某些不成文的,沒有具體形式的規范,它是師生在集體生活中形成的自覺習慣,它往往比規章制度更有約束力。要掌握合理的批評尺寸,還要杜絕提出要求卻又不嚴格執行,或提出不符合學生實際的過高過嚴的要求。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上課必須穿運動鞋,上課時卻從不檢查,或學生沒穿運動鞋也不加批評指出;又如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等等。掌握合理的批評尺寸,必須堅持要求的連貫性和嚴肅性,不能因為個人感情的需要而此一時彼一時。
總而言之,體育教師的批評要顯示其藝術性,就應該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因人因地因時因事,充分體現出批評的準確邏輯性、形象趣味性、自覺啟發性、公正連貫性,并用批評教育的機智巧妙性達到良好的批評效果。
參考文獻:
[1]章潭淵,陳科美.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王益.教師應用心理學[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87.
- 上一篇:對初中數學幾何教學的剖析
- 下一篇:小議加強村級財務內部調控水平的方法
精品范文
1詮釋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