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產業銀行設立可行性分析

時間:2022-01-18 10:22:11

導語:體育產業銀行設立可行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產業銀行設立可行性分析

摘要: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對我國體育產業銀行設立的若干問題進行研究。主要結論:我國體育產業銀行的設立迎來“創新發展理念的支持、體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體育產業市場潛力巨大、體育產業結構有待優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亟待完善”等發展必要性支持;明確法律責任主體、建立完善監管體系、拓寬投融資渠道、準確定位社會屬性、完善信貸管理系統等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體育產業銀行;供給側改革;新經濟時代;機遇;應對

一、新經濟形態的時代呼喚

近年來,在新經濟形態下,我國為調整產業經濟結構,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宏觀戰略決策。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指出,把《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行動指南,以此來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和轉型升級。于2016年1月26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干部會議講話時強調指出,“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在適度擴大內需的同時,從供給端入手解決有效供給不足,全要素地提高有效生產力而減少無效低質量的供給,促進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發展,從而增強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供給端看,現階段我國體育產業面臨總體規模小,主體產業所占比例較低,有效供給乏力和無效供給過多的現實狀況。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構建“體育產業銀行”的理念設想。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后發現,關于“體育銀行”、“體育產業銀行”、“體育商業銀行”“商業體育”等方面的研究已逐漸嶄露頭角。鑒于此,本研究將依據“五大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政策的理論指導,就體育產業銀行設立所面臨的發展機遇、嚴峻挑戰及其應對策略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以期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思考。

二、新經濟時代體育產業銀行設立的必要性支持

(一)“創新”發展理念的提出。“十三五”發展規劃強調提出,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指引我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各領域都必須突出強調創新的重要性,體育產業市場的發展也不例外。縱觀體育產業市場的整體情況,呈現出體育產業市場總體規模小、主體性產業所占比例不高,有效供給不足,主要依靠體育用品產業拉動體育產業市場的發展,并也呈現體育用品業供給產品過剩且產品質量不高的低效供給。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體育產業市場總量在整個國民GDP中的比值不高,其體育產業每年的增加值僅占GDP總量的0.63%,而在世界發達國家體育產業增值的比例為GDP總量的1%~3%之間,如美國為3%。在“十三五”期間,“創新”發展理念的提出為體育產業市場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指引,為解決體育產業發展供給端乏力、資金融資與投入不足等瓶頸問題,必須緊緊抓住創新發展理念的政策機遇,在體育產業各要素之間尋求創新,這也為設立體育產業銀行提供了難得的發展契機。(二)體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于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干部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戰略決定,并強調指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供給端入手著力提升和改善供給和需求平衡關系,努力改善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對于體育產業發展而言,面對新形勢應如何認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理念,不斷融入到供給側改革的浪潮中。從現階段情況看,體育產業發展供需不平衡,需求側旺盛、供給側乏力,公共體育服務和體育產品質量的供給效率不高,供給不足和無效供給遠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需求,這是體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邏輯起點,也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由于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體育產業呈現總體規模較小,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品牌不具競爭力,涉足領域主要集中在體育用品業的制造和銷售方面,競賽服務和娛樂表演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提升。因此,認清體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從體育產業供給端入手,不斷提升和改善體育產業結構和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是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三)體育產業市場的巨大潛力。2014年9月2日,國務院總理強調指出“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大眾健身、增加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既能增強人民體質、保障和改善民生,對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和就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國務院于2014年10月20日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并強調提出要大力扶持體育產業的發展,促成有利于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為體育產業的商業化運轉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2015年11月19日,國務院又頒布實施了《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相應的政策支持。2016年12月12日,國際體育投融資年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成為體育產業融資發展的風向標。預計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市場規模總值將達到5萬億元,但僅占GDP總值的2%,這還遠小于美國。因此,體育消費在拉動經濟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我國體育產業領域。我國體育產業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投融資體育產業市場也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這也為體育產業銀行的設立提供了重要的市場前景。(四)體育產業結構有待轉型升級。從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結構的現狀看,呈現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主體性體育產業在總產值中的比重不足,主要集中在體育用品業的制造和銷售領域,而體育健身和娛樂表演業、體育中介和健身培訓、休閑體育和體育管理等所占比例不足,導致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與我國體育產業過多依賴政府購買的形式有極大關聯,社會體育組織或企事業涉足不夠,體育融資和產業投入不足導致部分體育產業領域無人問津,這必然將導致體育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在面臨新的經濟增長速度過緩的不利局勢下,政府希望借助大力發展體育產業來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和升級發展,最終實現體育產業總產值在國民GDP中的比值穩步提升。體育產業銀行的設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體育產業結構不合理、資金投入不足或融資渠道不暢等問題。在面對我國體育產業結構不合理,急需不斷完善、優化和轉型升級的現實情況下,體育產業銀行的設立顯得尤為重要。(五)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亟待改善。現階段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呈現城鄉差異明顯、社會階層群體之間不均衡、中西部及其發達部分地區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不平衡等現象,究其原因,關鍵還是資金投入不足、體制機制不順暢等問題。在“十三五”規劃期間,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建設應緊緊圍繞五大發展理念,不斷促進和完善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建設。其中創新為我們實踐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從供給端入手,解決有效供給不足、無效供給過剩的不合理現象。具體來說,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發,從體制機制不順暢入手,通過提供各種渠道融資、信貸支持和完善的體制機制,以解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中“供給側乏力、需求側旺盛”的供需不平衡矛盾關系,也能有效緩解或補充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不均衡中的投資和融資不足的問題,這些問題都亟待通過設立“體育產業銀行”的政策金融機構來予以應對和解決。

三、結語

本研究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礎上提出設立體育產業銀行的設想,依據“五大發展理念”的政策指引,深入剖析了體育產業銀行設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從金融法、銀行法以及市場運行規律等方面尋求相應的應對策略。研究結果表明,在面臨各種利好發展機遇的政策背景下,體育產業銀行的設立有利于解決體育產業發展中資金短缺和融資渠道不暢的重大問題,也有利于我國體育產業領域金融系統的不斷完善。研究發現,體育產業銀行的設立面臨各種巨大挑戰,但為此未雨綢繆、抓住機遇,進行合理規避、金融風險防范和有效調控,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和政策保障都將有所裨益。

作者:汪 雄 陳玉林 白麗佳 周山彥 單位:玉溪師范學院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