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設計原則

時間:2022-08-30 11:33:25

導語: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設計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設計原則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健身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是當前的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并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健身需求。相關部門對城區街道進行公共體育設施設計時,需要以人們的實際健身需求為主,同時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對公共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文章根據人們對城區街道的公共體育設施的實際需求,論述當前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的設計價值以及現狀,并提出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的設計原則,以期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戶外體育健身需求。

[關鍵詞]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設計;設計價值

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在這種生活模式下,人們對于自身的健康越來越重視,很多人希望通過戶外運動來達到放松以及健身的目的。但是一些城區街道很難找到可以滿足人們體育健身需求的運動場地。文章對公共體育設施的設計價值以及現狀進行介紹,并結合案例提出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的設計原則。

一、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的設計價值

由于以往的城市規劃不夠重視公共生活區的建設投入,部分城市社區沒有大面積的戶外運動場地以及多類型的體育設施,無法滿足人們的戶外運動需求。改變城區街道現有公共設施安全性低、類型少以及場地面積較小等現狀,將人們的戶外運動需求和現有城區街道公共設施有效結合在一起,為居民提供設施完善、參與性強、安全性高以及可選擇運動項目豐富的休閑健身場所,是當前城市規劃建設部門應該考慮的主要問題。通過設計,將公共體育設施與城區街道的基本建設風格特點結合起來,提高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的多元性,讓居民擁有內容豐富的戶外休閑健身場所。公共體育設施設計以滿足城區街道居民戶外休閑健身需求為目標,以居民最常選擇的街道公共設施為主要的設計環境,突出公共體育設施的多樣性、安全性、趣味性以及互動性等特點,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居民與居住環境以及運動場地之間的互動體驗,豐富居民的戶外運動形式,優化城區街道的一些基礎自然景觀。合理的設計不僅可以滿足人們日益增加的休閑健身需求,還可以引導人們低碳出行。

二、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的設計現狀分析

充足的公共體育設施是城市城區街道居民參與戶外體育活動的保障,其相關設施的合理設計和建設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休閑健身滿意指數。完善的公共體育設施能夠促進城市多方面協調發展,可以使一個城市的休閑生活變得豐富有趣且具有吸引力。當前部分城區街道人口密度較大、樓棟較多,沒有足夠的場地來進行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設計、建設。部分城區街道有一定數量的公共體育設施,但存在著類型較少、安全性較低或利用率不高等問題。有的公共體育設施距離居民住所很遠,居民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乘坐交通工具才能到達。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們參與戶外健身運動的積極性,不僅限制了全民健身的推進發展,還降低了城區街道居民的幸福感。全民健身戰略背景下,部分城區街道開始對轄區內的公共體育設施進行優化設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將公共體育設施與公園等公共場所合理結合,在合適的場地引進配套的體育設施;對老城區街道進行公共體育設施的設計時盡量不破壞現有建筑及設施,積極融入當地文化元素,使公共體育設施可以完美地融入當地的文化氛圍;在有低丘緩坡等場地資源的城區積極推廣騎行、戶外拓展活動以及露營等戶外項目基地的建設開發。

三、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的設計原則

城區街道公共設施的合理建設對于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使公共體育設施發揮作用并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居民對于戶外休閑健身的不同需求,在對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使這些公共體育設施具備多樣性、安全性、趣味性以及互動性。

(一)多樣性原則

公共體育設施功能以及類型的多樣性是有效滿足城區街道不同年齡段的居民進行戶外休閑健身需求的基礎。在對城區街道的公共體育設施進行設計建設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充分考慮城區街道居民的多樣化需求,可以通過融入具有不同層次的幾何面特性來對公共體育設施進行結構造型以及功能多樣性的設計和體現,例如滑板、輪滑以及特技單車等時尚運動元素的融入。例如杭州金地自在城的攀巖墻和滑板平臺,其簡約、富有活力的設計特點吸引了青少年前來運動健身,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運動熱情以及參與度。設計者也可將各種運動元素合理地結合在一起,設計韻動生活體育休閑區,這類戶外休閑體育場地同樣具有多樣的運動設施類型,可以供具有不同戶外休閑健身需求的人們進行選擇。

(二)安全性原則

公共體育設施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在公共體育設施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對于安全性的考量可以具體到體育設施的耐用程度、不同年齡段使用者的使用狀況以及與設施所處環境的協調性等方面,從而提升設施的安全性。

(三)趣味性原則

當前很多城區街道的公共體育設施存在設施類型單一乏味、缺乏合理的設計元素等問題,使得人們的健身體驗不佳,繼而導致公共體育設施的實際使用率不高。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除了最基本的休閑健身作用外,還承擔著一部分城市景觀的作用。僅僅具有公共體育設施的特性并不能讓人們對這些設施有很高的使用頻率。因此在設計公共體育設施時,設計者需要注重趣味性,提升公共體育設施的吸引力,吸引人們積極參與戶外運動。例如,設計者可以在公共體育設施所在區域設置鋼琴臺階,也可以在公共體育設施所處場地融入音樂及燈光等元素,使戶外運動場所不顯得無聊乏味,最大限度提升公共設施的趣味性。

(四)互動性原則

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的互動性不僅指人與體育設施的互動,也包括體育設施與所在區域環境之間的互動。良好的互動性可以使人、體育設施以及所在區域環境之間形成良好的適應關系,給人一種視覺上和心理上的良好觀感,有效提升人們的健身欲望,讓人們獲得很好的運動體驗感,并且增強與環境的互動。例如澳大利亞景觀設計師協會的作品WalktheLine,作品中的任何線條、角落皆可以成為理想場所,極大地提高了公共體育設施所處環境的生動性,使人們更加愿意主動參與休閑健身等戶外活動。

結語

在當前生活環境下,人們對于體育健身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目前部分城區街道的公共體育設施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如何以休閑健身為主要功能特點,并針對城區街道居民對體育的需求來對城區街道的公共體育設施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使其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健身休閑需求,還可以讓其最大限度地貼近人們的生活,是當下城市建設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本文從人們對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的實際需求出發,對當前公共體育設施的設計價值以及設計原則進行了論述。

參考文獻:

[1]蔡玉軍,邵斌,魏磊,等.城市公共體育空間結構現狀模式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區為例[J].體育科學,2012,32(7):9-17.

[2]李陳,戴磊,林書偉,等.上海市公共體育設施布局的時空差異研究[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19,33(1):72-79.

[3]林海,施璐.基于GIS空間分析的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空間優化整合研究——以沈陽市為例[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9,38(5):41-46+76.

[4]田學禮,趙修涵.城市社區公共體育設施空間居民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廣州市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8,38(4):14-18.

[5]袁新鋒,張瑞林,王飛.公共體育設施績效評估的英國經驗與中國鏡鑒[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9,42(4):33-41.

[6]張培剛,許炎,胡蘇,等.居民需求導向的公共體育設施選擇與空間布局[J].規劃師,2017,33(4):132-137.

[7]張強,劉艷,王家宏.我國公共體育設施規劃之現存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8,33(4):293-298.

[8]張偉,朱焱.供給側視角下遼寧省機關、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開放現狀及致因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1):85-91.

作者:毛敏 段天英 劉柏君 單位:九江學院 南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