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范例教學的意義
時間:2022-05-20 04:16:43
導語:心理學中范例教學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學課引用范例教學的適用性分析
1.范例教學法的產生背景與我國當前的教育現狀有某些相似之處,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和啟發性。考察范例教學產生的歷史背景,我們知道二戰后世界科技迅猛發展,知識總量急劇增加,為跟上時代步伐和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原西德不得擴大教材內容,增加課程課時,實行‘百科全書式”的教育,結果使各級學校的課程變得十分龐雜,學生負擔過重,智力發展受到束縛,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此情況下,范例教學應運而生。現在我國的教育現狀所面臨的情況與當時的聯邦德國有相似之處:教學內容龐雜,學生課業負擔重,為了考取好的分數,學生拼命地死記硬背一些片面、零碎的知識,既不重視理解、更不重視在實踐中的應用,束縛和壓抑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智力活動和創造精神被扼殺。尤其在今天信息社會和知識爆炸的時代,如何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將不斷更新和日益增長的知識傳授給他們,成為擺在我國教育界面前的一個重大課程。在此形勢下,加強范例教學的研究和應用,對我們實施素質教育不無指導意義。
2.范例教學符合青少年學生的特點,是開啟學生潛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學會學習的一把‘鑰匙”。范例教學是運用范例,從“個”的階段,經過闡明“類”的階段發展到“掌握規律”的階段,實質就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從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的階段,這符合學生的認識發展規律。青少年學生己經具備了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和建立心智模型的能力,可以從眾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要素中提取“個例”的東西,并能用“解剖麻雀”的方法,由表及里、去偽存真地概括出“個例”的本質,再演繹推理出“范”的知識,可以說青少年的心智特點決定了他們己具有綜合分析事物的潛在能力同。同時,學校布置的任務太重,教學方法單調,只注重灌輸,忽視啟發學生的好奇學和求知欲望,忽視思維能力的培養,長期的過高要求,只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范例教學就十分強調教學要針對學生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從有關概念和規律所包含的大量事例中,精選那些包括主要類型的、本質聯系明顯的、能引起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的,與學生智力水平和知識經驗水平相適應的典型事例來進行教學,如在教學內容上就反對讓學生高不可攀,也反對過分容易,力求符合學生實際。所以說,范例教學開啟學生心智的一把‘鑰匙”。
3.范例教學論與心理學學科特征有一定程度的吻合,范例教學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心理學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既是理論學科,又是應用學科。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發展的規律。首先,心理學的學科性質本身要求采用范例式教學。心理現象來源于實踐,是對實踐的概括和總結。這就決定了心理學課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否則學生難以理解,更談不上消化和掌握。由此有必要也有可能采用生動的范例加以演繹和分析,總結出寓于該范例中的規律性知識或哲理,把握其中的實質內涵。其次,心理學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和人際關系等許多的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一家庭、教育、健康等發生關系。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人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人心理機能在社會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人的心智。“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華中師范大學心理系主任劉華山教授,在談到心理學的意義時,這樣開門見山地對我們說。可見,心理學是一部碩大的“百科全書”,可以從中汲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養料和財富。但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些知識量的教學,己沒有更多的空間留給教學自由發揮。課程內容量大和課時相對有限是一對矛盾,采用范例教學,舉一隅而以三隅返,是解決這一矛盾較好的選擇。
心理學課運用范例教學的實例設計
以普通心理學中“情緒與情感概述”一節為例(1課時)。教學目標:通過范例教學,使學生掌握情緒與情感的定義、內涵、區別以及功能。教學思路:把這節內容進行整體設計,呈現知識結構,從教材中或實際生活中提煉蘊含著本質因素、根本因素、基礎因素的典型事例作范例,通過范例,調動學習者的主動性,使學生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充分展示個例,總結情緒情感的定義在正式講述知識之前,老師先拋出一個與情緒有關的問題,讓同學們觀察老師的情緒特點并進行分析。通過對這典型“個”例的分析,把學生引入到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上來,使學生的腦海中浮動著情緒情感這一概念。接著通過生活中常接觸到的圖片、視頻播放以及同學表演等趣味性的活動,讓同學們思考、體驗有關情緒情感定義的三個要素,最后讓同學們總結出情緒與情感的定義:情緒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由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三部分組成。
2、舉例對比,歸類總結,促成對情緒情感內涵的理解通過實物展示、舉例說明、角色扮演等形式,讓同學們充分理解、體驗情緒情感的實質內涵,達成對類的一種共識,得出情緒情感產生的基礎是以人的需要為中介、對刺激情境的認知是情緒情感產生的直接原因這兩個特征就是情緒情感的實質內容。
3、分析討論,總結情緒與情感的區別與聯系通過具有代表性的圖片的演示,引發同學們進行思考,并讓同學們聯系日常生活中各自的一個有關于情緒情感的體驗,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溝通、補充,在對“個”和“類”的事物現象的分析和討論中,總結出情緒與情感的區別和聯系,使學生認識到:情緒和情感作為一個科學概念,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二者缺一不可。
4、引申拓展,掌握關于情緒情感的功能通過前三個階段得到的規律性認識的潛移默化,再呈現一些典型的事例,運用新的情境,讓學生切身體驗,實實在在的感受著情緒情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達到對情緒情感功能的掌握:情緒情感具有適應、動力、感染、信號等功能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正確認識到喜怒憂思悲恐驚各種情緒讓我們的生活絢麗多姿,愛恨情仇各種情感讓我們的人生豐富多彩。范例方式論是聯邦德國教育現代化的一個特色。范例教學法作為作為我國課程改革的有效手段,己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各類學科教師的關注。但是引用范例教學不能排斥和取代其他的教學方法,相反,它需要和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范例教學法產生并形成于物理、地理、歷史、數學、生物等學科的教學實踐中,由于各門學科的任務、內容、結構的不同,許多問題還有待研究。例如,怎樣才能構成稱之為心理學學科的本質因素、基礎因素的“范例”、以及如何在具體的實踐中貫徹教育性教學的原則等等,這些都還需要我們的心理學教師不斷的深入實踐和研究。
作者:周娜單位: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
- 上一篇:心理學科學情結的思考
- 下一篇:心理學學科形象的結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