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在語文課堂的作用

時間:2022-04-25 11:13:52

導語:積極心理學在語文課堂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積極心理學在語文課堂的作用

摘要:在語文課堂中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知識,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在達成學習目標的同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增強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

關鍵詞:小學語文;積極心理學;正強化

自二十世紀末賽里格曼提出“積極心理學”的興起是心理學自身發展的要求,也是社會與時展的要求。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我們要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有效、合理地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積極心理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1設定合理的課堂目標

目標的設定具有激勵作用,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積極性。語文教師應在每堂課前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途徑。課堂目標一定要合理。首先,課堂目標應當具有針對性。對于不同類型的課文,設置的教學目標都應當有所區別。其次,目標的難易應當適中,針對不同年級、不同班級以及每個班里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設置的目標都應當有所區別。同時,我們還要時常運用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讓學生感受到目標的挑戰性并愿意去付出努力。另外,課堂目標要可檢測。也就是說,目標的設定不能夸夸其談,而要能夠讓老師能夠據此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清楚掌握教學目標是否實現。例如,教蘇教版第六冊第三課的《古詩兩首》時,如只以會寫生字和背誦古詩為課堂學習目標,則過于簡單,很多同學在預習的時候通過自學就已經達成了。而設定像高年級一樣目標,則顯然難度過大。因此,課堂目標可分為三點:第一,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兩首古詩;第二,能夠結合詩句和圖片展開想象,說說古詩的大意,并記住重要字詞的含義;第三,在誦讀過程中體驗詩人在古詩中表達的情感,并用朗讀表達出來。學生明確了課堂目標后,學得更加認真,大部分都能達成。

2創造積極的課堂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的情緒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我們要想方設法地創造積極的課堂環境,讓學生愉快地學習,優化教學效果。為實現以上目標,可從下面三方面著手:2.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與課堂教學效果息息相關。為了課堂上老師能愉快地教,孩子們能快樂高效地學,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顯得十分重要。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孩子們的言行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而他們的情緒又容易被周圍的老師、同學影響。因此,老師在與孩子的相處中,也應當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情感去影響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孩子,培養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2.2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輕松的學習氛圍是積極課堂的動力。學生是課堂上“學”的主體。因此,我們老師要摒棄以往高高在上,端站講臺的做法,到孩子們中間去,做好孩子們學習的引導者、鼓勵者,營造一個輕松、開放的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課堂高效地運轉起來,教學相長。例如,第一課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時間進行自學和朗讀練習,且朗讀的形式可以豐富多樣。在自主、有序的課堂氛圍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在學生自由朗讀的時候,老師也可以在學生之間走動,相機指導、鼓勵,或表揚做得好的同學。

3增加積極的課堂體驗

除設定合理的課堂目標、創造積極的課堂環境外,我們還應在課堂上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相應的展示機會,并對學生的發言、表現給予及時、到位的點評和鼓勵,從而增加學生積極的課堂體驗。3.1給學生創造展示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堅決避免“滿堂灌”的做法,引領學生去發現和解決問題。例如,我們可以靈活地處理教學環節,積極地為學生構建思考、探究的空間,創造表達、展示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學習《楓橋夜泊》,兩首詩都是寫深秋時節的,可以趁機讓學生比一比兩首詩給人的感覺有什么不同,再討論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感上的差別。這樣,不僅學生的思考得到了肯定,同時文本也得到了深入的解讀。3.2運用積極的課堂評價語言。在課堂上,恰當的評價語言對教學而言十分重要。學生的心靈較成人而言更為脆弱。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關注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否,更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用積極的評價語言,讓孩子們愛上課堂,積極投入。首先,評價要具體,不寬泛。我們可以用“你把詞語讀得字正腔圓”、“你不僅把課文讀流利了,還讀得很有感情呢!”等代替千篇一律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老師評價的誠意。其次,多鼓勵,少批評。當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時,我們可以用“離正確答案很接近了,請你再想一想!”、“有沒有同學能幫個忙?”等代替“你錯了”、“不對”。第三,對有難度的問題注重過程評價。無論答案是否正確,去肯定學生在尋找答案過程中進行的思考、作出的努力,尊重學生的個性思考。3.3運用正強化的管理方法。以往教師為了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往往更多地關注那些調皮或“不在狀態”的學生,但很快會發現,這些關注常常沒什么效果,有的學生反而變本加厲。其實,我們可以嘗試給課堂換一種風格,去肯定孩子們做得好的部分,引導他們向做得好的同學學習,即我們常說的“正強化”的方法。對于小學生而言,榜樣的力量是很大的,而來自老師的肯定和表揚也會讓他們獲得動力與成就感。當一個學生朗讀聲音響亮受到表揚的時候,其他同學往往也會向他學習。當一個學生坐姿端正得到肯定的時候,趴在桌上的同學自然會默默地調整坐姿。當一個同學寫字全神貫注被夸獎時,周圍的同學也會更投入幾分。與時不時的點名批評相比,這樣做不僅調整了教師上課時的情緒,也讓學生也更加熱愛課堂,熱愛學習。

4結語

總而言之,把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不僅為教師創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也為學生營造了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相信這樣的課堂,一定是有質量保障的課堂,更是受到師生喜愛的課堂。我們老師應當不斷探索努力讓語文學習成為一件快樂而高效的事。

參考文獻:

[1]乾潤梅.積極心理學及其在教育實踐中的運用[J].華中師范大學,2006.

作者:潘明娟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周市華城美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