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聯合TBL在醫學心理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1-22 03:48:10
導語:CBL聯合TBL在醫學心理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cbl聯合tbl教學法在醫學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樣選取高等醫學院校2016級臨床醫學本科180名學生分別作為對照組(n=100)和實驗組(n=80)。在醫學心理學課程中,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組采用CBL聯合TBL教學法。授課結束后采用期末考試和問卷調查對兩組學生進行考核,以評價教學效果。結果實驗組學生選擇題、案例分析題和總成績分別為(44.21±4.49)分、(34.14±4.21)分、(78.39±7.08)分,均高于對照組的(42.17±5.65)分、(32.13±4.21)分、(74.38±8.43)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8、P=0.002、P=0.001)。實驗組90%以上的學生對該教學法感到滿意,認為其適用于醫學心理學教學。結論TBL聯合CBL在醫學心理學教學中效果良好,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育;教學改革;傳統教學;CBL;TBL;案例;醫學心理學
醫學心理學是應醫學教育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交叉學科。目前,醫學心理學仍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重理論輕實踐現象較為明顯[1]。CBL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案例引導學生探索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2],其教學形式明顯區別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3]。TBL是以問題為導向,以知識為出發點,通過組內、組間討論來促進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旨在訓練學生團隊合作、表達和交流等多種能力[4-5],國外多所高校教學實踐均證實了TBL教學的有效性[6-7]。CBL與TBL教學法已在醫學院校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8-10]。本研究在臨床本科醫學心理學教學中引入CBL聯合TBL教學法,以期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切實提升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實現醫學心理學教學目標。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2018年9月—2019年1月高等醫學院校2016級臨床醫學專業1~4班180名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以班級為單位分為2組,其中1~2班100名學生(男57名,女43名)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3~4班80名學生(男39名,女41名)作為實驗組,采用CBL聯合TBL教學法。兩組學生由同一組老師任課,且對照組(19~24歲)和實驗組(19~23歲)在年齡[(20.23±1.61)歲、(20.16±1.53)歲]、上學期期末平均成績[(76.35±5.83)分、(78.14±6.12)分]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1.2.1教學設計。醫學心理學屬于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的一門人文課程。它將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心理治療實踐,研究解決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為問題,從理論上全面闡述心理社會因素在健康與疾病過程中的作用,提供更為全面的疾病觀和健康觀。該課程的總體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樹立醫學整體觀,能夠自覺運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理解疾病病因、治療和轉歸過程;能夠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理解和解決醫學其他科學習中的問題,包括醫患關系、醫患溝通技能;能夠掌握一些簡單的心理評估和心理咨詢(治療)等實踐方法,培養良好的醫風醫德和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及與各種疾病診療相關的溝通技巧。該課程采用人民衛生出版社的《醫學心理學》(第7版)教材,采用基于“雨課堂”的實時互動方式授課。前五章涉及到心理學專業的基礎知識,故在實驗組以講授法為主,旨在為CBL聯合TBL教學的有效開展儲備知識點。第六章至十三章嘗試采用CBL聯合TBL教學為主,本課程教學組編寫了10個典型案例分別融入相應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僅針對案例中所需的理論知識提綱挈領講解后,開展相關案例討論。1.2.2教學方法。CBL+TBL教學組:將納入實驗組的兩個班級學生進行分組,每班隨機按學號分成5組,每組8人。教學以案例為基礎并結合小組討論,在課堂上實施案例回顧、分組討論、匯報交流、總結點評等環節。本組以“異常心理”的教學主題為例,詳述CBL+TBL教學實施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課前準備。任課老師根據課程設計,選擇代表性案例通過上一次“雨課堂”發到每個學生手機中。以“我被監聽了”這一典型案例為例,大致內容如下:大二女生小張,主訴自己的手機被別有用心的壞人監聽,為此已換新手機,但仍認為被監聽,感到恐懼,已前往派出所報警。在回校的公交車上,“聽到”后排兩個陌生人在背后議論自己,內心極為憤怒和痛苦,特前來咨詢。根據案例內容設置關鍵問題,學生提前進行自主學習,并根據案例內容查閱書籍和文獻,尋找答案,在組內進行交流討論。(2)課堂討論。任課教師首先針對案例中所需要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然后學生討論案例所設置的問題:你認為來訪者的心理屬于正常還是異常?判定標準是什么?若無法判斷,還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可以給來訪者下什么診斷?診斷依據是什么?根據診斷結果,可以用什么方法對來訪者進行心理治療?該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是如何開展的?學生結合理論課程學習到的內容進行討論分析。討論結束后,教師提問各組學生,讓其分別匯報小組討論結果。學生發表完看法,教師對相應問題作補充或進一步講解。(3)課后鞏固。教師根據學生課堂上的討論情況和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布置課后作業,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學生課后書寫案例總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網絡教學平臺上的作業、測試。傳統教學組:采用基于“雨課堂”的傳統教學法,即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講授內容為中心的教學方式。1.2.3教學評價。兩組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后,以統一的形式和內容進行考核和問卷調查。比較兩組期末考試成績,并分析實驗組問卷調查結果。期末考試試題包含選擇題和案例分析題,選擇題考查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綜合應用的能力,案例分析題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教學法滿意度調查問卷,通過雨課堂進行現場匿名測試,內容包括對該教學法的接受程度、學習興趣、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采用“是”“不確定”和“否”進行評價。1.3統計分析。采用SPSS20.0進行統計學分析,期末考試成績等為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教學滿意度等為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期末成績分析。期末試卷由選擇題(60分)和案例分析題(40分)兩部分構成。結果表明,TBL聯合CBL教學班的選擇題得分和案例分析題得分均高于傳統教學班,總體期末成績得分也高于傳統教學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2.2問卷調查結果。為了真實了解TBL聯合CBL教學法的效果,課程結束后現場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由學生對課程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課堂上80名學生均參與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學生對該教學法感到滿意,認為適用于醫學心理學教學,能夠提升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80%以上的學生均對醫學心理學采用TBL聯合CBL的教學效果表示認同,并能積極參與到課程教學中。但也有11.3%的學生對教學法適應不良,13.8%的學生認為部分案例設置不夠精巧到位。見表2。
3討論
實施人文關懷是落實心理學技能的重要手段[11],但其內容龐雜、理論抽象,學生對該課程感興趣但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如何開展該課程的有效課堂教學是值得任課教師思考的一項議題。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發現,較多臨床本科生對醫學心理學不夠重視,認為考前背一背知識點就能通過考試,課堂玩手機、開小差現象較為普遍。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法無法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抵觸情緒強[12],因而又加重這一不良現象。此外,傳統教學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限制了其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不利于其自主學習和臨床思維能力及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13]。為此,本研究將CBL聯合TBL教學應用于臨床本科生醫學心理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分擔責任,教師通過選擇合適的案例,引導學生參與其中,通過團隊合作,在討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知識,學生也真正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體。本研究在CBL聯合TBL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討論和分享,切實將案例與理論知識進行了統一[14]。初步效果評估顯示,CBL聯合TBL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邏輯思維能力、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較高的提升,支持了以往的研究[15]。學生總體上對該教學方法滿意,認為其適用于醫學心理學教學。從考試成績來看,CBL聯合TBL教學組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該教學法促使學生由以往的被動記憶轉為自主深入的學習,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增強了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學實踐發現,成功的開展醫學心理學CBL聯合TBL教學,需要把握好兩點:一是精心設計教學案例。案例內容要與課本內容以及理論知識相融合,由此才能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提升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要有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參與授課。CBL聯合TBL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要有把控全局的能力,引導學生有秩序的開展討論,如此方能把握課堂節奏,提升案例教學的效率。三是課后總結與完善。教師在每一次教學實踐后要進行總結與反思,注意觀察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反應,對課堂討論中可取的經驗加以發揚,對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改進與完善。CBL聯合TBL教學是一種適合于醫學心理學教學的教學方法,在臨床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然而,在開展該教學法的過程中,有個別學員未能參與分組討論,學習過程較為被動,學習效果較差。這一現象在問卷調查中得到了印證。有11.3%的學生不能很好的適應該教學法,這可能跟學生的性格以及不善言談有關。因此,這類學生表現出不適應甚至排斥該教學方式。其次,13.8%的學生認為案例設置不夠精巧到位,這提示案例選取和設計方面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明確案例分析的重點和難點。此外,為了避免不同小組之間任務重復,提高匯報效率,可減少CBL聯合TBL課程次數,增加案例討論的數量和難度,讓不同小組匯報不同的問題,避免重復匯報,從而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組員間的分工與合作。
參考文獻
[1]王佳,汪濤.案例教學在醫學本科生《醫學心理學》課程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6,15(3):256-260.
[2]許曉紅,韓丹丹,高越,等.微信聯合CBL教學模式在兒科課間見習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32):25-28.
[3]吳荔荔,江倩,余鴻璋,等.精神病學CBL案例的編寫與思考[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8):645-647.
[4]BurgessA,AytonT,MellisC.Implementationofteam-basedlearninginyear1ofaPBLbasedmedicalprogram:apilotstudy[J].BMCMedicalEducation,2016,49(16):1-7.
[5]黃晉,張清旭,林曉旭,等.TBL教學在骨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5):16-19.
[6]ParkSE,Salihoglu-YenerE,FazioSB.Useofteam-basedlearningpedagogyforpredoctoralteachingandlearning[J].EuropeanJournalofDentalEducation,2019,23(1):e32-e36.
[7]SookhooD,ThurstonC.Effectivenessandexperiencesofteam-basedlearninginnurseeducationprograms:amixedmethodssystematicreviewprotocol[J].JBIDatabaseSystemREVImplementREP,2018,16(10):1912-1921.
[8]王鐵巖,王海軍,朱穎,等.CBL和TBL聯合教學法在兒科學教學中的初步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3):21-23.
[9]邊晨,徐媛媛,閆曉釩,等.TBL聯合CBL在軍人積極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9,18(6):601-605.
[10]FernandesAK,EcklarP,RundellK,etal.IntegratingSimulatedPatientsinTBL:aStrategyforSuccessinMedicalEducation[J].MedicalScienceEducator,2019,29(2):383-387.
[11]劉榆紅,張紀梅.《醫學心理學》實訓教學設計與改革[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9,18(3):290-293.
[12]王曉艷,曲麗輝.傳統教學結合三明治教學法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4):102-103.
[13]姚樹桐,楊瑞瑞,李衛紅,等.傳統教學結合案例教學法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4):119-120.
[14]谷奕,鞏純秀,王愛華.PBL聯合CBL教學在兒科內分泌教學的應用探討[J].繼續醫學教育,2015,29(6):29-31.
[15]尹濤,厚榮榮,尹志勇,等.TBL聯合CBL教學方法在八年制學員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心臟雜志,2016,28(6):743-746.
作者:聶光輝 侯茜驊 農清清 單位: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上一篇:認知心理學下UI界面設計研究
- 下一篇:基于環境心理學的交通景觀設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