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模式下信息素養課研究
時間:2022-09-02 03:25:38
導語:競賽模式下信息素養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信息素養課是教育部對高校師生的重要要求。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好信息素養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理論和實踐課題。CALIS首屆廣東省高職高專院校信息素養大賽的舉辦揭示了信息素養課在教與學兩方面存在的問題,對于我們找出教與學有效結合的問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路徑,這就是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關鍵詞]高職院校;信息素養;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教育部《普通高校圖書館規程》明確賦予了高校圖書館推動高等學校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增強高職高專院校將信息素養納入學生通識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的信息意識和技能的職責,指出“圖書館應重視開展信息素質教育,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信息素質課程體系建設”[1]。鑒于此,2018年11月,CALIS首屆廣東省高職高專院校信息素養大賽(以下簡稱“大賽”)由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管理中心、廣東省高校圖工委高職分委會指導,由北京福卡斯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EPS)協辦,由CALIS高職高專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基地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主辦。舉辦方以“從信息技能到信息素養”為主題,試圖通過大賽達到貫徹落實推進《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有關“信息素養全面提升行動”的文件精神,準確把握深化《普通高校圖書館規程》有關“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重點任務,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養教育領域的核心引領作用,多元推進新時代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宣傳推廣,立體布局高職高專信息素養教育教學的縱深發展的目的。本文擬以總結本次大賽的特點,揭示廣東省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在比賽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指出教師講授信息素養課程中根據學生特點應注意的問題,學生在學習該課程中如何事半功倍。
1大賽基本情況
本次大賽分為學生個人賽、教師說課、案例征集網絡評比三個主要的部分。大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進行:2018年11月19日-30日初賽階段,所有參賽學生選手以個人身份參賽,網上答題。分模擬試卷和正式試卷兩種,學生可以最多3次做模擬試卷以熟悉題型,不計分數,再用正式試卷答題,僅一次機會,記錄分數作為最終得分。2018年12月21日,在學院決賽,教師組和學生組分組別參加決賽。學生參賽選手以抽簽方式現場分組競賽答題。教師參賽選手以抽簽方式現場說課比賽,接受專家評委的評判。從參賽學科分布來看(圖1),全省參與大賽學生中理工科類占了半壁江山,也正好契合了學校的院系校區分布——理工科所在的東校區學生參與度高,占比比西校區多。在常規統計中,東校區圖書館座位上坐率歷來高過西校區、北校區,從另一側面印證了東校區理工類學生的更好學一些,或者說對課程學習的目的性要更強一些。從參賽年級分布來看(圖2),全省參與大賽學生中大二學生占的比例高。從學業方面來看,大一新生還在高中轉入大學階段的適應期,且大一大多都還未開設信息素養課。從學校實際教學來看,作為必修的選修科目信息素養課教學都是從大二開始,學生正好學以應賽,檢驗一下教學成效。從時間方面來看,大三學生面臨畢業,實習、就業選擇等都需要占用時間,還是大二學生占有明顯的優勢,因此總體參與度高于其他兩個年級。從參賽試題類型得分率來看,本次大賽正式試卷共計40道試題,其中包含單選題(25道)、多選題(10道)、判斷題(5道)三種題型,每題的分值分別為2分、4分、2分。對于多選題,漏選、錯選、多選均不能得分,要求必須完全答對才得分。從最后正式試卷得分率來看,判斷題得分率最高為61.26%,單選題得分率為45.41%,多選題得分率最低,即使是正式試卷,得分率也僅在25.19%(圖3),說明學生在思考問題方面還是顯得比較單一、簡單,需要從多方位、全面的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獲得最佳答案。從參賽人數排名來看,全省參與大賽學生人數排名前10的院校與平均分排名前10的院校中,僅有一所院校(深職院)在兩個榜單都上榜(均排名第4),說明各院校信息檢索課的總體教學水平參次不齊,普遍教學手段與教學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力爭改善教學方法、教學技術,使總體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從參加正式試卷與模擬試卷考試的人數來看(圖4),參加了模擬試卷的學生有83.9%參加了正式試卷的考試,而在全部參加正式試卷的學生中,有47.7%的學生參加過模擬考試。未參加過模擬試卷考試、參加過模擬試卷1次、2次、3次的平均分分別為36.63分、39.25分、46.75分和42.62分。從平均值(圖5)中可以看到,參加過模擬試卷考試的學生大概率上會參加正式比賽,未參加過模擬卷與參加過模擬卷之間差異顯著,未通過0.05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臨時抱佛腳,考生若想提升成績,參加2~3套模擬考試能顯著提高正式比賽成績。說明平時教學與大賽是一脈相承,即無論是平時學習還是最后參賽,都要經過不斷的、多次練習才能學以致用,取得更好成績。本次大賽正式試卷總分為100分,考生平均成績為38.90分,成績中值為36分。從圖6可以看出,考生成績的分布呈現右偏,有長尾的趨向。有約79%的學生考試成績分布在16~56分。說明大部分學生仍需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
2大賽特點分析
這次大賽是廣東省高職高專院校信息素養課的首次大練兵、大交流,既是對教學學習效果的檢閱,也是一次檢討和反思,能起到一定的標桿作用。具體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參賽熱情空前高漲,參賽院校廣、人數多。本次大賽共吸引了全省共61所高職高專院校12798名學生注冊報名,其中8798人參加了正式比賽,有學生參加正式比賽的院校達到了55所,平均每所院校參賽人數為157人。參賽率(參賽人數/注冊人數)為68.75%,棄賽率低,可見首次大賽得到了全省各高職高專院校的積極關注和參與。二是嘉賓評委大咖云集。大賽既是提供一個賽場,也是提供一個全省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信息素養課教師的交流會、高峰論壇。參加決賽的30名學生是從省內13所高職院校的初賽進入全省前100名的佼佼者中遴選出來的,參加決賽的11名教師則來自省內9所高職院校圖書館。三是比賽程序公開透明,現場計分,現場監督,確保比賽結果公平、公正、公開。四是三維檢閱立體貫通,大賽主要從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整體戰略等三個維度整體檢閱高職高專院校的信息素養教育成果。綜合考察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校綜合的支持力度。經過激烈的現場PK,本次大賽頒發教育創新案例獎6項,優秀組織獎10項,表彰決賽獲獎學生6名、說課比賽獲獎教師6名、優秀指導教師21名。
3從大賽看信息素養課存在的問題
通過這次大賽,我們不難發現在師生中都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問題。大賽反映出學生普遍自我感覺良好:一是高估自己的信息素養水平,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不愿深入學習,主觀能動性不強,為了學而學,造成知識學習與獲得技能相脫節,信息整合能力欠佳,一提到搜索只會用百度,一次查不到結果就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了。二是在初賽階段抱團答題,得分較高,但是決賽時只能單打獨斗。于是,許多初賽成績較高的學生反而最終沒能入圍。他們還沒有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收獲與樂趣,尤其是沒有把信息檢索課學習目的性與日常生活、答題需求等相關聯,自然就對信息檢索課的學習興趣不濃厚,應付了事,完全就是為了獲得一個學分。殊不知學好了檢索技巧后,會對其他專業課以及走進社會后的工作方面等等都將大有裨益,能夠快速、準確地檢索到自己所需特定文獻。此次大賽也暴露出教師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傳統的以本為綱、填鴨式教學仍是主流,教師為了教而教,為了應對當前的需要而教,把書本上的知識點強灌給學生,以完成教學任務、解決燃媚之急為首要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信息素養”的養成。學生在評教反饋意見里說:教師只管講授而不顧我們能否接受、吸收多少知識。課堂上,部分教師才會引入雨課堂等新媒體技術以加強互動教學效果,還可以多考慮將中國大學MOOC(慕課)中優質教學內容引入SPOC(私播課),為學生后續的信息素養學習提供學習支持。同行間缺乏有效的交流平臺與機制,缺少互相觀摩、學習的機會,今后可以預留出更多的時間,便于大家在比賽結束后互相討論,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教師在信息素養教學實踐中應不斷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合理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明確教學目標、完善教學手段與教學技能、提高教學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力求讓信息素養課的教與學變得“有用、有趣、有溫度”。
4改進措施
本次首屆廣東省高職高專院校信息素養大賽試圖通過一些舉措改進上述問題。省內各高職高專院校深耕信息素養教學多年,已經形成了比較濃厚的教學氛圍。在此基礎上,廣東省高職高專院校文獻信息共享聯盟實驗網應運而生,由深職院圖書館倡議并逐步實施,其開發的《信息素養步進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已授課8年有余。在此基礎上推廣的廣東省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高職高專分委會提供的信息素養教育共享平臺——信息素養步進課堂(廣東省高職院校試用版)已上線。目前,省內已有兩所院校正在使用該平臺進行信息素養教學,反響不錯。現在已由CALIS向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及部分本科院校推廣使用。現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極大地改變著信息素養課的教學環境。新時代的學生在信息化社會中,已經不再僅限于課堂學習,45分鐘之外的第二課堂學科競賽的激勵會改變學生對信息素養課的需求方式,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建切合了眼下高職高專院校教學模式改革的需要,以理論知識帶動實踐動手能力,以競賽模式推動教學改革發展,不僅能促進教師教學的能動性,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既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一種有益的積極的嘗試。廣東省高職高專院校大都開設了信息素養教育課,本次大賽的舉辦正好提供一個契機,用以檢驗教學效果、貫徹落實推進《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有關“信息素養全面提升行動”,準確把握深化《普通高校圖書館規程》有關“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重點任務,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養教育領域的核心引領作用,多元推進新時代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宣傳推廣,立體布局高職高專信息素養教育教學向縱深發展。通過此次大賽,各級領導加強了對信息素養的認識,信息素養課的教學環境會得到改善。以賽促建,創新課程和實踐教學內容,在教材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改進等方面取得重大改革和突破,讓全省高職高專院校的信息素養教育建設水平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得以全面提高,切實充分發揮圖書館在信息素養教育領域的核心引領作用,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信息素養教育。在學生專項培訓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明顯的,如使用檢索工具的單一性(百度)、檢索技巧的缺乏、檢索策略的忽視等,無不暴露了學生信息檢索基礎潰乏。為此,我們針對性地加強訓練,檢索式、檢索語言、檢索技巧、檢索策略、數據庫、分析工具等,重點在基礎學習與掌握,后來在決賽中明顯處于優勢。
5結束語
總之,通過以賽促學,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會認識到自身的弱項,尤其是與其他院校的學生交流、學習,通過大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信息素養課程的目的性——既能學到信息檢索的知識、檢索技能、檢索技巧,還能有益于今后各科學習、生活、工作等,比如查找資料時能明顯提高檢索速度、提高檢準率等,進而提高學生在學習課程時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針對性,充分調動他們課堂主角的能動性,找到學習的真正樂趣,讓每一位優秀的學生選手都能在實戰中脫穎而出。以賽促教,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在參加指導大賽的過程中,通過與其他院校教師的交流,也可找出自身教學上存在的不足[2]。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努力學習項目課程法、PBL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等各類教學手段和技術,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環境,提高自身綜合指導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讓課堂充滿藝術感,使每一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在實戰中得以更好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Z].教高【2015】14號,2015-12-31.
[2]鄧娟.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創新人才能力培養——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參賽有感[J].計算機教育,2018(8):19-21.
作者:何顯紅 吳思 英瑛 單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化工設備創新安全管理探討
- 下一篇:學科館員信息素養能力提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