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提升師生信息素養探究

時間:2022-12-07 02:39:43

導語:教育信息化提升師生信息素養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信息化提升師生信息素養探究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需要同步提升,進而影響學生的進步。在中職教育體系內,美術學科是一門基礎的工具性學科,對于建筑設計、藝術設計等學科有重要的影響。在美術學科教學過程中,中職教師應當強化教學,借助信息化的方式優化中職美術的教學課堂,提升中職美術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美術;教育信息化;信息素養

在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的應用給學生創新了課堂學習體驗,改善課堂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教師完善信息化教學,將職業實踐與課堂教學聯系在一起,使得中職美術專業的學生可以順利地走向社會,成為綜合型人才[1]。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教師信息素養的重要意義

首先,教師提升信息素養有助于完善中職美術課堂的教學。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其可以直觀地感受美術藝術的魅力。教師信息素養得到提升,在設計課堂內容的時候可以動態展示,解決學生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教師借助信息化的手段為學生拓展課外知識,豐富課堂容量,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輔助學生理解美術設計理論,高效完成教育任務。其次,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中職美術教師的綜合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思路,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搜集美術教學資料,深挖美術教學資源,教師在備課的時間更深入地研究,思考問題,將學生的實際與教學目標聯系在一起,有助于教師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讓整個課堂的教學更有吸引力。同時,教師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給中職學生樹立了榜樣,在美術課堂構建學習氛圍,教師以身作則,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得學生對于美術課堂的教學形式和內容產生興趣,促進教師與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步提高[2]。最后,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體系對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正確講授理論知識,還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中職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過往的學習經歷沒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中職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如果不更新,將無法滿足社會人才需求。因此,中職美術教師應當學習,熟練地使用信息化教學技術改善美術課堂教學,踐行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向社會輸送綜合型的人才。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措施

(一)提升中職美術教師的信息意識,激發教師的信息素養研究意識。中職院校在教師培養的過程中要嚴格要求,建立信息化教學意識,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出發,教師以身作則,做好對中職學生的引導與啟發。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方案的過程中,要學會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搜索更多的教學資源,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虛擬性的特點,豐富中職美術課堂內容,課堂知識內容擴充,深化培養和提升中職學生的審美意識[3]。教師要鍛煉提升多媒體技術素養,學會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介紹美術作品的畫風、技巧,使得學生可以了解不同畫派的特點,借助信息技術拓寬知識視野,讓中職學生深度理解美術作品,對不同類型的作品形成不同的認知,有助于中職學生建立正確的美術審美意識。借助信息化技術的教學方式,教師豐富教學技巧,為學生豐富課堂學習體驗,使學生拓寬知識視野,形成正確的認知。(二)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提升信息搜集能力。在建立信息化教學意識的基礎上,中職美術教師要培育和提升信息搜集以及獲取的能力,分析以往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好信息資源的針對性搜集。例如教師在美術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引用微課,借助信息技術豐富學生體驗,使其建立理解意識。教師掌握微課的教學形式,通過簡短的微課設計將理論知識以更直觀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促進中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為此,教師在設計微課的時候合理選擇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就業需求做好微課內容的設計。在講解中國古代美術工藝技術理論的時候,教師可以用信息技術的方式搜集瓷器繪畫藝術、雕塑美術藝術等知識以及技術,在微課中呈現民間藝術作品,向學生展示民間美術藝術的博大精深,在微課的展示形式上創新更好地呈現民間美術藝術的文化內涵,為此,教師可以在微課設計的時候搜集年畫藝術元素、剪紙藝術元素等,使得中職學生通過微課的觀看感受藝術的包羅萬象以及文化魅力[4]。(三)教師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優化課堂氛圍。在中職院校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升信息素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新課堂氛圍,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創建有趣味的課堂學習氛圍。在美術藝術鑒賞環節,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構建課堂氛圍,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扮演指導者以及合作者的角色,根據學生美術學習的需求以及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做課堂引導,構建美術學習的課堂交流平臺,搭建信息化的學習平臺與學生隨時隨地溝通,為學生分享美術畫作知識。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以及發展需求為學生推送資源。借助信息化平臺的搭建,教師搭建師生溝通的輕松渠道,引導學生敞開心扉將想法大膽地表現出來,發表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想法。中職美術教師要根據學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做好輔導,提供美術畫作的鑒賞技巧的講解,營造寬松的、民主的課堂氛圍,提升中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中職學生強化思考能力,主動思考當前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提升自我完善和發展的積極性[5]。

三、總結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職教育體系應當優化對學生的培養,以向社會輸送綜合型、專業化的人才為目標,做好美術專業課程的教學,突出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做好信息素養的提升,強化學習,建立信息化應用的意識,廣泛搜集美術教學資源,為學生豐富課堂學習體驗。借助例如多媒體技術、微課教學等形式展示美術理論知識,綜合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輔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為中職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美林.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中職學生信息素養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小學電教,2015(12).

[2]劉慶堂.衢州市電化教育館.教育信息化環境下中職教師信息素養探析[J].職業,2016(11).

[3]彭秋媛.以《黑白裝飾畫》為例的信息化教學在中職學校美術課堂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8(15).

[4]程汪華.提高師生信息素養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11X).

[5]蔡啟先.教育信息化的關鍵是“教育信息化人”的建設[J].計算機教育,2004(B12).

作者:陶文靜 單位:昆山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