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10-29 09:13:00

導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教育部于2004年1月制定并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本《課程要求》是針對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所做出的教學目標上的調整。新的教學目標意味著新的教學手段與模式。本文探討了實現《課程要求》的具體方法與措施,以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步伐。

關鍵詞《課程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AbstractTheEducationMinistryissued《CollegeEnglishCourseTeachingRequirements》inJanarary,2004.《TheCourseRequirements》isanadjustmentinteachingtargetstotheneedsofthecountryandsocietyinthenewera.Newteachingtargetsmeansteachingmethodsandmodes.Thispaperpresentswaysandstrategiestorealize《TheCourseRequirements》,intendingtopushthestepsofteachingreformsinCollegeEnglish.

KeyWords《CourseRequirements》CollegeEnglishTeachingreform

為了適應我國高等教育新的發展形勢,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滿足新時期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教育部于2004年1月制定并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課程要求》),作為各高校組織開展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教學的主要依據。三年來,全國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全面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精神實質,在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嘗試,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我校從2002年開始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方面的改革,五年來,大家不斷實踐、悉心總結,正是由于全校上下齊心協力、通力合作,教學改革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我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結合學校特點,準確定位,明確培養目標

我?!靼补こ檀髮W是一所以工科和藝術類專業為主體,文、理、經、法兼收的綜合性大學,學校地處西部,生源中有55%的學生來自陜西本省,其余45%的學生來自全國其它省份。其每年招收的藝術類學生人數占招生總數的25%。這就造成學生之間由于招生地域不同、招生批次不同而導致的在英語知識儲備上存在個體差異,通過我們近幾年來對大學一年級本科學生的摸底調查發現:藝術類學生中有85%的學生英語水平未達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七級水平的要求;非藝術類專業學生中有20%的學生英語水平未達到七級水平,有80%的學生達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八、九級的水平。所以我們在培養目標的確定上,針對這種情況,將學生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確定為二個層次,即一般要求和較高要求。

二、結合學生特點,開展大學英語分級教學

(一)分級原則及授課內容。為了更好的實施所確定的培養目標,綜合考慮學生之間在英語知識儲備上的個體差異,學校在新生入學后,針對全校非英語類專業學生,專門組織一次英語摸底考試,然后根據學生測試成績,結合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按照兩次成績各占50%的比例計算出學生的綜合成績,打破原來大學英語按照專業班級授課的老模式,按照學生的綜合成績重新分班,將綜合成績在115分(標準分)以上的學生編入英語A級教學班,將綜合成績在115分(標準分)以下的學生編入英語B級教學班。在授課內容上,A級教學班主要講授大學英語統編教材精讀、泛讀、聽力所涉及的全部內容,另外增加基于多媒體的英語聽說教學內容。B級教學班主要講授大學英語統編教材精讀、泛讀、聽力所涉及的三分之二的內容,另外增加基于多媒體的英語聽說教學內容。

(二)課堂培養要求。對編入A級教學班的學生,對任課教師要求采用純英語教學并嚴格按照較高要求的英語能力培養目標開展課堂教學。重點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口語表達、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翻譯等幾個方面能力的培養;對于編入B級教學班的學生,在講授內容、課堂進度上按照一般要求英語能力培養目標進行。為了響應《課程要求》對學生聽說能力重點培養的要求,從2006年9月起,我們對精讀課堂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引入了聽力訓練環節,以達到更好地培養學生使用語言能力的目標。

(三)分級班管理辦法。在分級學生課堂教學班的管理上,我們采取相對固定、合理流動的辦法,也就是對部分A、B級學生采取浮動政策。在每學期末,教務處結合學生英語期末考試成績,對于成績排名在A級班末位的學生,進行分流,將這些學生重新編入教學進度相對較慢的B級班學習;對于成績排名在每個B級班前5位的學生,將其重新編入有較高要求的A級班學習;對于成績排名在B級班后10位的學生,由任課教師針對這些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跟蹤幫扶的辦法,制定出新的學習方案,促使這部分學生能在以后的學習中英語綜合水平不斷提高。

三、正確引導,轉變學生學習觀念

大學英語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革才能取得實效,因此在改革的整個進程中,我們很重視引導學生改變原有的學習觀念,即將原來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習觀念轉變為“課堂和課外學習并重”,將原來的“以書本學習為主”的學習觀念轉變為“教材與課外讀物并重”,使學生養成處處學習、時時學習的習慣。

四、完善課程體系,營造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軟環境構建方面。為了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軟環境,大學英語教學部結合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利用英語電臺,每天安排六小時循環播放英語聽力同步訓練、英語故事與電影等內容;教學管理部門利用多媒體教室,每周安排播放三次英語教學片,主要有:《空中英語教室》、《走遍美國》、《歐美風情》等集知識性、趣味性為主要內容的教學片;學生管理部門每學期安排一到兩次的英語學習方法及經驗交流會、報告會、座談會等活動,邀請英語方面的專家、教授、外籍教師、全國大學英語競賽一、二等獎獲獎學生等為同學們現身說法,傳經送寶,進行面對面交流;學校每學年定期舉辦英語綜合素質比賽,內容包括口語表達、翻譯、詞匯竟猜、即興演講等項內容,目的是通過比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激發廣大同學學習英語的熱情,成就優秀學生脫穎而出。

(二)硬環境創建方面。在硬環境創建方面,學校針對學生聽說能力培養目標,投資建設了多個多媒體語音教室供學生課堂和課外學習英語時使用,另外還專門開辟場地設立了英語廣場(EnglishSquare),廣場除了為學生提供課外口語訓練的場所外,還專門開設了英語學習專欄,英語報刊欄等,激發同學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五、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階段性效果分析

我校從2002年起在非英語類專業學生中實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五年來,從教學改革的效果來看,廣大師生對教學改革給予了充分肯定。我們通過教學改革既探索出一條英語教學的新路,又使廣大學生成為教改的直接受益者。主要表現在:

(一)從教學思想來看,實行教改以后,首先任課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了轉變,教師不再認為自己只把書本講好就行了,而是考慮如何教才能使學生英語水平提高的更快,并教給學生如何學習及怎樣才能學的更好。其次學生的學習思想也發生了根本轉變,從過去的被動接受到主動出擊,一改以往的讓我學到我要學,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明顯增強了,學習觀念徹底轉變了。

(二)從教學模式來看,由于引入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徹底改變了原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模式,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充分調動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從課堂效果來看,在實行教學改革以前,由于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行一刀切式的教學方式,漠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結果導致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覺得上課學不到什么新東西,失去了對英語課的學習興趣,上課積極性不高。實行教學改革以后,由于正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對英語新知識的需求,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勁頭足,上課開小差的同學明顯減少,課堂秩序良好。

總結我校近幾年來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經驗,我們覺得正是由于學校上下共同努力,齊抓共管,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方法得當、措施有力,校園內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空前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