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論文
時間:2022-03-12 07:38:00
導語:英語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在大部分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初中生學習英語一直處于艱難之中,盡管英語老師給出了很多所謂的學習方法,但是英語學習者還是一直走不出學習英語的低谷。究其原因,這些學生在英語學習上陷入誤區。他們一味地重視詞匯學習及單純的語法學習,而把重要的整體語言訓練放到一邊。還有的學生則是死背英語課文、或者拼命地做大量的書面練習。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并非無效勞動,但確實是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償失,最后陷入不可拔的泥坑。
下面,我們對這些所謂的方法稍加分析。
先說說背單詞。有的同學為了學好英語,天天背單詞,不惜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到了背單詞這上面來,早也背晚也背。其結果不外乎兩種:1.背會了,但很快又忘了。如此反復幾次,終于得出結論:本人太笨,不是學英語的料。2.背會了,也記牢了。但就是不會用,不能完整、正確地表達其所要表達的意思。于是得出結論:英語太難了,不好學。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是殊途同歸——放棄英語學習。
詞匯學習固然非常重要,但一定要結合課文去學習,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不僅如此,還要盡可能閱讀大量的文章。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和掌握詞匯,也只有這樣才能學會運用詞匯。有的同學在閱讀英語文章時,邊看邊查單詞。這樣,也能理解文章。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學習英語和學習數學不一樣。對于數學,只要理解了就算會了。而學英語和學語文很類似,假如你弄懂了夏衍的一篇報告文學,是不是就意味著你能寫一篇類似的文章呢?否!這就要求我們對英語要反復研讀,并不斷體會,同時還要勤于練筆。因此,學習英語不能只滿足于“懂了”、“理解了”(好多同學由于只滿足于聽懂而不能進步,最后釀成憾事),更不能滿足于對單詞,或只言片語的理解,而要積極創設英語的學習環境,不斷地去練習,去運用,甚至要學會用英語思維。可見,單純地記單詞和壘詞而學是不科學的,并且運用重于理解。
單純的學習語法、做大量的書面練習(指試題),有時也會有一定的效果,甚至效果還很明顯。但其隱患不得不令人擔憂:1.其效果不鞏固,一不留神就退步。2.越來越離不開“試題”這根拐杖。3.浪費精力,影響其它學科的發展。因此,為全面發展計,為落實素質教育計,不可推崇此法。
背課文也被作為一種方法推廣過。按理說,這是一種好方法,如果不是死背的話。一般來說,如果背會了,那就等于理解了,當然也就爛熟于心了。何愁不能掌握和運用呢?然而,“背”,因人而異,因年齡而異,不是誰都能接受的,不是誰都能完成的,也不是誰都能去掉“死”字的。所以,“背”字嚇人。不妨降低難度,改“背”為“熟讀”。這樣,同學們將會趨之若騖地去效法此法。從而提高參與率,效果會不錯的。
通過分析得出結論,輕松的學習方法是“熟讀”英語課文,和運用英語于實踐。我稱之為:熟讀和運用.
熟讀課文,并非難事。在反復的讀書過程中,我們可以達到三個目的:1.理解其意。2.脫口而出。3.適時而用。我們有句話叫做“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它不僅適應于漢語,而且更適應于英語。
英語是外來語,不象漢語那樣容易接受。我們必須反復誦讀才能不斷加深理解,才能出口成章,才能恰當地運用于實踐之中。由此可見,熟讀是運用的基礎。并且熟讀之后,一切語言規則將內化于心。那時,“一覽眾山小”以及“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之感覺將油然而生,毫不寫意!更何況,到處都可擺開讀書的戰場——它幾乎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在運用中,除會話之外,我們必須重視“寫”。所謂“寫”,就是聽寫和寫作。
聽寫必須天天堅持。可由老師組織統一聽寫,也可由學生自己自由聽寫,但內容不可過多,難度也應循序漸進。聽寫之后,必須打開資料逐一核對。這是最重要的一環。核對之后,不妨再聽寫同樣內容,甚至重復多次,以至于完全掌握。這樣,你會越來越喜歡聽寫,因為你非常明顯地感到它的作用及效果。
英語寫作,應從改寫做起,然后是仿寫,最后才是創寫(創作)。改寫,是將課文中的人稱或地點更換一下即可。如,將“I”換成“he”等。如初一教材有這樣一段:
IamJeffGreen.IamEnglish.IamnowinBeijing.IamanEnglishteacheratNo.4MiddleSchool.Igotoworkonmybike.Mystudentsareverygood.Wearefriends.
將“I”換成“he”后,即為:
HeisJeffGreen.HeisEnglish.HeisnowinBeijing.HeisanEnglishteacheratNo.4MiddleSchool.Hegoestoworkonhisbike.Hisstudentsareverygood.Theyarefriends.
在這段改寫中,涉及到了一些其它變化,如“we”變為“they”,“my”變為“his”,尤其是“go”變為“goes”,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仿寫,則是中國學生的特長,可以仿照課文學習寫作。如,仿照JeffGreen做自我介紹。在此基礎上,自我創寫則是很容易達到的境界。另外,堅持寫英語日記也是很好的辦法。初一學生每周仿寫一兩篇是不難做到的,而初三學生每周一篇英語作文也是非常容易的。
在熟讀和運用的基礎上,我們應向更深一層發展。那就是,我們必須大量地閱讀相應的英語文章,這對發展英語能力很有幫助。
只要你堅持這樣做,你會發現,以前不會的表達方式現在會了,以前不會寫的單詞現在會了,并且運用自如。如此學習,不知不覺你已進入學英語的自由王國。就好象你乘坐“諾亞方舟”,遨游英語海洋一樣,享受著成功的快樂。
你的方舟能橫渡江河,也一定能經受海洋的考驗。也就是說,你不必去體驗“題海”即有“橫渡”之絕技。但要不斷“出航”以保證良好狀態。何樂而不為呢?
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輕松的學習環境。課堂上,我們要狠抓“兩個環節”,即上好“授新”環節和“操練”環節的課程。課外,我們要狠抓“兩個支柱”,一是早讀,二是聽寫。這里必須指出,對于早讀課我們一定要認真上好,不能隨便侵占或挪做它用,或無休止地講解英語練習題。對于聽寫,我們要建立有效的學生干部機制以利落實。
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像這樣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效果是很好的。并且,學英語的路子會越來越寬。用“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來形容,毫不為過。同學們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