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信息素養培養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1 03:55:00

導語:英語信息素養培養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信息素養培養管理論文

[摘要]在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下,良好的信息素養是學好英語的一種基本能力。外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就是要培養他們的信息意識,幫助他們掌握系統的信息基礎知識,形成較強的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意識,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要從教學目標制定、課堂教學設計、學習策略提供等三個教學步驟著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關鍵詞]英語教學;信息素養;培養

Abstract:Underenvironmentofthemultimediaandthenetwork,informationliteracyisabasicabilityinEnglishlearning.HowtocultivateitinEnglishteachingisaproblemworthyofstudying.Inwriter’sopinion,tocultivatethestudents’informationliteracyistocultivatetheirinformationconsciousnessandtheinformationethics.Theirabilityofmakinguseofinformationtechnologyshouldbefosteredandtheirknowledgeofinformationwidenedsoastoimprovetheirabilityofindependentlearning.Itisadvisableforteacherstocultivatestudents’informationliteracythroughteachingtargetanalysis,classroomteachingdesignandofferingstudystrategy.

Keywords:Englishteaching;informationliteracy;foster

一、英語教學中培養信息素養的意義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教學要求》)提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1]。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都建立了多媒體和網絡語言學習中心,新的英語教學模式正在全面推廣。學生要適應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達到《教學要求》中提出的目標,就必須在英語學習中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informationliteracy)是人能夠判斷確定何時需要信息,并且能夠對信息進行檢索、評價和有效利用的能力[2]。它包含了信息技能、獨立學習和社會責任三方面內容。具有信息素養的學生能夠高效地獲取信息,批判性評價信息;準確、創造性地利用信息;能捕捉與個人興趣相關的信息和對信息進行有創意的表達;在信息搜索和知識生成方面具有杰出能力;能對學習共同體和社會作出積極貢獻并能認識到信息對民主社會的重要性,踐行有關信息和信息技術的合乎倫理的行為。

良好的信息素養是推動信息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是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3]。外語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使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一樣,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核心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有助于他們理解信息帶來的知識并完成意義建構,提高語言學習能力,擴展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率。信息素養好的學生,會利用優秀的教學軟件和網絡上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在線自主學習,迅速提高自己的英語運用能力。

然而,目前對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還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已嚴重妨礙了現代教育技術在英語教學中強大優勢的充分發揮,阻礙了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英語教學中信息素養的培養目標

首先,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使學生具有在英語學習中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信心,認識到利用信息技術能提高自己學習英語的效率,并樂于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認識到信息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具有自身的價值;具有準確地選擇有關英語學習信息源的能力;養成收集、利用信息的習慣。信息意識是學生自覺利用信息資源的內在動力[4]。

其次,要幫助學生掌握系統的信息基礎知識,形成較強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人們運用信息工具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的各種能力的總稱,是信息素養的核心。

最后,應培養學生的信息倫理道德修養,使他們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信息道德觀,自覺遵循信息道德準則及法律規范,抵制各種違法信息行為。

三、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應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作為教學目標的一部分,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從教學任務設定、課堂教學、學習策略提供等幾個環節入手,在提高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

1.制訂信息素養培養的具體規劃,在教學中逐步落實

為了支持學習者主動探索和完成意義建構,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檢索工具、信息資源位置及課程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同時滲透信息技術的內容,把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的激勵工具、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并將這些工具全面地應用到各教學過程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而相互融合,在整體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

首先,要正確把握教學目標,制訂信息素養培養的具體規劃。根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整體設計既能達到大學英語教學要求又能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課堂教學目標。尤其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電腦、網絡及簡單應用軟件的使用規律和特點;理解常用信息技術工具的作用并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逐步具備進行信息收集、處理、傳輸和表達的簡單技能;提高信息收集的有效性、信息判斷的準確性;意識到信息技術是學習的工具、交流的平臺、資料的空間。

第二,教學內容的組織應該將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聽說能力的訓練和培養融入學生使用信息技術進行的各項活動中。一方面教師要收集與教材相關的信息,分析學生的需求點、興趣點及各個學生的特點,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認知規律的教學過程和情境;另一方面,設計合適的教學步驟,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支持學生自主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情境化學習探索。教師要編寫必要的項目、活動指導材料,制定必要的小組活動規則。

以Unit3:AGoodHearttoLeanon[5]60-62為例,本單元的語言教學目標是理解對比的寫作手法以及掌握本單元詞匯的用法。結合本單元的特點,教師可將“如何利用幻燈片表達思想”作為本單元信息素養培養的目標,并設計一個以“父愛”為主題的幻燈片制作比賽。鼓勵學生使用與教材配套的光盤,到網上收集一些有關父愛的視聽資料、有關父親節背景資料和圖片、相關的閱讀材料、歌曲、網址等,并將自己的作品在課堂上展示。在這個活動之前,教師要列出需要搜尋的內容、可能要用到的軟件和網站等。這對學生既是一個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過程。

2.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教學要求》提出課程設計要同時發揮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鼓勵講授適宜于課堂教學的課程,與基于網絡和計算機教學的課程相結合。新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可以有以下兩種形式:

通過情景—探究式,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不同類型的學習情境如社會、文化、自然情境,供學生觀察、思考、實踐[5]。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通過自主的認識活動在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和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也掌握諸如信息獲取、檢索、加工、表達、交流等信息技能,發展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如在講授Unit4:HowtoMakeaGoodImpression[5]86-88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或學生活動,創設一個虛擬的工作面試情景,學生通過課前收集如何面試的資料、課堂上和同學交流、參與虛擬面試活動這些情境化學習,提高語言能力、信息收集和表達能力。

通過資源利用—主題探究—合作學習式,培養學生信息的生成和表達能力。即在教師指導下,組織學生進行調查和討論,了解可供學習的主題,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研究、調查研究等,設計支撐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環境,在研究中學會生成新的信息、表達信息,并掌握科學的學習和研究方法[6]。以Unit5:TheBattleAgainstAIDS[7]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以小組為單位收集AIDS病的有關信息,并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出可行的治療方案,最后根據結論寫出一篇短文。

通過組織學生討論、比較信息,提高學生分析和評價信息的能力。在學習中如果僅僅能簡單地粘貼、組合資料,未能恰當地評價、思考,就只是一種簡單的技術操作。在教學中,應精選有一定代表性范例作品進行展示、分析、評價、比較,引導學生學會深入、細致地思考,在分析的基礎上加工處理信息。如結合Unit8:LegalandMoralImplicationsofCloning[8],可以提出“克隆會給我們帶來什么?”的話題組織學生討論,根據收集的資料,各自提出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材料并進行辯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對自己同時也會對對方的各種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形成自己的觀點。

3.幫助學生形成適應信息時代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利用信息的能力

良好的學習策略是學習成功的重要條件。在信息化環境中,人們的學習方式發生重大變化。學習者不再完全依賴于教師的講授和課本的學習,而是利用信息化平臺和數字化資源,通過信息的收集利用,以探究、發現知識,創造、展示知識。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信息時代的學習策略,如怎樣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利用網絡通訊工具合作、討論以及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創作平臺進行實踐、創造等[9]。

根據英語教學的需要,英語教師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給學生提供幫助。

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探索

首先,幫助學生確定要尋找什么信息,即根據學習的需要,告訴學生要尋找的目標,如:哪些軟件能提高外語學習效率,哪些信息有助于提高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激發語言學習的興趣等等。為了讓學生在充分發揮其自主性的同時又能對其網上活動加以適當的限制,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網站,這些網站具有不同知識層次和類型,既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有用資源又可以使學生在瀏覽過程中,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

其次,要教會他們怎樣利用信息技術解決英語學習中的問題。對于語言學習中的不同問題、不同階段,用不同的方式解決會更有效。如在學習詞匯時,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和語料庫搜尋融真實性、趣味性、知識性、時效性于一體,并與所學詞匯有關的內容;在訓練聽力時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增加視聽輸入,還可以利用網絡上各種英語學習網站提供的英語游戲、視聽材料,或者直接登錄到國外各種網站,選擇那些內容貼近生活的材料,包括新聞、各種影像資料等。

最后,應教會學生怎樣創造和展示信息。可以利用Blog、BBS、QQ群等定期開展信息交流活動,還可以就某一主題開展電子小報比賽,使學生樂于并善于展示自己的信息。

三、結束語

大學英語教學是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語言,培養其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實質上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網絡以其豐富的資源為學生在線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要使學生能充分利用這個平臺,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課程資源,從制訂信息素養培養的具體規劃、課堂教學、學習策略等幾個方面著手,將信息技術看成英語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使英語學習和信息素養的培養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NationalEducationalTechnologyStandardsforStudents:ConnectingCurriculumandTechnology[M].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yPress,2000:252.

[3]周宏.信息素養的培養與發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5.

[4]王成如.基于因特網的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4):56.

[5]鄭樹堂.新視野大學英語(1)[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6]李克東.新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84.

[7]鄭樹堂.新視野大學英語(2)[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61-63.

[8]鄭樹堂.新視野大學英語(3)[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214-217.

[9]張瑞玲.網絡信息時代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探索[J].現代情報,200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