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新教材教法論文

時間:2022-09-07 06:09:00

導語:初中英語新教材教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英語新教材教法論文

1993年9月1日,各級中學在初一年級開始使用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新教材。新教材打破了多年以來中學英語以翻譯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把教材內容和語法結構融于情境對話之中,改變了學生只會寫不會講,只會背不會用的傳統英語教學狀況,有利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筆者對比新舊教材,認為新教材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通過大量有實際意義的活動進行教學,使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并使之發展成為語言的運用能力,使學生在游戲、娛樂中學到知識。

2.內容接近生活,從個人介紹到人際交往,從家庭到社會,從學習到生活等內容都以對話形式出現,在生動的情境中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

3.針對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按一頁一課的編排體系,內容具體,生動有趣,圖文并茂,很容易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了解教材特點,運用符合教學規律的教學方法,是中學英語教學出成績的主要因素。

使用新教材三年來,筆者根據教材特點和“新大綱”要求,以及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努力探索,總結出一條切實可行的“十字教學法”:樂中學、學中玩、玩中消化。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基本”,采取“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口干舌燥,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精神倦怠,收效甚微。教學規律告誡我們,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予的教育雙邊活動。課堂上教師尤如戰場上的指揮官,沖鋒陷陣的則是學生。能否協調好師生關系,能否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將是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因此,筆者信奉“學生至上”,在課堂上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一個愉快和諧的環境,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樂學、愛愛、想學,自覺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例如:筆者教授第二冊91課第一部分,首先叫值日生進行值日報告,接著便富有表情地問:“Areyouaqueuejumperwhenyouarewaitingforyourlunchorsuppre?”該生回答:“yes”全班都笑了(引入教學,激發情緒)。然后叫五個學生到講臺旁扮演排隊買東西的顧客,再暗示一名學生扮演插隊者(表演課文內容),于是便提問全班同學:“Whoisthequeuejumper?Ishepolite?”大家都愉快地大聲作了回答。接下來筆者讓大家看著站隊的同學。筆者提問:“Whoisattheheadoftheline?”同學們在回答的同時,該堂課的關鍵短語attheheadof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讓學生合上課本聽教學錄音兩遍,隨即開展問答比賽。首先按學號的單數雙數分成兩個部分進行比賽,然后打開課本讓男女同學對賽。賽后板書并分析重點難點,又叫學生進行口頭造句比賽……

這樣教學,筆者有時是導演,表演的是學生,有時教師與學生一起表演。學生主動,課堂氣氛活躍,教學在愉快中進行,這是“樂中學”。教學過程中的不少環節都是游戲形式,切合了初中學生好玩樂的年齡特征。教師依據每堂課的教學目的,用不同的方式指導他們“玩”——在情境對話中“玩”,在游戲中“玩”,在英語歌聲中“玩”,即是“學中玩”。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知識,訓練了能力,即“玩中消化”。

“樂中學”、“學中玩”、“玩中消化”是筆者摸索的教學法的幾個特點,它們溶合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最大的可能去調動學生學習的最佳狀態,讓學生輕松愉快而全神貫注地進入“情境”,掌握知識,從而保質保量地實現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試以初中英語新教材第三冊第30課為例,該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能聽說讀寫(以下簡稱“四會”),hurry(n.)Nohurry,assoonas,lend(lent,lent),die,dead,hearof六組詞及詞組。圍繞這個主要目標,筆者依據“十字教學法”的特點規劃教學過程,依照如下結構安排游戲,組織教學:

(一)筆者假裝成饑餓的模樣,與學生A引出下列對話:

T:I''''mhungry.Iwanttobuysomethingtoeat.

CouldIborrowsomemoneyfromyou?SA:Certainly!It''''sapleasure.Hereyouare.

T:IWillreturnyourmoneyinashorttime.

SA:Don''''thurry.

有趣的對話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接著筆者板書上述對話,叫學生快速閱讀Part1和Part2,并找出畫線部分的代換詞和詞組,即“四會詞”中的…youlend…tome,assoonasIcan,Nohurry.之后筆者叫學生兩人一組圍繞已引出的三個“四會單詞”進行類似的對話表演,在學生情緒激昂的表演中,三個“四會單詞”得到了初步的強調和鞏固。

(二)筆者拿出準備好的兩只平底鍋(一大一小)放在講臺上,說:Ihavetwopans,oneisbig,theotherissmall.Thesmalloneisthebigone''''sbaby.學生笑了起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接著筆者叫學生B上講臺向老師借鍋子,又進行師生對話表演:

SB:Excuseme,couldyoulendyourpantome?

T:Certainly,bigorsmall?

SB:Big.

T:Oh,itisill,Idon''''tthinkitcanlive.

SB:Can''''tlive.

T:Haveyouknownthatbefore?

Ah,itwasonlyajoke.Hereyouare.

同學們聽了師生倆玩笑似的幽默對話顯得很開心。之后筆者用上面(一)的方式讓學生閱讀Part3和Part

4,找出已板書的對話畫線部分的代換詞,即“四會詞”中的die,bedead,hearof.再用上面(一)的方式對剛引出的三個“四會詞”作強調鞏固。

(三)首先叫學生跟著錄音讀課文,而后依據課文內容進行“你有問題,我來回答”的分組搶答賽。如:

GroupA:Whatplaydoyoulike?

GroupB:TVplay.

GroupA:Whatdoyoumeanby″assoonas″?

GroupA:Inashorttime.

初中學生很樂于參與這種“帶勁”的競賽活動。競賽中同學們勁頭十足,氣氛熱烈。競賽過程中全部“四會單詞”得到了多次的反復訓練。競賽過程也就是全部“四會單詞”的消化過程。

搶答賽后我接著組織學生進行自由結對子表演課文(短劇),對“四會單詞”進行更進一步的鞏固,同時完成該課的另外一些教學任務。

在該堂課的幾個教學步驟中,筆者以游戲形式,吸引學生愉快投入。在筆者的主持下,“四會單詞”一環扣一環地引出,得到潛移默化的強調、消化、鞏固,高效率地實現了“四會”中的“三會”——聽、說、讀的教學目標。《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英語第三冊教師教學用書》第十五頁對“寫”的訓練作了規定:“寫的技能主要是在練習冊里培養。它緊密結合并加強言語訓練和閱讀訓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對于六個“四會單詞”學生有了聽說讀的基礎,他們對于教師布置的“寫”的練習自然能輕松愉快地完成,從而實現“寫”的目標。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以情感需要為基礎的非智力因素制約著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學生只有在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諧的氣氛中,變苦學為樂學,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求知和表現欲望,最大程度地挖掘學生們的學習潛力,收到最佳教學效果。

筆者的初中英語“十字教學法”打破傳統,順應了教學規律,能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掌握、控制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效率地實現教學目標,是現代教育理論的具體實踐。

運用“十字教學法”教學,學生興奮、輕松、愉快,教師卻必須在課前花大力氣深入鉆研教材,認真推敲每一教學環節的實施,設想教學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十字教學法”的備課,應特別注意如下方面:

1.依據課文內容、新詞和句型設計最佳教學情境(含游戲)。

2.設計、選擇學生課堂“講”、“練”的形式。學生課堂“講”、“練”形式可分組、分行、結對子等等。

3.準備教具。教具含實物、掛圖等。

4.用心設計課后的口頭和書面練習。

備課充分的程度,往往決定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以“十字教學法”的特點精心備課,課堂上教師的“指揮”才能得心應手,揮灑自如,使“十字教學法”的功效得以充分發揮。

以下是三年中各學期筆者任教班級學生的統考成績與縣平均成績的比較:

(附圖{圖})

優異的教學成績證明筆者的初中英語“十字教學法”的運用效果良好。當然,作為個人在教學中探索總結出的一種新方法,還有待于進一步開拓探討,大膽實踐,不斷總結經驗,使之得以充實和完善。